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阳明承续"尊德性而道问学"儒学道统,发展出自成体系的德性课程知识观.一是以"心即理"阐明德性课程知识的意蕴,即德性课程知识既要满足自我的"尽心"而为的精神伸展需要,又要体现社会的思想约束和道德规制;二是以"复性"指明德性课程知识的价值,即以复己之性、复人之性、复物之性为价值向度,既继承儒家学术传统的知识积淀,又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三是以"人伦"言明德性课程知识的内容,即在自我主体性确立的基础上践行类别化的人伦关系;四是以"知行合一"申明德性课程知识的内部知识实践和外部行为实践过程,即在主观主义知识观和客观主义知识观的统合中发现德性,在学问知识与生命实践的一致中发展德行.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蕴含真善美的属性表达,在内容向度上表现为真理性,在目的向度上表现为合德性,在精神向度上表现为审美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真善美的三种价值尺度,蕴含了真善美的统一规律和价值追求,其逻辑起点在于人的价值内化与外化,生成机理包含"人化自然"与"自然人化"的双向转换,客观基础是人的实践.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真善美的统一,达到普遍性和特殊性、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公民伦理是西方文化语境的产物,西方自古希腊以来萌发的民主到启蒙之后确立为人的主体性和公民社会的权利向度。公民伦理的自主和平等的特质决定了它是一种以权利和主体性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权利伦理,是以现代政治同家为背景和基础的公共道德。当代中国建构公民社会和培养公民伦理,应发展公民作为公共生活主体的权利主体性与道德主体性。在公民教育中以权利向度启发公民作为公共主体的角色定位和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4.
从数之维度探寻董仲舒视域中的天数、人身与政制之内在关联有利于建立董子哲学研究的新理路与新范式,有利于探明儒学在西汉前期的发展路向与水平,有利于重估董子哲学的时代价值与历史地位。基于此,我们依循探因、述学、明变之路径与方法,从解释学的维度还原与重构董仲舒数哲学的理论构架与价值向度。董仲舒数哲学是建基于"天数"统摄"人"与"政"之内在关联之上的。董子基于数与比数而建立的天人关系、天政关系不应只从宗教信仰与政治神学的角度来诠释,因为董子之论隐藏着通过比之天数而转借自然理性为"人"与"政"寻找道德理性与制度理性的理论动因。董仲舒眼中的天数作为本源性存在贯通人与政,是人之德性与政之理性的价值本源。从玄远之天到数度之天,天数的涌现使得宇宙秩序井然、伦常秩序井然、政制秩序井然。从天数到身体之数,天数之德性渐次呈现;从天数到政制之数,天数之价值渐次展开。在天数的统摄下,身体与政制获得存在的基础与生命力,以及道德理性与制度理性。正是因为天、人、政之间存在同数,天数得以贯通人与政,随之,天人合一与天政合一有了可能,人与政的价值得以渐次展开。  相似文献   

5.
在《中庸》里有这样的一段话很是耐人寻味:“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从中我们可以探得教育的根本旨趣.那就是教化育心,它的终极目标显然在于价值引导。用哲学家黄克剑先生的话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就是点化或润泽生命。(可以理解为确立人的生命的价值向度.陶炼人的虚灵的精神境界。)教育教学活动要为学生的生命奠基.为孩子的人生理想导航.为受教育者的未来打下坚实的精神底子。学生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精神气质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教师的熏染与培植.教育之中悠悠万事,唯正确的价值引导为大、为重。所以.为师者须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6.
志愿精神是一种伦理精神,其德性向度整合了志愿精神的德性内涵诸多要素以及建构了志愿精神的内在德性伦理框架。志愿精神可以根据逻辑层次以及理论与实践的价值衡量划分为三个向度,也就是个体德性发展需要的向度、社会德性形成需要的向度和全球化需要的向度。这三个向度之间是紧密关联和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了对志愿精神进行德性分析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王坤 《教学与管理》2014,(12):150-152
弄清教师教育思想研究的逻辑起点及基础,是厘清教师教育思想价值取向并进行教师教育思想研究的前提。二战后美国专业取向的教师教育思想呈现了从受实证主义哲学影响的关注"人之教"到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的关注"教之人"的转变。本体论视角下对"教"范畴中"人"的关注是美国专业取向教师教育思想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课堂是对学生进行伦理教育的主阵地。与教材划分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伦理向度不同,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际,从德性实践的视角阐述贯穿思想政治课的底线伦理、生命伦理和商谈伦理的向度及其实现,并敦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付出真情,给予鼓励,用关爱点亮希望,让理解凝聚真心。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本”,指的是发展之本,即实现人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发展之根本。全面准确地理解以人为本,就要围绕发展这个主题,以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为主线,着眼于以下几个向度:第一,从发展的动力机制上来理解;第二,从发展的价值取向上来理解;第三,从谋划发展的思维方式上来理解。  相似文献   

