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9年10月21日,在二里头遗址发掘六十周年之际,《人民日报》以《揭示古老文明的无字天书》为题进行报道。二里头文化是否真的是“无字天书”,二里头遗址是否发现夏代的“纪事文字”,这是学术界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1981年,该遗址出土的一件小口陶尊的肩部就明显刻有3个“符号”。  相似文献   

2.
《远古暨三代文学史》在《夏代诗歌》中认为,"桀伐有唐歌"和"《墨子》上载有一支(民歌)"是夏代诗歌。《墨子》所载文字的是对启和启之子"纵乐放荡"的描述,无论是这句话的全部,还是只将其中"渝食于野,万舞翼翼,章闻于天,天用弗式"提取出来,都不可能是民歌。载于《归藏》的《桀伐有唐歌》因为《归藏》就与《周易》一样,是古代的占筮之书,而"昔者桀筮伐唐"就是卦文,它当然不会是诗歌。  相似文献   

3.
李京华 《寻根》2004,(3):36-41
<寻根>在1999年第3期曾刊登过我的<一鼎三鼎和九鼎>一文,是就鼎及与鼎直接相关问题论鼎的,下限仅到夏代的禹铸九鼎.本文则是从"文明"角度谈鼎,下限延伸到了商代.  相似文献   

4.
正在《庄子·天下篇》中,关于惠施的"道",可以一言以概之:"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庄子也有类似的言论,《齐物论》一篇中有"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若单从字面意思上来看,似乎庄子与惠施都秉持"万物一体"的物我观,所不同之处只在于惠施在此处强调了"泛爱万物",那么庄子对于万物,是否也有这种"泛爱"的情感呢?庄子与惠施所言的"天地一体"的内涵是否一致呢?以《〈庄子·天下篇〉注疏四种》(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一书为参考,顾实、高亨、钱基  相似文献   

5.
正陕西临潼"骊山之顶"(巅)有"人祖庙"一座,又称"仁祖庙"、"仁宗庙",现为道教正一派骊山明圣宫分院。按《临潼县志》:"《游人祖庙记》:骊山东岭离邑二十余里有人祖庙,相传为天皇氏邑,亦云即露台祠遗址。"《太平寰宇记》:"露台祠,即始皇祠也。"(秦)始皇祠——露台祠——人祖庙前后承袭沿用两千多年。但前人对此亦有不同观点:(1)清代孙楷《秦会要·宗庙》载:"始皇二十七年,作信宫渭南,已更名为极庙。二世  相似文献   

6.
正《蒹葭》出自《诗经·秦风》,是《诗经》中的名篇,历来备受赞赏。王国维称赞道:"《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人间词话》)同时这首诗又具有着"飘渺"之风,清人牛运震称道:"国风之中第一篇飘渺文字。极缠绵极惝恍,纯是情不是景,纯是窃远不是悲壮。感慨情深在悲秋怀人之外,可思不可言。"正是因为这首诗的独特,古往今来,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争议颇多。然而关于这首诗的所指,仍然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很多学者都认为诗中之"伊人"是理解此诗的关键。但  相似文献   

7.
为配合编制《盘龙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2005年12月,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博物馆筹建处,对盘龙城遗址周边地区开展了一次文物普查工作。重要收获之一是在盘龙湖东岸的长峰港发现有商代前期遗存。现将调查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李志超 《寻根》2005,(3):49-53
恩格斯曾指出,天文学是人类最早发生的科学。中国也不例外。本文要讲的是中国天文学的最早的精确史料—《国语·周语》的一段文字。它足以证明,周武王的史官们已经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其知识体系足够称为科学。为了帮助不熟悉中国古天文的读者、特别是海外出生的年轻人理解本文,先要讲一点有关的基础知识:阴阳合历规则和岁差原理。现在全世界华人仍以夏历与公历并用,春节是夏历的元旦。夏历不是夏代的历法。考古学的夏代是龙山文化或二里头文化,还没有文字。夏历是东周初期晋人之作,晋为夏墟,故称“夏历”。夏历与中原其他古历的共同点是阴…  相似文献   

9.
《水浒传》作者及成书年代论争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于《水浒》的作和成书年代,争论颇多,突出反映于三个问题:1.施彦端是否施耐庵?2.施彦端是否与《水浒》有关?3.苏北的施彦端是否与钱塘的施耐庵有关?部分学主张从作品的地理、气候描写、语言特色、人事风物等“内证”推究作的活动区域,认为作是长期生活于江南,主要是钱塘(杭州)的人;通过对作品部分素材来源的考证,认为《水浒》可能成书于洪武十八年(1385)之后。  相似文献   

10.
在先秦时期,《诗经》很少被称作《诗经》,当然,我们在《礼记.经解》、《庄子.天运》等中发现渐渐有了变化;当时称作《诗》,或《诗三百》。除过六首笙诗,共三百零五首。这三百多首诗的编辑整理,还是一个难以索解的问题,但大体上人们认为和鲁国的乐师有些关系。作为后来儒家的主要经典文献,《诗经》往往被认为是孔子删削整理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提出的说法,认为诗原有三千,经过孔子的筛汰,留下了十分之一,人们称作“删诗说”。平心而论,司马迁的说法夸张了一些,通过对《国语》、《左传》等历史散文和诸子散…  相似文献   

