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8年以来,我国主体教育理论经历了从"三体论"到"二体论"、从"师生主体论"到"教育主体论"的争鸣与演化,经历了教育改革与实验同教育理论总结与建构相互煽动的探索与发展,经历了反思后的转向与重建,呈现出"教育人学"、"类主体教育论"、"主体间性教育论"、"生命·实践教育论"等多种形态. 相似文献
2.
我国主体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进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以来,我国主体教育理论经历了从三体论到二体论、从师生主体论到教育主体论的争鸣与演化,经历了教育改革与实验同教育理论总结与建构相互煽动的探索与发展,经历了反思后的转向与重建,呈现出教育人学、类主体教育论、主体间性教育论、生命.实践教育论等多种形态。 相似文献
3.
把握人工智能教育现状,关乎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能否持续有效地发展,而人工智能教育竞赛是观察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现状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研究采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竞赛测评模型,遵循公平公开、高影响力和可操作性原则,选取教育部认定的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全国中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和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项竞赛活动结果作为数据来源,以地区、年份、学段为调节变量,系统考察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水平。研究发现,影响我国人工智能教育的因素包括传统学科教学和人工智能教育的差异、参与人员和活动机制的交互作用,以及区域组织与经费分配的叠加辐射。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优化方向:均衡实践环境,构建多元的人工智能教育育人模式;重视区域活动,打造合理的人工智能教育实践场景;强化资源流通,建设优质的人工智能教育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4.
由于教育理论主体与教育实践主体在交往关系上的长期隔阂,不仅造成两类主体的彼此分离,也导致理论与实践的实质性分离。这种分离是教育理论主体与实践主体不同的生存方式造成的。对话是教育理论主体与教育实践主体交往与合作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5.
多主体教育目的指教育活动不同的参与者对于教育活动结果的主观期望和设想.它强调了教育目的的主体依赖性特别是主体的多元性和非同一性。多主体教育目的冲突对教育活动的效率和效果存在负面影响。整合多主体教育目的必须以各主体对幸福的理解为着眼点。以“共同利益”和“互惠互利”为基点;同时,有效的整合也是各方主体博弈的结果.需要各主体参与对话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6.
教育理论主体与教育实践主体交往现状及其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研究实践化"和"教育实践理论化"这一教育改革大背景下,一方面,教育理论主体积极寻求走入实践的可行性路径,教育实践主体自觉、不自觉地挑剔教育理论,必然会成为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在理论主体与实践主体彼此走近的过程中,两者又必然会暴露出自身先天的个性偏执与时代缺陷。但是,在评价两者交往关系的各类话语中,过度阐释的往往是建基于理性假设之上的应然关系,客观主义伦理观与道德理想主义往往是阐释者的基本立场和主要话语资源,而忽略甚至有意地避开了人在现实活动中的许多非理性因素。本文对传统教育科研的价值取向及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进行了批判,对如何构建先进的教育科研文化发表了自己的基本看法。 相似文献
7.
教育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了萌芽、起步与发展三个阶段,其中蕴含着四个基本的变革逻辑:在技术上,它体现为底层技术与应用技术的叠加效应;在理论上,它表现为学习理论与人工智能理论彼此支撑;在应用上,它从辅助教学不断向人智协同拓展;在制度上,它呈现出积极发展与风险防范的两难平衡。这就意味着,未来的教育人工智能发展面临诸多困境:依托底层技术的突破方向模糊不清;教育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供给不足;指向人的发展的实践应用缺乏边界;存在利益博弈的教育政策易于摇摆。因此,实现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技术突破,注重聚焦智慧教育的基础理论创新,恪守确保人机协同的技术善用边界,不断加强防范风险的政策制度保障,是教育人工智能发展的未来进路。 相似文献
8.
9.
教育依托多种通讯技术媒介,包括书面文字、印刷图书、互联网,乃至日益先进的人工智能语言辅助技术。这一趋势凸显了技术在教育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和重要作用。然而,现有教育理论对技术在教学中的独特角色及其深远影响的探讨仍不充分。本文深入剖析了教育、理论与技术之间的复杂关系,阐释了对话式教育的认识论和本体论哲学内涵,分析了当前主流的教育技术理论。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对话式教育技术理论,旨在为教育技术的创新设计提供理论支撑。由此理论框架衍生的设计原则,强调在多维空间与时间序列中利用教育技术支持、拓宽和深化教学对话,重视技术在促进教学互联互通和提高学习参与度方面的关键作用。文章辩证地提出,利用技术开展对话式教学,不仅是应对当前教育挑战的有效策略,更是应对世界环境变迁和人工智能时代挑战的根本路径。以对话式教育技术理论为基础的教育革新,有助于人类更好地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赋予学生迎接并塑造未来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区域推进对于提升区域教育治理能力、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比具有重要价值,但在其实际推进过程中面临制度、资源、协作、师资等多方面现实困境。针对这些困境,文章首先借鉴复杂适应系统理论,阐释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区域推进的突破机理。随后,文章以潍坊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践为例,对其制度完善、空间打造、课程建设、教师培养等核心内容进行系统分析。最后,文章从政府引领、主体协同、生态搭建、课程开发、教师培训五个维度提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区域推进的实施路径,以期为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区域推进提供参考,并助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李想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4,(1):92-99
思政教育的目标既要培养和塑造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要提升他们的批判思维、社会责任感和全球视野,引导其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具备良好的道德判断力和行为准则。人工智能推动了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等新兴教育模式,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资源,然而也给思政教育带来了一些冲击:一方面技术垄断和信息过载问题导致学生难以在信息洪流中辨识真伪、培养批判性思维,另一方面信息的碎片化和混乱性使得学生在面对复杂信息时难以建立清晰的思维逻辑,导致他们在把握问题本质和进行系统性思考方面产生困难,从而引发主体危机。面对人工智能的冲击,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多元文化意识,树立科技伦理观念,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13.
