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新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导入设计] 1.师:回忆一下,2、5的倍数的特征分别是什么?(生答) 2.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3的倍数具有什么特征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只要看它个位上的数就行了吗?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高年级有关“数的整除”这部分内容中有很多概念和规律,其中探求3的倍数特征一直是教师们教学研究的重点。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刚刚学习了2、5的倍数特征,知道判断2、5的倍数特征是看个位上的数。从观察个位上的数到观察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对学生的思维有很大的挑战性,没有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很难独立探究出3的倍数特征。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高年级有关"数的整除"这部分内容中有很多概念和规律,其中探求3的倍数特征一直是教师们教学研究的重点.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刚刚学习了2、5的倍数特征,知道判断2、5的倍数特征是看个位上的数.从观察个位上的数到观察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对学生的思维有很大的挑战性,没有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很难独立探究出3的倍数特征.  相似文献   

4.
一、课前思考(一)研读文本"3的倍数的特征"是学生在学习过2、5倍数特征之后的又一内容,因为2、5的倍数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容易理解。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断,必须把其他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为3  相似文献   

5.
<正>学生学习了2、5的倍数特征之后,虽然记住了知识结论并能熟练地进行判断,但仍然不能解释为什么只要看个位就可以了。学习了3的倍数特征之后更是疑惑为什么判断方法与判断2、5的倍数的方法“完全不同”。如果只是记住了事实,即使形成了熟练的操作程序,这样学习的知识也往往是不扎实的,只有互相关联且建立在概念和原理基础上的知识,  相似文献   

6.
<正>【课前思考】"3的倍数的特征"的学习安排在"2、5的倍数的特征之后,2、5的倍数特征只要看一个数的个位,而3的倍数特征,需从各位上数的和是否是3的倍数的角度去判断。由于受前者的影响,更因为缺少"将各位上的数相加的和"的学习经验,所以,在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时,学生思维的关注点总是停留在观察一个数的个位上,很难通过举例、观察猜想、验证等过程,自主探究出3的倍数的特征。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7.
<正>“3的倍数的特征”是在学生认识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之后教学的。教材在编排时,沿用了2、5的倍数的特征的发现方法,引导学生在百数表中圈出3的倍数。在发现根据数的个位不能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之后,呈现用计数器表示的数,引导学生通过计算表示每个数所用珠的个数,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由于是通过归纳得出的结论,学生对“为什么2和5的倍数,只要看个位就可以判定,而3的倍数却要看各位上数的和”的疑惑始终得不到应有的回应。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8.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引发猜想1援复习2、5的倍数特征,让学生回忆2或5的倍数的特征体现在数的个位上,从而引发学生猜想:3的倍数的特征是不是也体现在个位上,即个位上的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2援通过简单的举例验证,学生否定了此猜想,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欲望: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明确本课要解决的问题。二、观察思考,提出猜想1.回顾研究2或5的倍数特征的方法,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2、3、5的倍数的特征"这一内容时,学生作业中的一道错题令笔者颇为不解。这是一道判断题: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其实,随意举个例子都可以驳斥这句话,轻而易举就能得出正确判断。但奇怪的是,有不少学生都认为这句话对。学生们常以为"51、57、87"是质数,这也与学生对3的倍数特征不敏感有关。一、深入开掘,剖析错因为什么看似简单的学习内容,学生却难以接受,屡犯"低级错误"呢?1.受"2和5的倍数特征"的负迁移  相似文献   

10.
<正>在探究3的倍数特征时,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是否是3的倍数?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环节。一、联系旧知,猜想验证回顾2和5的倍数特征(2的倍数特征为“个位上是0、2、4、6、8的数”,5的倍数特征为“个位上是0或5的数”),猜想3的倍数特征。预设:个位上是0、3、6、9的数。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一节时,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十册上的传统教法是这样的:①先求3的倍数,得出这样一列数…18,21,24,…,90,93,96,…,120,123,126,…②从个位上看,能看出这些倍数有什么特征吗?不能。说明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不能用看个位的方法。③引导学生将这些倍数各位上的数加起来,看它们的和有什么特征?这些倍数各位上数的和都是3的倍数(1 8=9,9 3=12,1 3 8=12…)。最后得出规律: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虽  相似文献   

