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馆校合作已经成为推进全民阅读的重要手段,对学生阅读推广有着重要作用。以广州市82所高校为例,调查馆校合作的现状,分析馆校合作效果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当前高校参与馆校合作的频率和程度均较低,缺乏长效合作机制。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服务和资源是馆校合作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最后针对馆校合作参与度低、馆校合作模式单一的现状以及影响服务和资源的关键因素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馆校合作近年已成为图书馆学领域的热点之一,研究成果日益增多。为了整体掌握图书馆领域馆校合作的研究进展,文章对图书馆馆校合作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全面统计和梳理,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未来我国图书馆领域馆校合作研究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馆校双方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密切合作,厘清了馆校合作双师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路径,采用问卷调查法面向参与课程的学生开展评估,采集学生对课程、双师授课模式、馆校合作课程类型和主题的喜好以及参与感受等信息,进而验证馆校合作双师课程的可行性和未来开发方向,根据评估结果提出加强馆校师资队伍建设、加快课程体系化建设、推动课程信息化传播三个馆校合作双师课程后续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上,博物馆与学校间开展馆校合作正日益成为推进教育事业、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作为当今世界馆校合作领域的先行者,日本在这方面有较丰富的积淀,其经验与不足具有借鉴参考价值。通过梳理日本《博物馆法》等法律法规中关于馆校合作的相关规定,分析东京国立博物馆等代表性博物馆实施的馆校合作案例,结合我国实际,认为应当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创新合作模式,优化博物馆人员配置,建立馆校人员交流沟通路径等途径推动馆校合作。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有的馆校合作评估研究多是个案式经验总结,较少上升到系统性层面探讨。在馆校合作评估中引入项目评估学,在全过程、全要素、全团队的体系化视野下开展评估研究,同时,结合国内外实践,总结我国馆校合作评估的不足之处,可以为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馆校合作评估模式提出参考建议,助力我国馆校合作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从化区为例,对地属粤北山区的从化区图书馆10年来开展馆校合作的实践进行调查与定量分析。统计表明,从化区的馆校合作数量不断增加,学生的图书借阅量不断增加;馆校合作的阅读推广效果显著,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大,阅读时间更多。对于山区学校来说,区县图书馆馆校合作是新形势下值得推广的行之有效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形式。  相似文献   

7.
李楠 《图书情报工作》2022,66(13):74-79
[目的/意义]"双减"政策的实施,为馆校合作提供新的发展契机。推动馆校合作深入发展,对促进教育体系的结构优化和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强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运用文献检索法、案例分析法,通过调研分析"双减"政策颁布前后馆校合作的典型案例,归纳出"双减"政策下馆校合作的创新路径。[结果/结论]结合"双减"政策的大背景,公共图书馆可以从丰富教育资源、拓展课程内容,融入式场景教育以延展教育场域,加强嵌入式管理以提升教育质量,建立馆校合作与评价机制、共担教育责任等几个方面探寻馆校合作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采用馆校合作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内乡县图书馆为例,总结了其在馆校合作过程中所开展的阅读服务实践以及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9.
馆校合作是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科技馆发挥教育作用的重要途径。在国外,馆校合作模式已相对成熟;在国内,馆校合作蓬勃发展的同时,许多科技馆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因素的限制。本研究借鉴扎根理论,通过对国内9座科技馆的访谈调查,探讨了影响科技馆开展馆校合作的内外部因素。研究表明,在内部,展教队伍建设水平不足及展品更新换代的现实需求等是重要影响因素;在外部,缺少较可靠的评价制度以及缺少政策推进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美国博物馆学校的出现不仅仅是一次教学尝试,或教学问题的修正,更是对教育内涵的重新定义。博物馆学校是馆校合作最理想的教育模态,它的成功经验将为我国馆校合作教学提供积极的启示。基于案例分析,对博物馆学校"符合时代发展逻辑"的目的预设,"课程模块"的内容编制和"核心项目"的方法设计进行经验概括与特征总结。最终,形成对馆校合作的三点本土启示:其一,树立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教学目的,明确馆校合作的教学指向;其二,开发以关怀现实为基础的教学内容,活化馆校合作的教学质料;其三,选择以参与体验为框架的教学方法,丰富馆校合作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1.
基于现有研究成果,针对馆校合作开展中小学生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以全国中小学生阅读推广项目为依托开展馆校合作的思路,主要围绕其意义、主要内容、协同机制和具体实施策略4个向度展开,以期进一步推动馆校合作,促进中小学生阅读推广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吴可嘉 《图书馆》2023,(5):41-49
“双减”政策的出台对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服务尤其是中小学生阅读推广服务提出更高要求,馆校合作成为公共文化延伸服务的一个有益补充。本文通过信息检索法、文献分析法对当前公共图书馆开展馆校合作的研究与实践进行梳理,并通过问题导向法提出公共图书馆开展馆校合作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3.
对广州市28名中学图书馆员进行访谈,发现中学图书馆员职业发展主要存在自我效能感低、专业提升渠道不足、职业晋升通道不畅等问题,探讨了“馆校合作”在中学图书馆员职业发展视域下创新服务模式、拓宽专业发展渠道、彰显图书馆价值的意义,并提出合作共赢,政策先行;巩固经验,形成模式;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的“馆校合作”路径。  相似文献   