人工智能在全球引领了新一波技术热潮,并对教育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将开创教育行业新纪元。本研究利用科学知识图谱绘制工具“citespace”对“人工智能+教育”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的计量分析,梳理研究现状,通过聚类分析归纳目前学术界研究的四大视角,包括中观层面的行业变革以及技术应用,以及微观层面的人才培养和教育主体,并进行了深入分析:一是人工智能对教育行业变革的影响,包括智慧教育的赋能路径、智能技术的解决方案和智慧课堂的创新探索等;二是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包括ChatGPT等应用推动教学效率提升、大数据教学模型构建、在线教育体系构建等;三是推进人才培养和知识学习方面,“人工智能+教育”融合带来观念和实践的变化以及对知识学习途径的创新性影响;四是人工智能对教育主体的影响,教师角色需要重新定义和塑造,学生角色要推动自主、个性化、混合和泛在学习,低年级教育要利用人工智能改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最后,人工智能发展也带来了新的伦理困境,需要制定算法向善和数据向善的伦理准则,建立人工智能算法监测与数据安全防护措施,来构建人工智能的治理框架。 相似文献
14.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广泛应用于教育,技术客体在今日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形态向人类中心主义的知识和教育体系提出挑战,由此引发的主体性之痛逐渐显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将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主体思想的“工业化”、主体交互的“规训化”、技治主义的“宿命化”,进而遮蔽与压抑教育中的人、教育活动、教育系统的主体性。规避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风险,超越教育的主体性之痛,可能的实践理路包括:坚守主体教育实践的理性遵循,培育教育主体的数字素养;构筑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责任伦理体系,实现人与技术的共鸣;建立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监管机制,提升教育系统的自我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16.
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冯建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5(1):115-121
近代的教育理论是在主体性框架中建构的,其历史的意义不容低估。但当代的发展使主体性教育理论陷入了困境,所以,当代的教育理论应当开始主体间性的拓展。主体间性为教育理论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原则,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还原了教育和教育研究的本真。 相似文献
17.
人工智能因其对人的模拟而成为一种能挑战人类主体性的工具,其对教学主体的影响理应成为教学主体理论研究关注的焦点。不过,现有研究主要从“知”的视角分析问题,认为人工智能帮助人知得越多,人就越能把握自身命运进而获得更多主体性。然而,从“非知”看,知存在着主体性的悖论,非知才是人的主体性的根本。文章主要以“非知”为观察视角,讨论人工智能对教学主体的影响。研究发现:(1)非知不仅是完全没有被对象化的主体意识,而且通过“要成为”使人不断地“总体化”,主体性也在这一过程中持续显现;(2)尽管人工智能在人的主体性实现过程中能发挥作用,但对人工智能的知的迷恋,以及人工智能对人的知的过程的替代都会限制人的主体性;(3)从非知理解人的主体性,能为教学主体理论的纷争提供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进而发展教学主体理论,也能为人工智能时代教学主体理论的建立提供一种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视角。 相似文献
18.
30年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教育改革催动下,中国大地兴起了主体哲学和主体教育理论研究的热潮,继而推动了依托中小学开展的培育学生主体性品质的教育实验。长江以南在华中师范大学学术团队指导下的中小学主体教育实验学校群,经历了从整体改革实验向主体教育实验的转向,提出了以培育学生主体性品质为指向、以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融合为内容、以贴近日常实践状态的方式优化教育活动体系的总体设计,通过典型学校探路和区域辐射推广的方式,让主体教育思想影响了越来越多的学校。在回溯基础上,深入反思主体性教育理念、实验方法的适切性及主体教育实验得失;从赓续传统、整合“循证”、走向未来等维度进行审视和调整,得出主体教育实验的前景是值得期待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20.
"思维意识"作为教育主体的"驱动性认知结构",是对教育理论进行实践转化的思考框架,更是理解教育理论、诠释教育事物与采取教学行动的基本立场.主体意识的觉醒、思维窠臼的跳脱与知识结构的完备是"思维意识"生成的前提条件,需要明晰实体性思维与关系性思维、预成性思维与生成性思维、分析性思维与筹划性思维之间的边界张力.问题意识与学习意识、研究意识与反思意识、批判意识与重建意识分别作为"思维意识"发生、驱动与生成的基本要素,共同构成了教育主体"思维意识"生成的运作模型."思维意识"的生成包括自我探索、外力介入、内化吸收与外化重建四个阶段,需要注重"辩证思维",敞开思维意识的对话空间;运用"过程思维",丰富教育主体的意识体验;形成"实践思维",重构思维意识的运演方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