12.
刁悟 《辽宁教育》2010,(1):122-12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2、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掌握约数、倍数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能准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6~77页例1,“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交流和验证,自主发现并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因数与倍数以及2、5的倍数的特征.在此之后,学生还将学习素数和合数以及公因数和公倍数的知识内容.学好这部分内容,并与2、5的倍数的特征这部分内容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快速、正确地从因数与倍数这个角度去观察数和判断数.  相似文献   

14.
“2、5、3的倍数的特征”这部分内容,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都安排在五年级下册进行教学,而且不约而同地都选择借助百数表,引导学生在表中依次圈出相应数的倍数,在直观操作和观察中发现规律,归纳特征,进而得出判断2、5、3的倍数的特征的方法。然而,通过课后调查,我们发现,这种通过不完全归纳得出的结论,对学生而言,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而涉及数学本质的、更深层次的“为什么”,还是无从谈起。我们借助人教版教材“你知道吗”(判断2、5、3倍数特征的道理)进行了拓展教学,努力让学生达成“愉悦性地体悟、理解性地学习、深层次地提升”,有效激发探究乐趣,感悟学习魅力。  相似文献   

15.
一、复习垫基。幻灯投影出口答题: 1.举例说明什么叫倍数,什么叫约数? 2.“16是倍数,2是约数”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脱离某一个数而孤立存在。 3.找出下面各数的约数,说出你是怎样找的? 12 25 40 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出找约数的方法:首先明确一个数的约数包括1和它本身,其次再判断如果它能被2整除,便得到2和另一个约数;若能被3整除,又得到3和另一个约数……这样一对一对地找,直到找完为止。【评】如何找一个数的约数,是学习质数和合数的基础。3道口答题复习了倍数和约数的概念、找一个数的约数的方法和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一、导入——激趣生疑在导入"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时,我设计师生互动游戏,请学生说任意数,我都能快捷而准确地判断出他们所说的数是否是3的倍数。经验证后,学生都对此感到兴奋和惊奇:为什么老师不用计算就能很快判断出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呢?这里边到底有什么奥秘呢?以疑激学,造成学生急于想知道为什么、怎么办的好奇心理,进入新知识学习。二新授探究生疑  相似文献   

17.
孙虎 《甘肃教育》2009,(19):43-43
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八册教材第一单元的内容是“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发现特征、概括特征是难点。因为,其一,学生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时,很容易受前面学习的2、5的倍数的特征的影响,而只注意用个位上的数字来判断;其二,3的倍数的特征不够明显,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特征比较困难;其三,小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较差,难以准确叙述特征。故而笔者认为,本课的教学设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以便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正>郑毓信教授指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理性精神的养成是数学教育的主要使命。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以达到素养的提升。“3的倍数的特征”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因数和倍数以及2、5的倍数的特征基础上学习的。对于本节课的教学,应着重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由于先前探究2、5的倍数的特征时都是看个位,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76~77页“3的倍数的特征”. 教材简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过2和5的倍数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3的倍数特征与2和5的倍数特征有所不同,2和5的倍数特征主要观察个位上的数,3的倍数特征是观察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教材安排了在百数表中圈数和拨数珠等活动,引导学生探索3的倍数特征,但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仍是件非常棘手的事情.笔者尝试换个角度考虑问题,数的组成知识学生在二年级就学过了,它可以有效快捷地找到通往3的倍数特征的康庄大道,因此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数的组成的知识为新知服务.  相似文献   

20.
【课前思考】“3的倍数的特征”是数论中的重要知识。学好它不仅能丰富学生有关整数的认识,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把握数学基本思想。在知识储备上,学生前期已经学过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这是本课能够利用的很好资源。然而,相对于2、5的倍数的特征,3的倍数的特征更加隐蔽,不容易被发现,而且2、5的倍数的特征探索会对3的倍数的特征探索产生严重的负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