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体融合发展大体需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入门"阶段,即传统媒体建设新媒体;二是"相加"阶段,即传统媒体运作新媒体;三是"相融"阶段,即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实现深度融合。本文以鄂尔多斯日报社为例,谈一谈由"相加"到"相融"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将自己的观点准确传达给读者,就要经营文章:由哪里开始,到哪里收尾;哪些先说,哪些后说;哪些展开,哪些收拢;哪些重点说,哪些一笔带过。这些都应了然于胸。  相似文献   

3.
<正>通过拓展政务服务平台,把开封市政府门户网站运维作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先行地”和探索“新闻+政务服务”运营模式的“实验区”,开封日报社实现了从相加到相融、从单纯新闻宣传向公共服务领域拓展的转变,形成了渠道更加丰富、覆盖更加广泛、传播更加有效的区域传播矩阵,让党的声音离读者更近,让中国故事、开封故事更打动人心。  相似文献   

4.
最近京华时报微博宣布其纸版将于明年休刊,由此唱衰纸媒之声再掀波澜.在新的媒体生态下,不仅都市类报纸面临生死考验,党报也面临转型的压力.2014年,中央深改组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媒体指明了改革与发展的方向.现实的媒体格局,更倒逼党报必须加快从媒体相加到相融的步伐.今年10月14日,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到江西日报社调研时,重点考察了新媒体建设和媒体融合的情况,并叮嘱要不遗余力建设好“中央厨房”,真正实现新闻信息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达到由相加到相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邓志云 《青年记者》2017,(21):56-57
经历了初期的迷茫,当下的地市级媒体人已经明晰,只有凝聚受众、发展受众才能坚守阵地、赢得市场.在遭遇网上网下各路媒体围攻、影响力弱化的情况下,地市级媒体如何将受众变为用户,如何巩固用户、发展用户、凝聚用户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以用户思维强化媒体的服务本质 媒体语境下的用户思维,首先要确定为谁而存在、因谁而发展.明白自身“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这已经回答了地市级媒体的生存发展之惑.  相似文献   

6.
周强 《新闻前哨》2021,(3):24-25
地市媒体融合是大趋势,融媒体中心建设是重要支撑,内容建设是融合的核心。地市媒体融合要实现从“相加”到“相融”,做到“全媒体、融传播”,打造全媒体时代的新型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7.
媒体是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和平台,对于社会舆论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深度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是构建统的、战略性的任务,广大媒体从业者应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积极推进媒体融合从相加到相融阶段的迈进。  相似文献   

8.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建设新型主流媒体",我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从"相加"到"相融"阶段全面迈进深化改革的号角声闻,"移动媒体优先发展战略","采编发流程再造",建设"中央厨房",强化"全媒人才培养"已经成为传媒业深化改革新阶段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9.
<正>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出了“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的号令。围绕落实这一要求,云南文山日报社投入300万余元,依托北大方正全媒体采编系统V3.0建成文山日报社全媒体指挥中心,提供强大平台支撑,实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从“相加”到“相融”的深度融合。2022年,  相似文献   

10.
刘冕 《中国记者》2023,(11):93-95
<正>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重要指示10周年。10年来,北京主流媒体纷纷启动融媒体改革,从简单“相加”到“相融”,再到“交融”,打造出一批可读性强、互动性强的融媒体产品,传播精彩的北京故事。媒体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强化互联网思维,积极适应信息化趋势,在构建具有主流价值和创新活力的传播生态体系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可供借鉴的样本,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值得继续思考。  相似文献   

11.
王璐瑶 《传媒》2021,(4):18-20
自2014年媒体融合上升到国家战略以来,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从新闻宣传到政务服务,从渠道建设到媒体相加到全媒体发展深度相融,媒体融合不断推进,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和影响力日益增长.国家战略下的媒体融合,融合得好不好,不仅关系到媒体生存的现状和发展未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更关系到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基层执政等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2.
5G(第五代移动通信)时代,媒体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媒体融合的方式,也从简单的"相加"到复杂的"相融"。新闻舆论工作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本研究将以省级传统主流媒体,特别是电视新闻为例,探讨5G时代——媒体融合视域下的传统主流媒体传播。  相似文献   

