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信网络诈骗的实施依赖于个人信息的获取精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必须从源头上阻断信息非法买卖的链条,从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做起。放眼高校,大学校园安全工作以预防为主,因此,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是创建“平安校园”的必然之举。本文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例,通过分析个人信息的特点,将大学生的个人信息分为身份信息、金融信息、隐私信息三个主要方面,剖析大学生个人信息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个人、学校和国家三个层面提出加强大学生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举措。  相似文献   

2.
论突发事件中的个人信息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突发事件中,由于政府行使紧急权力,媒体的新闻报道中个人信息安全存在隐患.而此一点往往被忽视.个人信息采隐私权保护模式较为妥当,需考虑个人信息的传播范围,非自愿公众人物的个人信息保护,以及死者的个人信息保护.此外,应加强个人信息的行政法保护,完善政府公开法和应对突发事件法律规范对个人信息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以CNKI为文献信息获取平台,通过CNKI可视化分析信息图对个人信息安全研究进行计量分析.研究发现,个人信息安全研究自21世纪初开始逐年增长,近十年来研究数量不断增多,研究成果的高峰年同国家公布的个人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制度相关;个人信息安全相关研究较多的领域为网络、大数据、个人信息保护;对于个人信息安全研究的学科集中在...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A3):195-196
随着网络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公民个人信息与财产安全甚至是人身安全等诸多切身利益联系得更加紧密,与个人信息重要性日益增加相对应的是个人信息被泄露、非法获取和非法利用的事件频发,个人信息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利用强制力最高的社会规范——法律保护个人信息,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规制链条,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作者结合时下案例,分析个人信息的概念与特点,指出当前存在的法律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人们的社交、生活、学习以及工作都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渠道,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与完善,社交网络媒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种网络购物、交友平台的建立使人们的个人信息安全逐渐受到了巨大的威胁.社交网络平台的发展由于缺乏足够的监督和安全防范措施,因此对于用户个人信息的泄露情况十分严重,这也促使了很多用户在社交网络以及日常生活中时常遭受到骚扰电话和信息的轰炸,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甚至很多私密个人信息的泄露会对人们的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所以本文主要针对于大数据时代社交网络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加以详细的分析,希望有助于提高社交网络平台和个人对于信息安全的重视,有效的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6.
从大学生个人信息安全教育角度出发,探讨大学生个人信息安全教育“教什么”的问题,即大学生个人信息安全课程内容。大学生个人信息安全课程内容应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关于信息技术、个人信息安全以及个人信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伦理道德等相关知识组成的理论内容;二是信息技术技能操作、案例分析等实践环节。  相似文献   

7.
当前,网络个人信息安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网络个人信息安全侵害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根据目前所处的第三个时期的特点提出建议,即:在原有个人信息安全对策的基础上,构建个人信息生态系统模型,并以此为参考完善相关立法,以英国BSl0012规范为框架,在各行业形成个人信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个人信息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数据收集、分析、挖掘等能力的不断提高,个人信息风险日益增大,传统法律对个人数据保护显得捉襟见肘。在大数据时代,确有必要出台专门的法律、丰富个人信息权利体系、建立差异化保护、完善知情同意规则和加强行业自律,以防范个人信息风险,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知网为文献信息获取平台,通过对文献的研究与分析,结合对相关法律制度的研究发现,个人信息安全存在过度收集、泄露严重、买卖猖獗、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强等问题;个人信息保护存在专门立法尚未出台、个人信息泄露维权困难、个人信息监管不利、行业 自律不够完善等问题.提出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构建政府监管专门机构、提高公...  相似文献   

