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诚信是我国当今时代呼唤的主题。社会各界都需要诚信,学术领域亦然。学术领域大量的学术越轨及大面积学术腐败的产生与学术诚信制度建设滞后不无关系。章以大学这一学术组织为例来探讨如何建设学术诚信制度问题,并认为,政府规制是学术诚信制度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独立学院的制度化困境——多重逻辑下的政策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学院是一种中国特有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从政策变迁的角度看,它具有"先发展后规范"的特征。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公办型独立学院"和"民办型独立学院"两种基本类型,但中央政策一直试图将其作为民办教育的一种类型来进行规范管理,两者之间的逻辑差异致使独立学院一直未能成为一种稳定的制度模式。本文借助组织分析中的多重制度逻辑理论框架试图对此进行解释。本文认为,在社会转型的基本制度背景下,政府、市场、家庭和教育多重制度逻辑的动态变迁以及相互作用造成了独立学院的制度化困境,应从高等教育多样性的角度重新思考包括独立学院在内的高等教育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3.
诚信是我国当今时代呼唤的主题。社会各界都需要诚信,学术领域亦然。学术领域大量的学术越轨及大面积学术腐败的产生与学术诚信制度建设滞后不无关系。文章以大学这一学术组织为例来探讨如何建设学术诚信制度问题,并认为,政府规制是学术诚信制度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学教育中亟待实施和加强学术规范教育,根据学生培养层次的需要,而制定不同的教育内容,逐渐使学术规范教育制度化和体系化.要从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层面上去提升学生遵守规范的意识,并通过方法论的指导,来规范学生的学术行为,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尽可能地将学术规范教育与国际科研机制接轨,以使学生走向社会后,能够适应世界和中国的学术环境,从而在学术和科研上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学在盛世现代性的浸染中变得日益合理化,成了现代性的一个典型样本.现代性之中的大学管理使得大学的学术职位演变为一个个数量化的位置.这一位置利用"公式化"符号制造了强大的规训力量;学术创造变成规划性工程,个人时刻面临着非个人的巨型工程结构,个体的道德敏感性泯灭其中;激励与惩罚在现代性之中分界模糊,对学术激励的过分使用使学术激励演化成了学术惩罚;大学学术在货币的指挥下正不断地制造差异与竞争,学术货币化;学术考核则演变成一种短期行为.  相似文献   

6.
项目运作已是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种制度化机制.那么在实践中,项目是如何变成了一种国家、地方、高校、教师等宏微观行动主体共同依赖或遵循的制度化机制?文章认为不同行动主体有着不同的行动逻辑,他们共同塑造着高等教育项目运作的制度化进程.其中,国家逻辑起主导作用,表现为以项目资源为基础,以项目中的规范性要素、方法论程序、表意性符码等显性与隐秘的内容为权力表达形式,构成了其对于高等教育的新的权力进路,并在项目绩效的合法性思维下得到强化.地方逻辑表现为一种国家项目自上而下的"垂直影响"效应,即在科层结构环境影响下地方政府对于国家项目的 效仿,从而建构了地方层面的高等教育项目体系.高校组织与教师个体逻辑表现为国家项目与地方项目所塑造的项目体系构成了高校、教师系列行动的制度合法性源泉,他们积极参与各类项目活动,为自身生存与发展寻求一种"本体性安全".  相似文献   

7.
从新制度主义组织分析的视角看,大学学术权力的制度化既可指大学学术权力实践获得规则的保障、规范与认知的认可,并被逐渐视为当然而广泛接受的过程,也可指历经这种历时性过程后学术权力实践及相关互动关系所达到的一种确定状态或稳定秩序;学术权力制度化的意旨与目标在于权力实践的制度化,其实施涉及到结构、规则与活动三个方面;实施主体方面须充分发挥政府、教育家和文化等基本实施者的作用,尤其是政府部门和教育家型校长这两种关键制度企业家的能动作用;在实施路径方面,有必要统合基于回报递增的制度化、基于承诺递增的制度化和随着日益客观化而增加的制度化这样三种基本的制度化路向,齐头并进,以期获取最佳成效。  相似文献   

