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与我     
我是一个不用功的人。“不用功”自然不是一件光荣的事,不过,我不愿因为它不光荣.就向不知底蕴的人假装用功与渊博。但是,如果说,我真的不喜欢读书.却又与事实不符。我很喜欢读书。“读书”和“用功”可能是两回事。用功的人不一定“喜欢”读书.喜欢读书的人也许不一定是用功。  相似文献   

2.
靠实事求是生活中国人憎恶那种咄咄相逼、盛气凌人的态度,因为这种态度在旧社会即属禁忌之列。我也从来不爱攻击别人或是同人家吵架,但是我喜欢探讨和辩论问题。实际上,过去在中国人中间,只有马克思主义者懂得如何就客观真实形势进行探讨和辩论。我乐于和这样的人一同交谈,黄敬就是其中之一。他看问题不受个人情感的左右,痛恨各种形式的谎言假象和推诿遁词,有良好的修养,从不与人争吵。当时,燕京大学的学生心情迫切地要讨论时局的发展,不怕触及问题的阴暗面。几乎中国所有的“资产阶级”类型的人都拒绝谈论阴暗面,他  相似文献   

3.
书与我     
我是一个不用功的人。“不用功”自然不是一件光荣的事,不过,我不愿因为它不光荣.就向不知底蕴的人假装用功与渊博。但是,如果说.我真的不喜欢读书.却又与事实不符。我很喜欢读书。“读书”和“用功”可能是两回事。用功的人不一定“喜欢”读书.喜欢读书的人也许不一定是用功。这分别大概就在于前者全凭感情.而后者却要靠理智。凭感情读书的人.全靠自己的好恶去选择.因此,他所读的书,范围就比较狭小。尽管也许在这狭小的范围之内.他有精与深的可能.但他只能“渊”而不能“博”。  相似文献   

4.
有的同志写文章,喜欢多用关联词语,动不动就“因为……所以……”,“不但……而且……”。结果文章虽然是通的,但却显得呆板,一套学生腔,使人读了讨厌。相反,有的同志写文章喜欢简古,当“因为”的时候不“因为”,该“所以”的时候不‘所以”。结果是诘屈拗牙,不相衔接。这两种偏向都是我们在报上可以经常碰到的。  相似文献   

5.
不知道喜欢多功能一体机的人当中会不会有人喜欢吃东北“乱炖”,如果有,那或许能说明这个人在IT与烹饪上都喜欢“整合、高效”之道。  相似文献   

6.
茶事     
我喜欢喝茶,觉得比饮料好,苦涩中有清香.且能提神。由喝茶而想了解茶.于是去翻阅了一下《茶经》,知道茶有“轻汗发而肌骨清”、“有力悦志”等好处,能“与醍醐甘露相抗衡也。”然而.我却不是那种会品茶的雅士,仅仅一直喜欢喝茶而已。或可说是那种喝“自然主义的茶(冈仓觉三语)”的人吧。  相似文献   

7.
我真想跟国内选秀比赛中那些喜欢“耍怪”的选手、喜欢“作怪”的公司、喜欢“捧怪”的媒体和喜欢“看怪”的观众大喝一句:别再糟蹋人糟蹋音乐了!  相似文献   

8.
熟悉我的人都说我这个人特“怪”。少年伙伴跨马走四方时我成了“教书匠”,改革开放经商热时我握笔进了军营,当年军校同学宫升街长时,我却又进了政治学院。对,是怪,怪就怪在我喜欢的这支笔上。入伍十多年,尽管我这人脑策智拙,还是咬牙握紧自己喜欢的这支笔,训练累了,背几句自己喜欢的诗词;饭后路上,观察一件引人注目的趣事;晚就寝前,读几页指导写作的书籍;节假日里,随记下所思所感。每每身边发生一些让人心动的“新闻”,就展箴提笔陶醉于静静的氛围中,是否变成铅字就随编辑大入的心意了。日子一天天滑过,“萝卜条”“豆腐…  相似文献   

9.
阿龙 《中国广播》2005,(3):58-59
古代大诗人总喜欢以欣赏的口吻来讲述一个“孤”字。从陶潜的“怀良辰以孤往”到陆游的“灯孤伴独吟”表达的都是特立独行,孤芳自赏的情结。只有宋代大诗人梅尧臣略显宽容大度,留下了“共结峰峦势不孤”的名句。大诗人口无遮拦,直抒胸臆让人赞叹不已,可现代商业社会里的“俗人”却不敢奢望这份  相似文献   