10.
在近代西方哲学的发展中,历史哲学的研究重心不仅有不同的理解,而且其研究也发生了重要的转移——把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关系问题凸现出来。这一转移应该进入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视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历史哲学的核心,它在本质上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观。它不仅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之所在,而且也是对当代发展问题的历史哲学解读的根本之点。  相似文献   

11.
教师教育改革存在学术性、实践性和专业性不同的价值取向,每种价值取向都承载着对教育、教师、教学的不同哲学理解。教师教育改革实践承载着国家发展的战略考量、意识形态导向和提升公民素养的责任,分析不同价值取向的哲学基础并从本土意义的国情、教情、校情、师情、生情出发,才可能避免改革实践的异化。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思维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者在理解、诠释与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过程中所自觉遵循的包括审思视角、思维方法、运思路径、价值取向等在内的总体性观念结构,它关涉着理论研究与思维方式的内外互动、思维框架与思维方法的动静互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的关联互通。从思维的层次结构出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思维方式由哲学思维、科学思维以及日常思维三种思维向度所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思维方式需要投入到具体的运用之中,通过遵循哲学思维以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反思性,运用科学思维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合理性,融入日常思维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应用性。通过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提供思维支撑、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开展注入思维动能、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增添思维活力等形式,不断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思维方式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13.
刘钊 《江苏高教》2015,(2):116-11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关于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探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伦理意蕴,是从伦理视域以对"人的发展与需要关注"为价值取向,对教育目标实施中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方式,对其进行"合道德性"的结果预期和价值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中庸》里有这样的一段话很是耐人寻味:“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从中我们可以探得教育的根本旨趣,那就是教化育心,它的终极目标显然在于价值引导。用哲学家黄克剑先生的话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就是点化或润泽生命。(可以理解为确立人的生命的价值向度,陶炼人的虚灵的精神境界。)教育教学活动要为学生的生命奠基,为孩  相似文献   

15.
共同体构建应确保人以全面方式占有自己的全部本质,即遵循人本逻辑。但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西方现代化造就的是一种“虚假的共同体”,遮蔽了人的本质,使人在“抽象物”的统治下不断沦为单向度的人,进而在现代社会“失范”与“迷失”。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人的逻辑在共同体构建中的复归,在主体向度上确立了人而非资本的主体性地位,在价值向度上明确了以人的解放而非资本增值为根本取向,在实践向度上确定了以增进共同性而非强化特殊性为总体方向。  相似文献   

16.
当前学习环境研究主要有四种不同取向,即聚焦于"个体外部或内部"的心理学取向、聚焦于"实践共同体"的人类学取向、聚焦于"个体发展与环境关系"的生态学取向和聚焦于"技术与工具"的科技哲学取向。这四种取向都揭示了学习环境的基本内涵,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文化"意识,缺乏人与文化同一的思维,没有深入到教育情境中人的学习与环境的同一性层面,没能揭示和把握住环境与人的学习之间的内在关系。学习环境研究应确立"整合"的理念,开辟新的研究取向——文化哲学取向。  相似文献   

17.
汪栅 《成人教育》2019,39(8):21-24
交往实践观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所提出的哲学概念,既是一种指导主体在社会关系中发展主体性的方法论,也是探寻社会发展规律的一种理论范式。用交往实践观指导成人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基于现代人主体性回归的需要。成人教育要摆脱工具属性、社会本位、实用主义价值取向以及物质价值取向的挟持,就要在交往实践观的直达下确立以主体性教育为发展核心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对当代伦理学的最新理论发展——关怀伦理理论进行分析。指出必须在女性主义政治运动的目标基础上,在政治哲学视阚内理解关怀伦理,将关怀看作是一种政治价值取向和公共德性,而非个人美德,才能明确关怀伦理的理论属性是一种政治伦理。  相似文献   

19.
论当代德育的人本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是当代德育人本转向的哲学基础。当代德育对人的理解方式由社会本位到以人为本的转换,是当代德育人本转向的理论动因;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德育现代化的需要则是当代德育人本转向的实践动因。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的不断丰富完善,科学发展观的明确提出和全面落实,以及德育现代化的迫切需要,使得当代德育人本转向成为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必然。人的全面发展是当代德育人本转向的价值取向,人本德育应不断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可以说,旧哲学的出发点是实体或本体,行两极性、中心论之思维;新哲学的立足点是关系或价值,讲相关性、共生论之思维。为此,21世纪面对人与世界的关系之离合与抑扬,作整体的、历史的与理性的反思。尤其对马克思的“为我而存在”的主体性原则再阐释更具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进而看出:人与世界关系是对象性和“为我性”的统一;实践是历史哲学的“普照之光”,是编织人与世界关系之网的纲目;马克思的实践观同时贯注着共生的思想。本文拟以人与世界关系之维为视角,阐述人与世界和谐发展的新出路:人与世界的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