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究竟是什么原因引发了这新的一轮“国学热”?“国学热”又热在哪里?这对于从事传统文化出版(尤其是古籍出版)的我们,是值得认真思索总结的问题,因为,当前的这些情况对古籍出版社而言,不仅是我们当下的一个出版工作重心,也将是我们未来的一个重要出版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六一儿童节到来的时候,我想出版界送给儿童最好的礼物就是为他们出版更多的好书.那目前我国儿童出版现状如何呢?本期焦点故事组织了<出版人话儿童出版产业>,本刊记者特约请或采访了三位儿童出版产业大腕,请他们谈谈儿童出版的现实、瓶颈以及愿景,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好书     
正每每和朋友们在一起聊天,话题自然都会转到出版上。大家都在问:出版怎么了?社会越发展,图书业越萧条,许多书店关门了,好书难得一见!朋友们的疑问,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什么是好书?出版的价值在哪里?2014年4月24日,首届中国好书评选结果揭晓,从40万本图书中精选出的25本图书名列榜单。这是值得出版界高兴的事情,也是值得中国广大读者庆贺的事情。什么是好书?需要我们以理性的视角重新认识。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书,自然是好书。任何国家的出版业,都需要这样的好书来提振  相似文献   

4.
从这次收费事件及数字技术对出版业带来巨大冲击这一客观现实来反观出版业自身,似乎有不少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新技术将会如何改变出版产业目前的生产模式?出版业应如何适应新技术背景下的新型市场?出版业的新型业务如何开展?出版产业的生产流程应如何改进?  相似文献   

5.
作为化领域最具产业特征的行业,出版体制的改革已拉开了序幕。出版业从传统的事业单位转向现代出版企业,可以在新的企业制度中获得解放,但转制过程中带来的诸多问题也同时摆在了出版人面前。如何在市场经济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如何在这场变革中把握好机遇,获得新的发展?这是值得每个出版人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旗下6家出版社主动担当,在做好自身抗疫工作的同时,迅速响应,积极作为.疫情严重期间,出版社哪些体现社会担当的做法值得借鉴?后疫情时代,出版社又该如何践行社会责任?本文基于对广西出版传媒集团6家出版社微信推文的数据分析,尝试探索后疫情时代出版社践行社会责任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沈琪 《出版参考》2016,(8):37-38
如今,出版界各类引进的翻译版图书屡见不鲜,版权贸易对绝大多数的出版工作从业人员而言也变得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常规了.如何正确界定版权贸易行为,如何规范版权贸易操作,其实在实践中仍有不少值得商榷和探讨的地方. 疑问一:美国籍作者写成的著作未经发表,率先和中国大陆出版社签订了图书出版合同并出版发行了中文简体版图书,这算不算版权贸易?  相似文献   

8.
贺正举 《出版广角》2014,(18):16-19
正出版传媒企业要介入移动互联网业务,应该从市场前景和业务相关度出发,寻找到最适合发展的业务类型……游戏娱乐、网上购物、学习教育、新闻资讯应该是最值得出版传媒企业重视的业务板块。近年来,移动互联网产业飞速发展,产业规模迅速扩张,引得企业与资本纷纷抛出橄榄枝。那么,站在资讯传播最前沿的出版传媒企业,又该如何近水楼台先得月,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产业呢?  相似文献   

9.
八十年代喜事多,《中国出版年鉴》的开始出版,是中国出版史上的一件值得祝贺的事。现在世界上有四十多亿人口,我国占十亿,平均四个半人中有一个中国人。这些中国人在想些什么,干些什么?他们想要过什么样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件事对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不能不产生影响的。迄今社会的历史,都是跟人类的经济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科学文化知识发展的历史。列宁说得好:“应当明确地认识到,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  相似文献   

10.
嗟乎,十年寿     
《出版广角》十年了。1995年创刊的《出版广角》到今年已历十个年头,到今年4月已出足百期(1995年—1998年为双月刊,1999年后改为月刊)。十年不长,百期不多,但在我国出版专业期刊的发展中,这十年恰是大浪淘沙,风流争竞的十年,值得一寿。“寿”什么?不外乎歌功颂德。在人家生日之际,好话总比坏话中听。但一味的吹捧,又违了科学的精神。“寿”的意义不在于过去,而在于未来;甚至主要不在于《出版广角》,而在于整个出版产业——在于出版产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出版特色是什么?出版特色是怎样产生出来的?出版特色与出版的经营模式即出版的运作方式的关系是怎样的?作为出版产业化下的出版产业细胞的出版社应该如何带上产业化的烙印来运作,现代出版经营的模式又是怎样的?这些问题,需要我们直面回答.  相似文献   

