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学生是皇帝,老师惹不起的现象在许多学校发生。在现在的学生真是难教,打不得、骂不得、说不得、脸色给不得,提问少不得也多不得,开除不得,处分不得……的托词之下,有的老师开始放任学生,乃至学生的习惯养成变差、纪律变差、行为不良,也少有老师理直气  相似文献   

2.
<正>教师批评学生,本是一种教育方法,但在大力提倡赏识教育的今天,却屡屡发生学生殴打老师、家长控告学校的事件。老师正在日渐变成弱势群体,一些地方和学校甚至出现了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的现象,进而出现了"过去是教不严,师之惰,现在是教得严,师之错"的教育困局。当师道尊严受到了巨大的挑战,似乎我们该反思,对孩子乃至未成年人的保护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是  相似文献   

3.
米承东 《教师》2013,(27):34-34
我国学校教育从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到初高中的政治思想课程,都非常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品德修养的培养。但是很多时候,政治澡堂成了道理说教的场所,老师难教、学生难学。当前有些政治课教师时常叹息“课难教、师难当”。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现在的学生难教,难就难在学生的思维活跃,逆反心理强,不再把老师的话当成“圣经”,对此,我不敢苟同。我觉得,一个老师教育的失败不能简单地把责任推给学生,更多地应该对自己多问几个为什么。我附近一所学校为了美化校园环境,特意在道路两旁放置了许多花钵。为了提醒学生爱护花草,学校做了二十块牌子,立在花钵最集中的地方,每块牌子都写着十个“不得”,然而,花钵摆上去不到一个星期,校园到处是枯绿残红,原因是少数学生不顾禁令,偷摘花朵。学校又继续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抓住了写检讨、罚款、处分,后来又派专人守护…  相似文献   

5.
现在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大多是采用面谈的方式。但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在面谈的过程中,有时教师言之谆谆,学生却听之藐藐;有时教师三令五申,学生却无动于衷;有时开始出于“友好交谈”,最后却以充满“惩罚色彩”而告终。于是,我们的老师便深感现在的学生难教,师生关系也时常搞得剑拔弩张。  相似文献   

6.
现如今在教育领域中存在着一些教育流行语,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影响,解读这些教育流行语有助于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促进教师心理健康。一、质疑“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人们认识到了教师对学生发展、成才的重要作用,也看到了许多学生因为教师的教育素养差而发展不理想,因此做出断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其实,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激动人心,但是有些偏激,它成了戴在教师头上的紧箍咒、套在教师脖子上的枷锁。“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其实,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被教好。“被教好”可以…  相似文献   

7.
有关专家学者疾呼:当今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严重失落,雷锋是三月来、四月去。教师们也抱怨今日学生“难教”、“难管”、“不听话”,有的甚至尖锐地提出青少年一代是失落的一代。笔者认为,中学生品德状况整体滑坡,除受大的社会环境影响外,学校及教师的教育方式更值得反思!要改变目前中学生思想品德的状况,除学校应引起高度重视,充分整合资源,组织各方面力  相似文献   

8.
现如今在教育领域中存在着一些教育流行语,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影响,解读这些教育流行语有助于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促进教师心理健康。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人们认识到了教师对学生发展、成才的重要作用,也看到了许多学生因为教师的素养差而发展不理想,因此做出断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其实,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激动人心,但是有些偏激,它成了戴在教师头上的紧箍、套在教师脖子上的枷锁。“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其实,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被教好。“被教好”可以理解为学生的发展符合包括学…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老师的孩子难教,因为老师的神秘在老师的孩子心中没有。”有人说:“本校老师的孩子更难教。”更有一说法:“剖腹产的孩子注意力不会集中的”。 在我的儿子这里,综合了所有的说法。更为要命的是孩子小时候去不得幼儿园,一去就生病,从两岁进幼儿园到六岁离幼儿园进入小学,四年时间只有一个月是全勤。这样的基础如何上小学?值得庆幸的是孩子小学的主管主任是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老教师,班主任也是一位尽职尽责、教学严谨的优秀教师。可即使这样,我这个当妈妈的也觉得无颜见自己的同事。我在中学部任教,是学校拥有班级最多的年级的年级…  相似文献   