10.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法益纷争尚存,超个人法益论偏向于个人信息公共属性的彰显,而忽视对其更为本质的个体属性的征表。个人信息保护维度的逐步拓展,致使合理适用个人信息的途径限缩。为克服理论层面存有的法益认知偏差,对超个人法益检视之际,辨析回归个人法益的可行性。以出罪路径为视角厘清公民个人信息的甄别基准,对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予以限缩解释,探寻情节严重标准的合理限度。进一步完善知情同意免责机制,切实保障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推动数字经济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科传统专业信息安全——互联网时代的安全卫士专业描述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已经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国家安全.病毒、恶意代码导致的计算机和手机等设备瘫痪、个人信息的无故泄露、各种电信诈骗手段、窃取银行卡账号密码等事件屡见不鲜,以致于造成了严重的政治影响和经济损失.在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安全变得至关重要,甚至已成为全球国际事务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12.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密切,与此同时,由于大数据所具有的高度共享性,也使人们的个人信息安全受到巨大威胁,我国迫切需要针对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予以相应的立法,以此更好的保护个人隐私不受到侵犯。为此,本文对大数据时代下个人信息保护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分析了国外发达国家在个人信息保护上的立法变革,并以此为借鉴,提出我国在大数据时代下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的相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3.
信息时代的来临,个人信息隐私权面临被侵犯的可能,个人信息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文章从传统隐私权的概念出发,揭示网络时代隐私的主要表现形式——个人信息隐私权的内涵和主要内容,在分析我国个人信息隐私权被侵犯的现状的基础上,倡导遵循基本原则,明确具体规则,采取综合措施,以进一步加强对我国个人信息隐私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与促进数据流动利用之利益平衡是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核心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其中的敏感个人信息事关个人尊严和人身、财产安全,其界定与保护深受各界关注。目前,我国现有的相关立法仍有待完善,因此,我国应当吸收借鉴域外较为成熟的制度经验。文章通过比较中外对于敏感个人信息的概念界定和处理规则,提出我国敏感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15.
云计算服务模式下个人信息将面临的安全问题更为复杂、新颖,而有效解决此问题,法律的作用显然是重中之重.以云计算服务模式下开展个人信息安全的立法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为起点,结合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试图构建云计算服务模式下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框架,分析当前模式下保护个人信息存在的障碍以及解决方法.为我国云计算产业更加安全、高效的运转,推动云计算产业良性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6.
Cookie跟踪收集用户信息导致用户信息泄露已是不争的事实。在Cookie收集公民个人信息侵权责任成立的背后,是公民个人信息保护让渡于因特网行业发展的侵权法理念和利益衡量。但在《民法总则》颁布的今天,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条款已经得到明确,这是新时代背景对于网络个人信息安全重视和互联网技术规范发展的二次利益衡量,是强调对于公民个人私法利益的保护。在此背景下,有必要重新明确网络服务商对用户个人信息收集的审慎义务,在一般过错责任原则的框架下重新解释隐私权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更新,侵犯个人信息的案件也与日俱增,这些案件不仅侵犯了个人的信息权,而且会侵犯社会公共利益,为社会带来较严重的负面影响。在个人信息侵权案件中,老年人作为特殊的群体需要引起关注。老年人在应对信息化社会时存在明显的“数字困境”,一方面老年人无法快速适应智能设备的更新换代,另一方面老年人在个人信息安全保障方面防范意识不足。为了助力“智慧养老”,更好地保障老年人权益,有必要通过完善法律规定、建立多元援助制度、强化老年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等方式对老年人个人信息进行特殊保护。  相似文献   

18.
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一部分,算法推荐为数据的挖掘与共享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对个人信息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究其根本,在于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立法的不完善.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透过算法推荐的表象分析个人信息保护的真实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统一立法模式、完善法治体系、提高公民权利保护意识、加强行业自律,从而更好地保护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有明确包含“个人信息”条款的规范近300部,这些规范主要围绕对信息处理者施加义务、为自然人信息主体赋权两项内容展开,蕴含着自然人信息主体是理性经济人、能够对个人信息进行自我控制的信息自决理念,构建了事前信息主体自我保护、事后司法救济与行政处罚并举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在实践中我国自然人信息主体在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上呈现出言行不一、后知后觉、不以为然等非理性经济人形象。此种供需错位导致我国现有个人信息保护机制有沦为个人信息保护乌托邦的危险,使得信息主体的信息安全感并未随着频繁制定与修改的个人信息保护规范而增强。以前瞻性思维模式为指导,增加政府前置式监管的保护手段可解决现有个人信息保护机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快递实名制可以维护公共安全、社会稳定,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个人信息的安全,这也导致其推行不畅。快递实名制与个人信息权的关系是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博弈,处理二者的关系要遵循比例原则,尽量最小化的收集个人的信息。针对我国快递实名制下个人信息权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立法上应完善法律体系,将个人信息权纳入《民法典》中,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政府加强监管,司法上要降低维权成本,行业要加强自律,公民要提高维权意识,为个人信息权保护构筑一道"安全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