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全球掀起了科技创业的热潮.工科大学生因其拥有的技术优势成为了潜在的科技创业者.为了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新型工科人才,高校开展了科技创新创业竞赛等形式多样的创业教育.为探索科创竞赛在培养科技创业型工科人才方面的有效性,本研究在计划行为理论的指导下,以"双一流"高校S校的大四工科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N=145),研究结果表明:1)参加过科创竞赛的学生的创业意图要普遍高于没有参赛经验的学生;2)在科创竞赛情境下,工科大学生的创业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对其创业意图具有显著影响;3)虽然参加科创竞赛对工科大学生的创业意图未存在直接影响,但对其创业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本研究为科创竞赛的人才培养成效提供了实证依据,并为优化科创竞赛的组织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入探讨科创竞赛经历与大学生创新行为的关系,更好地发挥科创竞赛的育人效果,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运用252份大学生样本数据和层次回归分析方法,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视角分析了科创竞赛经历对大学生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知识获取和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在两者关系中存在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研究结果发现:科创竞赛经历对大学生创新行为的影响呈现倒U型关系;科创竞赛经历会倒U型影响大学生的知识获取,并且在科创竞赛经历与大学生创新行为的倒U型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调节了科创竞赛经历与大学生创新行为的倒U型关系,具有高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的大学生,适度的科创竞赛经历对其创新行为的提升效果会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
王大昕  吴大平  余江璨 《广西教育》2023,(21):85-87+138
本文阐述“政产学三螺旋”理论内涵,并分析2020年首届广西大学生科技创业项目遴选中项目的成效及不足,提出发挥重要组织纽带作用促进龙头企业与科研团队深入合作、聚焦地方龙头企业提升广西大学生科创项目关键核心技术、充分利用龙头企业资源助力大学生科创项目顺利融入地方产业链等基于企业带动的“政产学三螺旋”模式改进策略,以提升大学生科技创业遴选项目质量。  相似文献   

4.
对于电子类专业缺乏专门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现状,本文研究以实验班模式为主导,应用"互联网+"思维开发基础设施,跨学科建设电子技术创新实验班,进行电子技术创新人才多层次培养模式探索与构建的思路与举措,同时加强科创活动和科技竞赛的组织工作,以实际成果检验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潜力。  相似文献   

5.
创业计划竞赛既是理论学习和模拟实践有机结合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与社会资源联系的纽带。在分析创业计划竞赛的宗旨和定位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创业计划竞赛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该模式以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由多个主体参与、多种资源整合、多技能培养和多种培养方式等方面构成,拥有四大纽带功能。该研究能为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构建提供崭新思路和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6.
Meta分析在大学生科创项目中应用前景广阔。本文介绍了Meta分析的研究方法在大学生科创项目中的应用步骤、主要优点和要求,为大学生申请科创项目和导师指导科创项目提供了较好的技术和理论支持,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的指导思想、内容和模式、组织管理进行了研究。以竞赛的形式作为本科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能力及创新意识培养的一种补充,提出了竞赛"立足培养、重在参与、鼓励探索、追求卓越"的指导思想,在竞赛内容和模式上具有坚持综合实践性、趣味性和观赏性的统一,坚持兼顾普及与提高和以团队协作完成综合实践等特色。7年来竞赛组织的成功实践可为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活动的举办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科创竞赛向着创新性、综合性、团队性等方向发展。为了应对新时代背景下的需求,提高科创竞赛成绩和培养复合式综合性人才,构建了跨学科、跨学院、跨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竞赛培养模式,并在2019年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中进行了具体实践,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挖掘了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最终一举夺得全球总冠军。  相似文献   

9.
不同于正规学校教育,科创竞赛创造了一种更具实验性的科学学习环境。其通过项目化的竞赛框架,重新弥合了传统课堂上被剥离的学习环境与知识应用环境,并激发了充满社会交互的复杂学习过程。本研究以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CASTIC)上海地区的活跃参赛学校师生为样本,对围绕赛事开展的科学教育进行多案例研究,结果发现大赛通过搭建“学校—科学社—赛场”多重学习场景,促进学校形成了多元化的基于过程激励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由科创教育资源总量缺乏导致的结构性问题,依然限制着相关科创竞赛的教育效果,亟待通过系列化的环境搭建和培养机制设计,来释放科创竞赛更大的教育能量。  相似文献   