12.
现代出版的内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传统出版向现代出版转变,是新闻出版业世纪发展的新转移,是产业整合的根本目的。那么什么是现代出版?换句话说现代出版的内涵是什么?也就是说它和传统出版的区别在哪里?具有哪些新质?是首先要搞清楚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明确的是,这里所说的传统出版是指半个世纪以来的出版。 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近代以来的出版其实也是市场经济范畴的,不过那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出版的主流发生了变化,走上了计划经济的轨道。传统出版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它以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而现代出版以市场经济为  相似文献   

13.
自中国加入WTO后,华文出版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华文出版的格局也有了新的变动,作为出版人我们有必要了解中国大陆、港澳台及新马等地区的出版情况如何?整个华文市场到底有多大?未来的华文出版融合程度有多少?针对这些问题本刊记者有幸采访了华文出版领域知名学者辛广伟.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记者缪立平)由台湾数位出版联盟在第三届数字出版博览会上主办分论坛,从电子纸如何让阅读变得更加轻松简单?数字出版让阅读本质改变了吗?数字出版的精神和内涵是什么?三个方面分享了他们的数字出版经验。来自台湾元太科技工业股份公司的张智雄指出,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何让阅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记者:数字出版标准的确立,对于一个传统出版机构而言,意味着未来参与数字出版的成本将可能降低,内容的数据交换、互通和共享将更便捷;对于整个出版行业来说,为实现我国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的转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础条件.但这个业内翘首以盼的数字出版标准体系,究竟是怎么样的?离我们到底远不远?您认为它应该是一个什么模样?或您所了解的它的进展和现状是一个怎样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中国教育将进入一个以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和推行为标志的新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教育理念将会发生很大变化,人本教育观念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得到尊重,我称之为“新课标时代”。这个时代的到来,对于中国出版,特别是中国教辅图书的出版,将意味着什么呢?这问题值得业界人士广泛的关注和思考。有人说,新课标教材的出版和推广,是教辅图书的大洗牌,但我觉得这次洗牌,对以教辅图书出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社会实施全方位改革开放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我国出版流通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民营出版公司的兴起,正是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种全新的社会文化现象。进入21世纪以来,如果说在此之前的民营出版公司还属于地下活动的话,那么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放开,一批民营出版公司则逐渐浮出水面,从幕后走向了前台。从近几年的各大报刊,以及各新华书店的畅销书排行榜上,排在各类图书的前几位,无论是引进版,还是原创版,有许多都是民营出版公司策划、编辑的。社会宏观环境的变化,出版产业政策的松动,为民营出版公司的兴起提供了政策上的可能;在事业向产业转型背景下,出版产业链策划的缺失,为民营出版公司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平台。民营出版公司的崛起,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去探索、去研究的呢?为此,我们约请童趣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侯明亮先生就以下问题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8.
期刊载文分析研究有待深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今我国的期刊种数已达约9100种,从数量上说,位居世界第四,已经是个期刊出版大国,每年的载文量相当可观。这大量的载文,其数量、类型、作者、读者的分布是否合理?结构是否平衡?总体和微观的质量如何?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怎样?值得业内人士认真研究。一、何以值得研究期刊载文分析值得研究的理由有三:其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需要对期刊载文现状进行分析。仅以我国现有的具有国内统一刊号的约9100种期刊来估算,每年的载文量应该不少于150万篇;专职编辑出版人员不少于5万人,加上审稿、管理、印刷、发行等方面的人力投入,就更加可观;…  相似文献   

19.
有感于国内各类名人录、人才库、专家辞典等等出版的繁荣景象,前不久写了一篇《雨后春笋般的名人辞典遍布中国大地,可喜?可忧?》供《中华读书报》发表,旨在引起广大读者的注意。本篇就一部具体名人录式的专家辞典为例,想通过《出版广角》,引起各出版部门的注意,或希望大家来讨论,这类的名人录、专家辞典该不该出版?如何出版?如何界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在出版企业未来发展中,数字出版将扮演什么角色?出版企业向数字转型过程中遇到哪些挑战和困难?数字出版业务给出版企业带来的利润率有多少?……8月30日,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数字时代的教育出版高端对话现场,高等教育出版社社长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