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宗旨,践行全面发展评价观基于学生全学习过程数据,为此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对过程行为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分析,提高评估的效率和准确性。该研究以协作问题解决能力为评估对象,探索信息技术创新评估工具的实践路径。在“评估三角”理论的指导下,首先从协作问题解决能力“多维-交互”的本质出发构建三维能力评估框架;其次,依托PSAA平台设计和开发基于过程数据流的协作问题解决能力自动化评估系统,实现集触发行为、采集行为、编码行为、推断能力和报告结果于一体的评估流程,并设计了对过程行为数据特别是会话内容质性特征的自动编码模型;最后,以B市140名初中生为实验对象验证了该评估系统的有效性、有用性和易用性。未来还需不断融合新理论和新技术改进和创新测评方法和工具,助推面向学生过程表现的核心素养评估的落地。  相似文献   

2.
基于问题解决的网络协作学习越来越受到CSCL领域研究者的重视。本研究利用设计研究的方法,设计并实施了一轮基于问题解决协作学习活动。数据分析显示50%以上的学习者认为问题解决网络协作学习活动可以发展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并使之获得丰富的在线学习体验。学习者对任务和问题设计的满意度较高,对资源、工具及角色的满意度相对较低。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角色之间缺乏有效衔接,以至于不同角色的学习者难以协作完成任务。资源与工具缺乏使用提示,以至于学习者难于将资源与工具与具体的学习任务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3.
基于计算机的问题解决学习环境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发挥学生主体性、满足个性需求提供了可能.这类学习环境不仅要以问题解决为中心,还要具备情境性评估功能,通过学习环境和评估工具的设计让问题解决者留下丰富而且结构化的信息.基于数据驱动的设计是开发这种信息丰富存留的学习环境的恰当方式,然而在具体构建中还将面临着众多挑战:如何设计高质量的问题、如何客观表征问题、如何设计交互工具等.  相似文献   

4.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为应答学生学业成绩的跨国比较研究需要而发动的,它着重评价青少年怎样在新的情境中运用知识和技能,即运用知识和技能迎接现实生活挑战的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测评是2003年PISA评估中的附加内容,2012年再次把问题解决作为PISA评估项目之一。本文试图以OECD公布的PISA2012问题解决能力框架和方法、样题来反观我们的课堂,以期能为一线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一点思路和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问题解决的网络协作学习越来越受到CSCL领域研究者的重视。本研究利用设计研究的方法,设计并实施了一轮基于问题解决协作学习活动。数据分析显示50%以上的学习者认为问题解决网络协作学习活动可以发展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并使之获得丰富的在线学习体验。学习者对任务和问题设计的满意度较高,对资源、工具及角色的满意度相对较低。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角色之间缺乏有效衔接,以至于不同角色的学习者难以协作完成任务。资源与工具缺乏使用提示,以至于学习者难于将资源与工具与具体的学习任务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6.
在开放网络环境中,小组特征、教学干预等作为影响协作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已引起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广泛关注,但多因素组合对小组协作问题解决的作用机制仍有待深入探究。联通主义学习是开放网络环境下的新型学习方式,是探究知识协作与创新的重要领域。以小组内部的成员类型、学习动机、在线学习技能以及小组外部的促进者学习支持和教师指导反馈作为前因条件,小组协作表现和互动水平作为结果变量,探讨联通主义学习情境下内部小组特征和外部教学干预对小组协作问题解决的影响发现:(1)高质量在线协作问题解决是小组特征和教学干预等多维度因素组合作用的结果;(2)具有高在线学习技能与内在动机等特质的小组在协作问题解决中更易成功;(3)小组成员类型以及促进者学习支持在协作问题解决中主要起辅助性作用;(4)教师指导反馈在促进协作问题解决时比一般性的督促提醒、资源共享等学习支持更有效;(5)小组特质在协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某些小组特质的缺失可由学习支持或教师指导进行补偿。该结果启示应融入复杂系统视角认识和评价网络环境下的群体协作活动,基于不同协作目标合理组织与调整协作群体结构,根据学习群体特质灵活提供学习支持与指导反馈。  相似文献   