8.
9.
学术权力来源于高深知识与学术自由,是大学组织的原生权力和基础权力.落实学术权力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题中要义.当前我国高校学术权力偏离原始价值追求,存在诸多异化问题,主要表现为高深知识生产功利化、权力关系依附化、权力运行同盟化、学术利益本位化等.为消解学术权力异化困境,有必要从权力行为、权力组织、权力运行规则及权力监督四个方面展开制度化路径探讨,建立学术权力四位一体的运行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10.
从中世纪大学学术权力的制度化来看,学者的求知精神与大学的学术本性奠定了不可或缺的文化根基和组织条件,大学外部政教并立的分权结构和社会文化中的理性传统构成了有利的制度环境,内生路向的制度演进和学者、学术文化等核心能动者的建设性作用共同形成了有效的触发路径。在学术权力制度化的文化根源、组织条件、制度环境、实现路径和能动主体等方面,中世纪大学案例可为当代中国大学提供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美国研究型大学在推行学术研究的时候,关注学生的"学术诚信",重视科研声誉。在研究型大学中享有盛誉的贝勒大学把学术诚信看做是一种"荣誉",建立了学术诚信保障体系:成立学术诚信办公室和荣誉委员会,规定教师和学生在学术诚信方面应承担的责任,制定荣誉守则及违反荣誉守则案件的审理程序。贝勒大学通过成立专门机构、制定政策和惩罚措施,为学生和教师营造了良好的学术环境,引导学术诚信,规范学生的科研行为,保持学校良好的科研声誉。借鉴贝勒大学的经验,中国高校在制定学术诚信体系时,应在诚信、道德、公正、正直的理念指导下,制定具体的学术保障机制、学术实施路径和学术评估制度。大学应制定学术荣誉手册,建立学术诚信激励和约束机制,在日常的教育中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学术诚信的常识性知识,把大学生的在校学术表现纳入个人的诚信系统,进一步地规范、引导大学生的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2.
研究生学术不诚信现象是由社会风气浮躁、科研考评体系不尽合理、研究生扩招、监督制度不严以及研究生急功近利思想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建立研究生学术诚信保障体系不仅必要,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当遵循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学校制定与学生参与相结合、学校与社会诚信保障体系相结合的原则,在内容方面,应当包括学术不诚信标准的确立、学术不诚信的处理结果、处理程序、申诉与司法程序等。  相似文献   

13.
学术评价的两种方法——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各有其利弊。当前中国学术评价的主要弊端有:浓厚的行政主导色彩;量化评价的过分使用;同行评议的公信力受疑。为解决这些弊端,"核心期刊"、"来源期刊"等在相当程度上承担了学术评价的职能。但这种以刊评文的荒谬是显而易见的。解决中国学术评价的痼疾,除了要把行政权力与学术评价隔离,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外,更为关键的是要建立、完善科研人员的学术诚信制度,重建学人的诚信。  相似文献   

14.
朱炎军 《江苏教育》2022,(68):16-20
职业院校教师的企业实践能力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我国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嵌入多元化的制度场域中,其背后隐含着政府的政策逻辑、职业院校的治理逻辑、企业参与的理性逻辑,3种逻辑相互交织,最终导致了职校教师企业实践的制度化困境。因此,需要加强职业院校教师发展制度的顶层设计,并构建新的制度逻辑,以达成企业实践能力发展多重制度间的逻辑平衡。  相似文献   

15.
制度有效性是世界各国高校学术诚信制度建设中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美国高校学术诚信制度建设不仅起步早,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故本文拟从影响制度有效性的内、外因素入手,对美国高校学术诚信制度及其实施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我国高校完善大学生学术诚信制度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影响制度建设有效性的内外因素为研究角度对美国高校学术诚信制度制定与实践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我国高校完善大学生学术诚信制度建设提供借鉴,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术规范。  相似文献   

17.
美国高校学术诚信制度在建设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如对学术诚信教育的重视,形成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学术诚信管理机制,建立了职责明确的学术诚信制度,吸引学生参与学术诚信管理工作,注重发挥导师在学术诚信管理中的指导监督作用,成立专门的学术诚信管理组织等。认真借鉴美国高校学术诚信制度建设的成功经验,对深化我国高校诚信教育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学术诚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行编制“大学生学术诚信研究调查问卷”,并随机抽取某大学四年级15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分析表明:排在学术欺骗行为前五位的是“作业直接从网上复制和粘贴”、“考试时夹带纸条”、“抄袭作业”、“同一份作业交给不同的老师”和“考试时传答案给同学”;男女大学生在“作业直接从网上复制和粘贴”、“提前获得考试题目”、“从网上直接下载论文交给老师”、“需独立完成作业时却与同学合作”、“同一份作业交给不同的老师”、“伪造学校档案(简历和证书等)”、“抄袭作业”等7个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9.
当前大学生诚信道德下滑,诚信危机已成为燃眉之急,唯有通过诚信建设的制度化和文化化,双管齐下,刚柔并济,使得德性伦理的内规与制度伦理的外治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大学生群体诚信道德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部分大学生的学术诚信意识比较淡薄,具体表现为考试作弊、捏造、学术不诚信的行为和剽窃;作业、论文抄袭现象严重,实验数据随意作假等。这些现象的出现,不仅败坏了学风和校风,而且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篇论文的目的旨在剖析引发学生学术不诚信的根源,试图提出一些有效地提高学生学术诚信的方式以及预防或制止大学生学术失信的对策,这需要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者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