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在高中语文课堂,一名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总是通过提问引导设置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思考,有效促进学生思维,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那么,应该如何运用恰当而富有技巧的提问引导艺术呢?  相似文献   

2.
屈巧云 《教师》2013,(9):95-96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要有效地引导学生按探究的一般过程来获得生物学的知识,必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形成质疑的能力。审视传统教学,往往都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竭尽全力去完成,这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怎么可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呢?  相似文献   

3.
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而《新课标》也提倡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还教学以本来面目。古人说得好:“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敢问,会问,走好迈向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4.
闫淑霞 《学子》2011,(9):51-52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设计巧妙,运用得当,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5.
运用探究性提问的策略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究性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种有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重要方法,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的思想是从疑问开始的。恰到好处的问,可以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去积极思考,使学生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因而教师的课堂提问必须具探究性,避免“问而不答”的尴尬局面。为促进学生进行探究性学生,我认为探究提问应该做到:  相似文献   

6.
在物理教学中我们通过对“探究式学习”过程的探索,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有如下几点体会:一、创设“乐、奇、疑”三位一体的探究学习情景,激活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动力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创设富有新奇、充满情趣、能激起疑惑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由“奇”生“趣”,由“趣”激“疑”,由“疑”发“问”,由“问”思“动”,从而激活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欲望和行为。二、营造平等、宽松、协作、活泼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设计适合自己水平的探究方案为使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式学习,首先,教师要认真处理好“主体”和“…  相似文献   

7.
我们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为了培养出能独立思考、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所以。学会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是新时代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学习要素。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大胆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开了创新思维的第一步,即使这些问题是肤浅的或是有失偏颇的.教师也应积极鼓励。因为我们注重的是学习过程中学生所具有独创的精神和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大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可见,课堂提问与教学的关系,其价值远远不在于形式上的热闹。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好,能帮助学生走进新课程,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句话不仅道出了提问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而且强调了巧问,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精心设疑。教师只有以问题精心引导,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活动和语言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0.
凌锋 《地理教育》2011,(7):15-15
1.创设问题情境——有效学习的“诱导剂” 俗话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在教学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真正“进入”学习活动之中,从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一般而言,好的问题情境通常有以下要求:①问题要有价值。问题对达成目标有贡献、有必要,不能由“满堂灌”变为“满堂问”;②问题要有难度。  相似文献   

11.
一、巧设提问,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他早在两千四百多年前就强调学生要积极思考,教学中才能获得成功。而思考永远是从疑问开始的。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教学内容,抓住中学生学习历史好奇心理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其能主动积极的参与学习,引发思考。  相似文献   

12.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是最好的教育。”他还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妙地、科学地利用课堂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思维;有利于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3.
史勤蒙 《河北教育》2000,(11):32-33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课堂提问不仅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教学艺术。通过提问这条途径,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信息可以互相交流和反馈。现代教学论认为,任何教材内容都可以用一个个问题呈现出来。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指教师的“问”要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用巧妙的问为学生指出思维的方向和寻找答案的蹊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提问处理得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后动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思维,并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思考问题,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4.
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新课标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是偏重于从学生的学法角度提出的。1、“自主”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方式,有学习主动权和选择权。在学习过程中,我提倡学习充分自主学习,尽力做到:让学生明确目标。发现知识,让学生参与过程,选择内容,让学生掌握方法,探究疑难,让学生自我检查,学生能提问的我不先问,  相似文献   

15.
深入推进学生探究学习是实现学科育人和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支撑。在明确探究学习内涵的基础上,建构以“我”为根基的“问、答、行、思”数学探究学习过程,并结合案例,对有“问题”“情境”即探究、有“活动”“对话”即探究以及无“专题”“项目”不探究等使探究学习虚化问题进行了诊断,并提出解决方案。探究学习符合学生学习天性、契合数学学习特点、满足深度学习需要,并能奠基问题解决过程。有效指导探究学习教师需要审视自己的数学观念、经历必要的数学探究并把握教学指导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要求高中阶段要“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可见,做好“问题”这篇文章,是落实好“探究学习”这一基本理念的有效途径之一。一、学生普遍会问问题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我们在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时可提出以下四项要求:(1)问题提出要有总体性。学生在深入钻研教材、瞄准问题实质的前提下,紧紧围绕中心,针对重点、难点提关键性问题。这些提问,环环相扣,层层递进。(2)…  相似文献   

17.
古人云:“学起于思,想源于疑。”大教育家也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提问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教学技能,对于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能否使提出的问题达到预期的目的.是评价其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应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提问,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问题意识,掌握正确的问题方法,具备一定的问题能力,养成良好的问题习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想问、敢问、会问、善问。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门艺术。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课堂提问不仅对学生可以起到及时检查学情、开拓学生思路、启迪思维的作用,还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活跃课堂气氛。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但是,如果教师提问不得法。则往往会出现“冷堂现象”或者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课堂提问并非意味着问得越多越好,而在于精问、巧问、善问。  相似文献   

20.
孔子云:“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问”是人们探究未知世界构建已然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所谓“学问”,既“学”又“问”乃成就“学问”,只学不问的人,正如韩愈指出的“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成为两脚书橱而已。陶行知先生曾引用杜威的话说,教学生的法子,先要使他发生疑问,由此看来,“问”是教与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课堂教学现状却让人不无担忧。有的以学生的“学”冲淡了学生的“问”,有的以教师的“问”代替了学生的“问”,“问”在求知中的重要作用未能在课堂教学中凸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就难以落到实处。新课程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问”何尝不是这种学习方式的具体体现呢?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敢问、善问、乐问”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