10.
林晓霞 《中学文科》2009,(12):139-139
现代教育提倡以人为本,老师要关爱学生,要尊重学生人格。可是人们的认识却进入了一个误区:现代教育,老师不能惩罚学生:为此,教育工作者倍感老师难当。确实,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孩子是家长的“宝贝”,学生个性强,在教育中教师骂不得、碰不得,只要给学生一点“颜色”,当即会遭到诸如“体罚”、“变相体罚”等言论责难,弄得教师在教育学生时显得畏畏缩缩,  相似文献   

11.
问题的提出 常常有老师发出这样的感慨:如今的学生越来越难教,如今的教师越来越难做,这个“难”字表现之一就是,学生的民主意识、主体意识越来越强了,对课堂教学不满意,会毫不留情地对某些老师说“不”。另一方面,学校也越来越注重学生和家长对老师的评价。这着实让老师们有点紧张。  相似文献   

12.
“老师”一词是对在学校中从教者的称谓,“传道、授业、解惑”是其基本职责。“老师”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或传授学术的人,后来人们把教学生的人也称为“老师”。明清以来,一般称教师为“先生”。19世纪末,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等辛亥革命元老将“西学”引入中国,创办新式学校后,遂开始在《学生操行规范》里明确将教师称谓定义为“老师”,但绝大部分学生约定俗成将“先生”改称为“老师”,则是从民国时期开始的,并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3.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对学校教育来说,随着“双基”工程的巩固和招生选优政策的弱化,学校在校生大量增加,受社会不良风气和新“读书无用论”的影响,“问题学生”也越来越多,许多学生没有理想,没有追求,得过且过;许多家长对子女也不抱什么奢求,但求供完中学了事;部分教师则成天悲叹学生越来越难管、难教,埋怨学生的多,分析自身失误的少。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协调音符增多,师生之间矛盾增大,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不见提高。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近日印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针对一些地方和学校出现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的现象。特别作出了“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的规定。  相似文献   

15.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这句话已常挂在老师的嘴边。这种情况农村学校尤其突出.这不只与老师单边的教学方法、知识水平的高低有关,而主要是现在的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他们的生活环境中思想品德教育较薄弱。  相似文献   

16.
在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可行路径与方法的背景下,研究中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目的是回应现阶段我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目的,探索形成适合于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框架逻辑与可行路径。结合中职教育在层次和类型上的特殊性,中职学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机理包括四个维度:课程建设实现结构性融合、课堂教学实现过程性融合、实践平台实现功能性融合、机制建设实现长效性融合。针对中职学校创业教育存在的“学生难学”“教师难教”“项目难找”“创业难成”现实困境,中职学校应通过改革课程教学、升级师资队伍、打造实践基地、完善支持机制的实践路径,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7.
“当今学生难教”,这是不少教师的共同感受。这“难教”两字不仅指教师难以教学生学好知识,更主要的还指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难做,其潜台词是“当今学生不听话,不服教”。学生不听话不服教的根本思想原因是对教师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于某事物或行为所产生的一种负向反应。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往往表现为思想绝对化(非黑即白),过分自以为是,但常常“眼高手低”;常表现出一些对抗行为如:爱唱反调,对老师、长辈无礼貌,喜欢捉弄别人;有时还会出现一些破坏行为等。这种心理在当今学生中表现尤为突出,这也就是教师工…  相似文献   

18.
李勇 《中国德育》2007,2(9):67-68
“教育冷暴力”是指在学校教育中以非暴力手段对学生进行惩罚的作为或不作为。教师通过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嘲讽、漠不关心等非暴力手段,不公正对待学生,致使学生的精神和心理受到侵犯和伤害。体罚学生已经被明令禁止,一般教师也不敢碰这根高压线,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冷暴力”的现象却时有所见,并不为人们所重视。少数教师甚至把实施“冷暴力”作为治理班级、管教和震慑学生的法宝,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与教师的相处时,时常可以听到教师这样的感叹:“现在学生是越来越难教了,怎么教也教不好……”听后颇有同感,但反过来想一想,却又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学生为什么难教?学生为什么教不好?”思考再三,原因就是,学生单靠“教”是教不好的。  相似文献   

20.
曾经听到许多老师这样说:“现在的学生,真是越来越让老师不知道怎么教了,他们的心根本无法靠近。”甚至有的班主任老师也说:“做了这么多年的班主任,感觉越来越难当,学生怎么不肯接受我呢?是学生难教育还是我不会教育了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