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课堂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但是,研究课堂不能把目光局限于课堂本身,而应有所拓宽。本文聚焦于课堂教学之前的教学准备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课堂要"有备而来",教师应研读教材、研究学生、学生要走进教材,从而使课堂真正走向完美和精彩。  相似文献   

2.
<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环节的高效与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备教材、备学生,要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各个教学环节。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使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现高效导入。一、创设有效情境,实现高效导入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在高中物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在备课环节下上功夫,备学生、备教材、备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等环节都是我们教师必须做到的。  相似文献   

4.
正如何坚持和贯彻新课改精神,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农村英语教学来说更显必要和迫切。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探索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一、课前:教师充分备课,学生有效预习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课前备课要充分:一要备教材,要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挖掘课本内涵,结合课本内容和学生实际定出具体而明确的教学目标,并编写好教案;同时要明确课堂教法,厘清当堂课的重难点、易混点等关键知识  相似文献   

5.
对于每一位初中数学教师来说,在上数学课时都有自己的经验和办法。但是,怎样上好每堂数学课,使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提高数学成绩,是我们每一位初中数学教师需要探讨的问题。作为一名有着十几年教学实践的初中数学教师,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备好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还要备学生。1.精心备教材。我们要理解每节数学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备课要突出重点。在每节课有限的时间内,我们应该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渠道,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实现课堂的优化.教师、学生、教材是构成教学结构的基本要素,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决定课堂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依据.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可以设计教学结构,并将教材知识转化为学生认识结构,但这种教学结构的设计必须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教材知识结构进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必须使认知结构、知识结构、课堂结构和谐、统一,进而达到实现课堂教学整体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丁梦娜 《考试周刊》2014,(83):37-37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钻研教材、理解文本,"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根据学生学情,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讲什么,怎样讲,事先都要周密考虑,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向40分钟要质量,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进行有效教学,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的问题。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在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教师,不仅要在充分研究学生、教材、教法的基础上设计出高质量的教学预设,还要在教学中树立"生本意识",把握课堂的闪光点,突破预设,让课堂充满生成的美。教学过程的展开要重视预设,更要重视生成。高质量的教学预设需要研究教材,更需要研究学生,在快乐生成中努力提高教学应变能力。善于把握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0.
正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是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的一个中心。在高效课堂的实施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谋求学生全面发展是高效课堂的本质要求。一、从教学设计入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在备课中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更重要的是备学生。教师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点",还要关注学生的"特殊性"。在教学方案设计中,我们要努力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的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充分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据此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思维的差异性,使教师的教学适应学生的学习,做到了以学定教,以教促学。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特别注意目标的分层。在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