11.
世界文化遗址观察,是一项由世界文化遗址保护基金会发起的旨在帮助挽救那些珍贵文化遗产的守护计划该计划每两年发布一次《全球百大濒危文明遗址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名录》由考古、建筑、艺术历史和文物保护等领域的各国专家提名而来。自1996年问世以来,所列举的亟待保护遗产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2.
庄子(约前369-约前286)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因是"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术界对于庄子"因是"问题的探讨较多,如李巍从立场问题对于"因是"进行研究,认为"所谓'因是',即主张一切观点、言论皆为因循特定立场的产物.(李巍:《立场问题与齐物主旨——被忽视的庄子"因是"说》,《湖北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更有学者从"因是"所包含之义进行分析.本文则将对"因是"进行一个层级的探索,试图通过这一探索,使我们对庄子思想的特色形成一种融通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李健强 《寻根》2003,(3):100-103
在中国传统绘画形式中,把梅、竹合画一幅之上称为“梅竹双清”。但这一称谓起源于何时,是谁先提出的?翻检很多书籍也不能最后确定。早先,无论诗歌还是绘画,都是将梅、竹分而吟咏图绘的。咏物诗作为一种文学品类出现很早,《诗经》中已有大量以花喻人的诗句,屈原更是遍咏香草,以比德君子。而咏梅诗最早应是南朝鲍照的《梅花落》、何逊的《咏早梅》,咏竹应是南朝沈约的《檐前竹》、谢的《咏竹》。直到元代才有以梅竹为题合吟于一首的诗作,有贡性之的《题翠竹红梅》,有泰不华的《题梅竹双清图》,这是见到最早以双清称谓梅竹的文字记载。从题目看…  相似文献   

14.
《华阳国志·蜀志》记:"蜀曰邛,皆夷种也。"本文据此记载及其它相关史料考证,认为原蜀国确存在有邛人。但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西南夷之邛人部落"邛都夷"却分布于滇以北越巂郡"邛池"一带。那么,蜀地邛人与越巂郡的邛都夷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二者孰源孰流?蜀地的大石文化遗迹与越巂即今川西南发现的大石墓是否均是邛人所为?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此问题从目前的考古文化看虽尚有较大不确定性,但对于认识蜀与西南夷的关系以及蜀人的族系面貌却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引起学术界进一步关注与讨论。  相似文献   

15.
晏殊有一首《寓意》诗:"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晏殊本人对"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两句颇为自得,曾自以此句语人曰:"穷儿家有这景致也无?"(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五)的确,此句以神取景,景中有情,可谓千古名句.然而也有人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6.
鹿纹释读     
正猎鹿宝鸡北首岭遗址发现有锄、矛、铲、凿各1件,都是用鹿角制成。在宝鸡关桃园遗址,发现了23件用鹿肩胛骨制成、有明显使用痕迹的骨耜。《关桃园遗址各个时期骨器选料鉴定一览表》中有64件骨器,其中45件标明是鹿,还有5件分别标注为鹿(小型)2、鹿(大型)1、鹿(斑鹿)1、小鹿1。如果按50件计算,以鹿骨为原料的工具占比达到78%。殷墟甲骨文当中,有商王猎获大批野鹿的记载。《石鼓文·田车》也有射鹿的记载:"宫车其写,秀弓持射。麋豕孔庶,鹿雉兔。"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7月18日,《青铜的对话:黄河与长江流域商代青铜文明展》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开幕。展览汇集了殷墟遗址、盘龙城遗址、宁乡铜器群、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等出土的商代精品文物135件,参展的10件盘龙城遗址出土文物,是由盘龙城遗址博物馆和湖北省博物馆从馆藏文物中精选出来的珍贵文物,既有常见的炊煮器陶鬲,又有成套的青铜礼器铜觚、斝、爵,还有在全国尚属首次发现的铜觚形器、铜兽面纹牌形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     
《大理文化》2010,(9):3-3
著名文学评论家谢有顺说过,日常生活是一个时代真正的"肉身"。这就不能不让写作者至少思考两个问题:日常生活能否成为丰富的写作资源?来自日常生活的深切体验能否打动读者?鲁若迪基是云南著名作家,其《心灵的轨迹》是一组"在意日常生活"的散文。透过既有情趣又有理趣的质朴文字,不难感受到作家澄明的是内心世界,彰显的是人性的良善与道德光芒,以及生活的智慧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欧洲最古老的文学作品,当首推希腊的叙事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者一般都被认为是荷马的作品,都是讲特洛伊战争的。除此之外,人们还应该知道施里曼的事迹吧!19世纪的学者们认为特洛伊战争是虚构的故事,直到1870年由于施里曼发掘出特洛伊战争遗址,他们才开始认为特洛伊战争大概是历史事实。松本仁助所著的《希腊叙事诗的诞生》这部书围绕这两首叙事诗谈了他的研究成果。由于全是些初次披露的材料,所以读来非常引人入胜。施里曼之后发生的争论的焦点就是特洛伊战争即便是史实,那它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根据线文字B文献的解释,首先了解到古代爱琴时代后期的社会构造,就  相似文献   

20.
甲骨文的发现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对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了甲骨文。在此之后罗振玉、王国维等的研究,发现《史记·股本纪》中的先公先王之名,绝大多数都见于甲骨卜辞之中,从而使商代的历史成为信史,把我国有文字可征的历史上推了上干年。甲骨文的学术价值引起金石学家、收藏家的极大兴趣,一时间重金搜求,这就导致了人们在安阳小屯村一带到处挖坑寻找。这种非科学的发掘旨在攫取甲骨,对甲骨埋藏的情况及周围的遗迹遗物全然不顾,使殷墟遗址遭到严重的破坏。同时,由于外国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