13.
廉卫东 《青年记者》2016,(34):35-36
作为一名党报编辑,我这两年的一个鲜明感受,就是媒体融合不断加快,从一开始形式上的简单“相加”,转入了全方位的“相融”.2011年我刚到大众日报总编室时,编辑的日常工作比现在单纯得多,主要就是修改稿件和编排版面.2014年迎来第一次大变化,大众日报联合大众网、山东24小时客户端等,推出了融媒体报道.  相似文献   

14.
面对互联网这个最大的变量,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怎样有机融合是各级媒体要科学应对的现实问题。本文联系基层融媒体策划和实际操作实际,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融合发展中如何更好实现从“相加”到“相融”、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进行分析,指出县级融媒体须全力构建一体化传播矩阵、倾力打造综合服务平台、锐意进取扩大影响力,实现媒体融合从物理反应、化学反应到生物反应的跨越。  相似文献   

15.
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媒体融合从"相加""相融"进入"纵深发展"阶段。本文梳理总结近年来河南南阳日报社在新型主流媒体建设中的探索实践,从工作布局、平台拓展、内容生产、技术应用、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深化媒体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6.
从邮政系统、实体书店、出版社直营,到互联网技术驱动下的电商营销;从自媒体背景下个性化、社群化的微博、微信、直播、短视频营销,到5G背景下以媒体融合为总体特征的跨界营销,少儿读物营销接触点管理呈现出以“媒介+”为根本逻辑的发展趋向。在流量时代,“媒介+”是少儿读物营销接触点管理的必然选择。然而,短暂的流量红利过后,以变动不居的媒介技术为支点展开的营销接触点管理往往因陷入本末倒置之逻辑困局而遭遇流量转化之营销瓶颈。只有紧扣少儿读物的两级营销特征,完成产品与媒介从简单相加到深度相融的逻辑迭代,开展“产媒相融”,即以少儿读物本身为稳定支点,以“产品+”为根本逻辑,以“媒介+”为延展路径,产品和媒介共与为一,“产品+”和“媒介+”共生互补的接触点管理,才能在积极获取流量红利的同时,顺畅地将流量红利转化为品牌势能,打造出畅销且常销的少儿读物。  相似文献   

17.
媒体融合是一场不容回避的自我革命,作为新闻宣传中的重要一环,新闻主播,也应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回应时代挑战,坚持守正创新,尽快适应全新媒体发展趋势,加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更好地服务于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一体化发展方向;更好地在工作中承担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的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18.
新闻记者中,有所谓“快笔头”者。一提及“快笔头”,是褒是贬,说法不一,而我是从心底里喜欢“快笔头”的。三十多年前,我刚踏进新闻工作者队伍的行列,一位老同志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记者的笔,似行云流水,脚踏到哪里,手要写到哪里,采访结束,稿子就要写出来;即使在火车  相似文献   

19.
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2018全国两会报道成为各大媒体的竞技场和新媒体融合成果的"练兵场".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各显神通,纷纷拿出各自的"撒手锏".从"中央厨房"革新内容生产,到"媒体大脑"试水新闻制作,再到大小屏互动移动化播出颠覆传播模式,各家媒体不断创新,推出形态各异、精彩纷呈的新闻报道,新闻表达也逐渐向民间语态转变.这一切都体现出新旧媒体之间从"相加"到"相融"带来的新变化,更预示着全国两会报道进入了全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20.
媒体融合从"相加"向"相融"的阶段深化发展,传统纸媒在中央厨房的流程改造,移动优先的传播变革中,如何打造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成为融媒体新时代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文章从传统纸媒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发挥各种媒介的优势入手分析,寻求传统纸媒融合发展的路径。本文简单介绍了媒体融合的特点,引出报网融合、采编一体、多元传播的融媒体探索话题。从内容为王走心最重要、拓展渠道构建立体传播体系、转变思维模式构建融媒思维、勇于创新策划先行、传统纸媒与新媒体融合探索市场化改革,五个方面分析了媒体融合如何从"相加"向"相融"发展。坚定正确的立场,坚持职业操守,维护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以优质的内容与独具整合性的策划与科技融合,与传播、平台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