7.
基于认知诊断评估理论和技术,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专家研讨和口语报告法构建5~6岁儿童"数与运算"领域数学问题解决的认知模型,对627名5~6岁儿童进行认知诊断评估,运用认知诊断模型—数据拟合对认知模型和诊断测验进行质量检验。结果显示,认知属性对题目难度的解释量为0.879,效应量为0.834,平均HCI为0.749;认知诊断测验题目的平均区分度为0.707(标准差为0.299);除两题的题目拟合度S-X^2指标的显著性水平<0.01,其他题目的拟合度都较好;测验的信度为0.95;平均掌握概率与测验总分呈单调递增曲线。以上结果说明,本研究构建的儿童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良好,编制的认知诊断测验具有较理想的测量信度与效度,可以作为评估儿童数学问题解决的有效工具,并可以提供精细丰富的诊断信息,从而为相关教育教学及干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评估是一个尚未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从国际范围看,影响较大的有“相对评估”“结构—过程性评估”这两种学说。“相对评估”总结出了一些托幼机构教育评估的要素。“结构—过程性评估”则涉及结构性、过程性、联系性三个因素。结构性因素涉及班级规模大小、人员配置、教师培养质量、照管的稳定性、健康与安全、环境创设、照管过程的结构化等;过程性因素主要是教师和幼儿的相互作用,结构性因素和过程性因素相互影响;联系性因素尚无方案化的评估模式,主要可能涉及领导者的领导风格、托幼机构的工作气氛、教职工的薪酬、工作条件、托幼机构的承办者以及政府对托幼机构的管理办法等。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内容。“国际学生评价项目”在2003年增加了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测评。该评估项目旨在考察学生综合运用学科领域的知识,识别问题关键特征及其内在关系,能够明确界定问题,合理表征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并能够对问题解决方案进行真实性评估、判断与交流。  相似文献   

10.
2009年教育部对合肥学院、丽水学院、楚雄师范学院、常熟理工学院、邵阳学院等5所新建本科院校进行状态数据试采集和专家组进校评审,展开了“新一轮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试验的调研工作”。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是在总结第一轮评估的成果和反思问题的基础上启动的。通过对试点评估院校的考察了解发现,“新一轮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试验的调研工作”对评估主客体和谐互动机制进行了新探索,在制度设计上增强评估客体(高校)对教育质量自省,  相似文献   

11.
协作问题解决能力是学生当下学习和未来工作所必备的核心素养。在实际教学情境中,小组问题解决成效受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揭示复杂内外部小组特征对协作问题解决水平的作用机制是当前研究的突破点。以科学实验探究的协作问题解决为研究情境,采用基于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预设型内部特征、生成型内部特征和促进型外部特征对小组协作问题解决水平的协同作用效应。研究发现:高水平问题解决表现受小组内外部多重条件共同作用,具体表现为协作关系助力下的性别均衡型、教学干预助力下的性别均衡型、教学干预主导下的组内异质型、教学干预主导下的关系紧密型四种条件组态;小组性别比例均衡、异质程度高是重要的预设型内部条件;协作关系良好、施加教学干预可弥补预设型内部条件不足。基于此,从协作前、协作中、协作后提出协作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专业的教育教学评估立足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核心在于以评估促发展。遵循评估的 基本原则和要求,立足专业发展规律和特征,对校内专业评估精准定位,构建科学的、操作性强的 校内评估机制则是推动评估活动的根本依托。基于专业评估的理念,华东师范大学坚持以“问题发 现”为导向,借助“外部智慧”帮助专业对标自查,发现存在的问题;瞄准“问题解决”,通过校内评估 形成专业发展解决方案和计划,破解专业建设中存在若干瓶颈问题。经过历时8 年的探索与实践, 先后完成10 批共57 个专业评估, 构建起基于校内专业评估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可持续发 展机制。  相似文献   

