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焦裕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60年来,焦裕禄精神的建构与传播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在其去世后即开始的自发性阶段,表现在焦裕禄精神由河南率先提出,并成为全国性的学习典型;二是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开始的自觉性阶段,随着焦裕禄精神重新进入意识形态领域,其精神内涵得到了有意识的更新和丰富;三是新时代以来的组织化阶段,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对焦裕禄精神的凝练和定位,焦裕禄精神的建构与传播呈现出精神内涵的明晰化、传播模式的体制化、传播媒介的融合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3.
传播是瞬间的、片段的,而传承是过程的、长时段的。传承必须要有传播,传播是必要条件,却不足以执行传承的功能。焦裕禄纪念建筑媒介具有组织联合、表征文化的功能,对焦裕禄精神传递具有长时意义。焦裕禄数字展览馆这一虚拟空间同样具有纪念性,对焦裕禄精神的传承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富二代”媒介形象建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莉 《新闻记者》2012,(2):47-52
杭州飙车案和药家鑫杀人案等让我们在媒体报道中不断关注"富二代"这一特殊群体。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大众传媒新闻报道中"富二代"的形象建构进行了研究,并发现大部分新闻对"富二代"这一形象进行了负面报道。本文也进一步归纳了负面报道的倾向类型、形成原因和社会影响,对深层社会原因和纠正方式等进行了定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田香凝 《东南传播》2012,(10):79-81
随着网络热词"屌丝"的流行,新闻媒体报道开始不断关注这一特殊群体。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法对"屌丝"的媒介呈现进行了研究,发现大众媒体对"屌丝"概念的认知存在偏差,将这一群体弱势化、卑微化。本文分析了报道偏差的倾向类型、形成原因和社会影响,并对媒介差异现象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利用媒介仪式来建构和传播典型人物形象成为媒体的创新之举。本文以典型人物形象系统中的平民楷模形象为研究对象,以央视寻找最美系列颁奖礼为研究个案,在媒介仪式观的视域下解读平民楷模形象的仪式建构与传播过程,探析其建构与传播的仪式陷阱与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作初步的内容分析,同时对1966-2012年期间《人民日报》上关于焦裕禄的新闻报道进行框架分析,总结关于焦裕禄这一典型人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转变,并解答发表于1966年2月7日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何以成为中文新闻名篇。  相似文献   

8.
穆青是中国当代著名记者。他的作品记录了中国人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前进步伐,震撼着几代人的心灵。《人民记者穆青传记》从1937年穆青16岁参军抗日写起,直到2003年10月11日患病去世,翔实、准确、全面地描绘了穆青正气浩然、胸怀若谷、质朴无华的人生轨迹,浓墨重彩地展现了穆青发掘、弘扬焦裕禄精神的壮丽画卷。  相似文献   

9.
张秀丽 《出版广角》2015,(12):90-91
本文通过对典型报道时期、艺术形象传播时期等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媒介对焦裕禄精神的传播形式进行分析,试图探讨在移动互联时代典型人物精神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0.
鲁迅作为民国时期著名的文化学者,其媒介形象建构不仅反映了民国时期文化人士的生活情貌,同时也折射了媒介本身在文化人物形象建构中的媒介意图。本文从"教育界"专栏对鲁迅私人生活和鲁迅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和鲁迅作为文化表征的媒介形象建构进行了研究,得出鲁迅媒介形象的建构具有媒介层面和文化层面的双层意义的结论。专栏对鲁迅的报道在丰富专栏内容,提升专栏文化品位的同时,背后深藏着专栏创造及诠释鲁迅作为文化表征之共享意义的媒介文化动因。  相似文献   

11.
周杰  舒娜 《山东档案》2014,(2):20-20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指导兰考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教育和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积极践行群众路线,滨州市档案局(馆)、滨州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河南省档案局(馆)共同举办了“焦裕禄精神展”。  相似文献   

12.
沈小军 《新闻世界》2014,(12):221-223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纵深开展的新形势,先后在全国两会安徽代表团针对作风建设提出了“三严三实”的要求,再到兰考对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精神给予了重新高度概括。这无疑为当前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明确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全面学习贯彻焦裕禄精神,努力实践“三严三实”要求。  相似文献   

13.
移动互联时代,传统广播媒介功能正在经历从“满足个体信息需求的远程传输工具”到“塑造社会文化、维系公共秩序、传播特定思想的大众化媒介”的重要嬗变。这一变化映射着广播媒介“身份”的意义迁移。本文以移动互联作为社会语境,读解广播媒介的“身份”建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空巢老人"这一弱势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2009年1月1日—2012年6月1日在百度新闻高级搜索系统中以"空巢老人"为主要内容的51篇报道进行了分析,旨在探究媒介是如何建构"空巢老人"这一群体形象的。研究发现:媒介对"空巢老人"的消极(负面)报道较多,积极(正面)的报道则相对较少,且报道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再现的"空巢老人"形象大多是生活孤苦、内心空虚的,且女性多于男性,城市"空巢老人"的数量大于农村;低龄和中龄老年人成为了被报道的主体,涉及高龄老人的报道则相对较少。与实际情况相比较,媒体在建构"空巢老人"这一群体形象时在某些方面有失偏颇,如报道角度较为单一等等,并没有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这一群体的生活常态。  相似文献   

15.
今年3月20日4月1日,《解放军报》连续刊载了11篇系列现场见闻《追踪焦裕禄的足迹》,在军内外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稿件在采、写、编的过程中,力求做到选题出彩,立意出新;视角独特,取材求新;故事新颖,结构创新;标题鲜活,文风清新。  相似文献   

16.
"80后"农民工是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与第一代农民工有着明显的不同。媒体不仅参与了对这一群体形象的建构,而且他们的报道会影响整个社会对该群体的看法。因此,分析媒体对"80后"农民工所建构的媒介形象以及媒体建构该形象的原因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张晓露 《报刊之友》2012,(11):114-115
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从刚刚起步之初到今的不断探索改革,在一步步地进行自我完善。新闻发言人作为政府的喉舌和代言人,在应对突发事件,维持社会安定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受众对于其形象的把握关系着新闻发言人工作的成败,于是媒介关于新闻发言人形象的建构显得格外重要。本文通过媒介在新闻发言人形象上的建构分析说明其重要性的。  相似文献   

18.
谭杰  杜娟 《军事记者》2014,(8):36-37
也许,时间能够冲淡记忆,但伟大的精神、高尚的道德、榜样的力量永远不会从记忆的屏幕上抹去。当焦裕禄又一次从人们记忆深处浮现出来,他的情怀和作风,他的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再次震撼了亿万颗心灵。习主席在兰考调研指导教育实践活动、发出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的号召后,央视七套《军事报道》栏目快速反应,  相似文献   

19.
人物典型是典型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提起典型人物,很多人或许马上想到焦裕禄、牛玉儒、任长霞等,那么,人物典型是否只能“锁定”这些“重量级”人物呢?事实上,对新闻从业者来说,重大典型是稀有的报道资源,甚至可遇不可求,特别是对地市级媒体来说,宣传和推介在国内有影响的重大典型的  相似文献   

20.
黎皛 《今传媒》2012,(3):26-28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在电视蓬勃发展的中国,任何形象的建构离不开媒介传播。而在关于"艾滋病"的宣传报道中,大众媒体运用日常的传播将现实的事物转换成媒介形象的过程中是否存在媒体暴力是应当关注与探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