14.
博物馆学校作为馆校合作的新模式,是美国中小学教育校内外融合的新视点。本文对美国博物馆学校联盟(NAMS)推广的一套K-5课程,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发现NAMS课程具有四个特点:构建系统化的K-5课程体系;对接课标设计博物馆特色课程;精选跨学科领域的课程内容;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式教学模式。基于此,NAMS课程对我国馆校合作工作提供了如下启示:为课程开发与实施建立长期稳固的保障机制;基于课程标准与博物馆资源培养核心素养;设置跨学科领域的馆校合作课程内容;通过基于实物的项目式教学实施课程。  相似文献   

15.
馆校协同能使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签订合作协议、协同制订年度工作计划、协同在校园开展各类阅读活动、协同组织学生参与公共图书馆活动、协同开展阅读交流和奖励等是馆校协同促进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内容。通过协同试点、宣传推广、政府支持等途径,将馆校协同工作发展成为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深度认识国内馆校结合领域研究的主题和发展趋势,不仅有利于研究者更加详细、清楚地了解国内馆校结合发展的最新动态,也有利于推动我国馆校结合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馆校结合领域研究主要集中在馆校结合中的博物馆角色研究和馆校结合的结合特征研究两大方面,其中馆校结合的结合特征研究又可分成六个方面:馆校结合教育课程建设;馆校结合课程的教育学思考;馆校结合教育模式;馆校结合相关教育类型;馆校结合机制与策略;馆校结合现状。我国馆校结合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为:奠定博物馆在馆校结合中的重要作用;馆校结合机制的研究日趋增加;更多体现馆校结合课程中的教育学理念;完善馆校结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使儿童的阅读习惯、阅读方式、阅读偏好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时儿童的阅读特征决定了儿童阅读推广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协同合作。文章着眼于公共图书馆智慧化服务背景,探究了馆家校融合下儿童阅读的智慧化推广服务。研究发现,馆家校融合下儿童阅读智慧化推广服务效果的主要影响指标可以界定为馆家校智慧化参与、智慧化推广平台、智慧化资源、智慧化推广媒介,并提出馆家校融合下儿童阅读智慧化推广服务策略,包括:基于公共图书馆主体地位推动家校智慧化参与、基于“云图书馆+”服务平台促进智慧化推广、基于知识关联技术构建智慧化资源库、基于智慧化推广媒介实现智慧化阅读推广。  相似文献   

18.
“双减”政策的出台给公共图书馆服务中小学生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分析“双减”政策下馆校合作的机遇以及困境,提出“双减”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可以从融合阅读空间理念提升中小学分馆覆盖率,探索图书馆阅读课程嵌入中小学课后服务,深化阅读推广合作助力中小学读书行动,打造特色教育场域吸引更多中小学生利用场馆,介入集团化办学为教育集团提供技术及服务支持等方面探寻馆校合作服务中小学生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9.
公共图书馆在资源建设、信息咨询、读书活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与学校积极主动地开展合作,对促进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社会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少儿阅读兴趣的主要因素,明确合作项目的目标和方向,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推广人",构建"馆、校、家"三方联运机制和社会力量等多主体协同开展馆校合作,有效地促进了少儿阅读推广的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双减”政策对于学校教育改革、教育生态系统重构、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公共图书馆是全民阅读形成、文化自信养成、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双减”政策的基本要求与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基本内容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应基于“双减”政策指导公共图书馆青少年阅读推广服务的进一步优化,通过馆社合作、馆校合作、馆际合作、家馆合作共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