13.
基于政策工具理论分析1987年以来40份学科评估政策文本发现:我国学科评估政策以命令型工具为主,近年开始辅以激励型工具、劝诫型工具、能力建设型工具和系统变革型工具;政策内容侧重评估主体、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的规定,评估内容和评估结果未引起重视;初步形成了依据政策内容要素配置政策工具的原则。反映出学科评估政策导向由效率优先转向兼顾公平,政策理念从学科管理转向学科治理,但存在对命令型工具过度依赖、政策内容要素与政策工具适配性有待提升、政策内容止于“评”而忽视“用”和“改”等问题。未来需优化政策工具组合,提升政策内容要素与政策工具的适配性,加强学科评估政策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14.
本科教学评估中“评估结论”的消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评估结论”存在的问题需要产生结论的评估总需一定的途径展开。“本科评估”中专家组是受教育部委托进校实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任务,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以下简称《评估方案》),在对每一项指标进行广泛讨论和深入分析后,进行一次性投票,根据投票结果,  相似文献   

15.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而准确评估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发现存在问题、提供适当反馈以增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更加真实地评测学生学科能力的重要内容。IMMEX(Interactive Multimedia Exercises)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教授Ronald Stevens历经数十年主持开发的学科问题解决能力评估环境。本文针对IMMEX评估的信效度、IMMEX教学应用开展的实验研究和调查分析,得到初步结论:同一学科领域多个问题集测量的IRT(Item Response Theory)成绩之间显著相关,说明IMMEX系统对问题解决结果的评估具有良好的信度;IMMEX系统提供的IRT成绩与学生期中考试中问题解决类题目得分显著相关,说明IMMEX的评测对学校考试有预测能力;基于SPM进行个案分析,IMMEX对问题解决过程的评估Quadscore与教师评定表现出相关性;基于信息点击对学生的解题策略进行聚类、预测,只能对问题解决过程进行粗线奈的评估,还不能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学生和教师拥护IMMEX带来的学习体验,相比较训练功能,教师更看重对学习和教学的评估功能;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都愿意以独立和协作方式探索IMMEX问题集,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对教师指导的期待程度与问题难度相关。  相似文献   

16.
数字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广泛使用给学校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近年来,有关青少年媒体素养的培养问题呼声越来越高。因此需要评估国内经济发达地区中学生的媒体素养水平(技术、认知、道德层面)及个别因素对其的影响。评估研究工具采用意大利“中学生媒体素养水平评估”课题组制定的中学生即时数字能力评估问卷,研究目标人群是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的初三学生。研究发现:随机抽样的317名学生的媒体素养水平整体表现刚刚合格;学校因素对中学生媒体素养的三个层面均存在显著影响;年龄对中学生媒体素养的技术和认知层面有显著影响,但对其道德层面没有显著影响;家里有无计算机或有无网络链接对中学生媒体素养的三个层面都没有显著影响;平时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频度对中学生媒体素养的技术和道德层面没有显著影响,但对认知层面有显著影响。基于这些发现,研究者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问题式学习(PBL)的设计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基于问题式学习(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一种教学方式或教学策略,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组织团队解决实际问题,让学习获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能力和高效解决问题的技能。问题、学习和教师(辅助)是基于问题式学习的三要素。本主要讨论基于问题式学习的设计策略与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8.
二十年来,大规模学生评估对教育研究、学校体系和教育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国际中学生评估项目”(PISA)、“国际学生数学与科学能力动态项目”(TIMSS)和“国际学生阅读能力进步研究项目”(PIRLS)使各个国家学生成绩值具有一定可比性,由此,人们能更细致地从学校内部来观察不同国家学校工作的差异度。大规模学生评估还为学校发展、教育领导以及学生成绩的改进提供必要数据。本文以PIRLS为例,旨在从德国视角为中国今后开展大规模国际学生评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无疑是一件好事,值得肯定。在具体评估中“评估方案”是评估依据,对学校办学以及将来的发展有重大指导作用。因此“评估方案”的科学、合理是评估工作中最重要的因素。但是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以下简称《评估方案》)对“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师专)来说,却有多处不科学或不合理点,对受评学校的发展会起到误导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上海教育》2024,(8):28-29
智能时代,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前沿技术不断融入教育教学实践,教育评价也步入了数字化转型的发展阶段。基于场景的测评(Scenario-based Assessment)在数字技术工具的加持下,通过构建虚拟逼真的情境,创设丰富的任务内容,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多维度的评估体验,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还能对其诸多方面的能力(如复杂问题解决能力、高阶思维能力、协作能力等)评价提供了场景与数据支持,因而受到全球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