10.
以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为牵引,进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把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科学研究相融合,把以竞赛为目的变为以竞赛为手段,解决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问题。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运行模式和激励机制,进行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推广到其他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搭建更多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实现工科院校大学生科技竞赛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以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领衔的各类电子竞赛,因其能较好地在竞赛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而受到众多高等学校的青睐,结合华南农业大学在不同类别的电子竞赛活动中的组织经验,以三类主要竞赛活动为例,阐述不同类别电子竞赛的组织方法,提出一种以竞赛为契机、以学生为主体、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充分发挥个性才能为目标的多元化竞赛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2.
创新人才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是社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本文以机械类专业为例,论述了在工科专业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积极作用,分析了目前高校专业知识竞赛组织模式存在问题,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以学科竞赛为契机提高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探索了一种新的专业知识竞赛运行机制和组织模式,实践表明,该模式具有一定可行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学科竞赛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相关性,基于学科竞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即以课程教学为基础,竞赛项目为载体,技术训练为手段的"三位一体"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学科竞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并针对该模式制定相应的教学培训计划,构建运行保障机制、激励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和质量反馈机制。采用该模式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在高校学生科创培育体系中,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在激发其创新能力和培育创新成果方面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苏州大学"挑战杯"竞赛开展情况研究,剖析其运行机制,了解实施效果,总结不足,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范式,通过访谈法收集资料,聚焦我国工程学科领域本科生科创英才的成长过程,发现其内部存在“实验-论文”型和“竞赛-专利”型两种类型的群体分化。从情境学习的理论视角来看,前者的成长即其学习的过程通常要经过被安排的“打下手”、教师主导下的课题实现及教师助力下的自主探索三个阶段,后者则常需经过依附竞赛团队的被选拔、主导竞赛团队的探索创新及引领竞赛团队走向熟练创新三个阶段。上述两类科创英才并非都严格依循以上阶段而实现逐级发展,有部分“阶段跨越者”实现了跨越式的成长。兴趣牵引下的导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利共情是科创英才成长成才的主要原因。研究的教育启示在于,大学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本科生科创英才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成才特点,为其创设适宜的、支持性的学习情境,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和学生同辈群体在不同类型的本科生科创共同体中的不同作用,使本科生不仅能“进得去”,而且愿意“留下来”,进而通过与共同体内成员间的持续互动,在科创实践中逐步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6.
基础课学习阶段的大学生在科创项目申报中,存在意识欠缺、能力不足等问题。为了培养和鼓励学生参加科创活动,基础化学实验室进行了教学科创平台建设。在平台建设中,通过转变教学模式、将基础向专业引申、利用图书馆辅助教学、建立开放实验室、引入竞赛激励机制、培养科创团队等方法,提升学生科学研究精神和能力。经过教学科创平台的训练,学生在参加科创活动和申报科创项目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基于学科竞赛的机械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机械类学科竞赛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在"CDIO"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实际校情特点,提出了学科竞赛指导教学改革与研究方法体系并在课程实验教学中进行实施。通过构建科学缜密的竞赛指导方法与管理体系、建设开放式学科竞赛实验室、研究竞赛的组织模式等多种途径,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开拓创新意识。最后的效果证明了本教学改革和研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将科研、创新竞赛融入教学过程,是推进能源与动力类专业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能源与动力工程类专业的教学现状,分析了"四年制科创法"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最后探索了改进教学的措施。"四年制科创法"将科学研究、创新竞赛与教学活动进行了有机融合,转变了传统教学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四年制科创法"要求学生在四年本科学习阶段积极参加科创活动,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符合新工科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论述电子竞赛对大学生重要影响的基础上,组织实施了电子竞赛的管理新方法,探究了地方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西安理工大学实施"1234"工程,以竞赛为抓手、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为目标,完善三项组织机制,构建四个特色培养平台,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上探索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由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引发对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以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为契机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赛助教助研,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阐述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形式、重要意义,在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协作精神、培养创新人才中发挥的作用.最后,总结了该校在历届竞赛中遇到的问题和整改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