10.
袁敏杰 《新闻知识》2003,(11):54-54
身为宝鸡人,我尤其喜欢《宝鸡日报》副刊,每周三的副刊版,我都是篇篇文章字字句句认真阅读,仔细品味。日久天长,我品出了其大气清风文香,并深深感动。 这些年,不少报纸的文艺副刊纷纷“瘦身”(其实本来并不“肥”),宝鸡日报却对其文艺副刊进行了“增肥”,版面扩充了一倍;不少报纸的文艺副刊纷纷改头换面,扮酷卖俏;一些报纸副刊甚至“变性”,非驴非马,似乎有点像“文妖”。宝鸡日报副刊却坚守阵地,不  相似文献   

11.
董成 《今传媒》2003,(4):26
我不懂审计,也不大喜欢那些干枯古板颠来倒去的数字,看见那一串串数字一摞摞账簿,就有些眼花头胀,但却喜欢读《陕西审计》,是这个杂志的热心读者。因为她有个吸引人的副刊,而且设置了好几个栏目,如:“文学芳草地”、“漫画与幽默”、“有感而发”、“史海钩沉”、“风范谱、“警戒线”以及“饮食与健康”等等。从这些栏目中,时常可以读到一些美文佳作,既增长了知识,又愉悦了身心。即使过去了很多时日,仍会留下印记,回忆起来,依然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12.
据说现在的书越来越容易写。不久前,听到一位写书师傅——他喜欢这样称呼自己,而不愿透露姓名——神侃写书之道。初听,满受鼓舞,有茅塞顿开之感,且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听到后来,却嚼出了编书人的许多苦涩和辛酸,生出了编书人被愚弄后的愤怒和自我作贱的内疚。此君未届“不惑”,书却写到了“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水平,已有二十几大本著作问世。写书师傅如是说——  相似文献   

13.
准确定位是办好栏目的前提为什么有的读者喜欢看这种报纸,而有的读者却喜欢看另一种报纸我想,受读者青睐的报纸,除了好的标题、好的文章、好的版式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报纸的定位问题,即你这张报纸是办给什么人看的,它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哪些人我们必须首先具有这种定好位置的意识,才能根据不同的读者对象及其不同的阅读口味,设置出一些好的栏目去吸引读者、去占有市场。《语文报·初中版》是一份面向全国广大初中生,帮助学生学好语文的专业性较强的学习辅导类报纸。多年来,它一直紧紧围绕着“读”“写”“说”“想”“练”“…  相似文献   

14.
目前,把一本杂志办得雅俗共赏简直难上加难,丰富的社会层面决不能由一本容易有限的杂志所涵盖,于是一本与读者相融合“白领杂志”诞生了.《时尚》走向市场有人称《时尚》是贵族杂志,创办《时尚》的人却喜欢称自己的杂志为“白领杂志”.  相似文献   

15.
陈翔 《青年记者》2006,(12):42-42
随着新闻摄影数字时代的到来,数码相机、电脑加网络让摄影记者成为了速度更“快”、腿更“长”的数字飞人。然而,理应拥有更大创作空间的摄影记者们却发现,越来越多的文字记者、业余摄影爱好者,甚至连一般的群众也成了他们强有力的竞争者,再加上版面编辑们越来越喜欢从网络图片  相似文献   

16.
王爱明是个不喜欢“向后看”的人,那一双智慧和明亮的眸子,总在探求着前路和创造。从一名普通的矿区电焊工到省煤矿节能监测中心主任,王爱明付出了多少奋斗和艰辛!然而一路拼搏一路凯歌,却也“硕果累累”。现在,不仅监测业务稳步拓展,而且派生了“碧天环保科技”等三家实业公司,开发出“福音”矿灯、FZ型脱硫除尘器等科技产品,  相似文献   

17.
女作家钟丽思曾在国内当过记者,在赴法国巴黎第十二大学留学期间,她遇到了一位个性突出、以教学严谨和喜欢刁难学生而闻名全校的教授,但钟丽思充满睿智和力量的回答却使这位善于刁难学生的洋教授向中国人“脱帽致敬”。  相似文献   

18.
骆新素描     
喜欢骆新的人和不喜欢骆新的人往往都有着同样的三个理由,那就是:口吃、大胆和“万金油”。  相似文献   

19.
贾晓雅 《兰台世界》2014,(10):83-84
现代很多人习惯把喜欢旅游的人戏称为“驴友”。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旅游活动从古至今一直受到国人的青睐,古代的超级“驴友”们更是不计其数。  相似文献   

20.
少些,精些,与群众贴得紧些──关于改革会议报道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些精些与群众贴得紧些关于改革会议报道的思考绵阳日报副总编辑李涛长期以来,群众不爱看党报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会议报道太多太长”,领导出场占据了大块版面,有一种“老让人听报告”的感觉,而群众喜欢的有实质性内容的报道却又看不到。会议报道必须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