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青春之诗     
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广雅中学始建于1946年,是湖北省最早的重点中学之一。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务实求真、追求卓越、勇于拓新"的办学理念,曾被评为"全国民主管理先进学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示范高中"、"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军训先进单位"、"武汉市校园文化十佳学校"、"武汉市德育示范学校"。  相似文献   

2.
雷夫之真     
三月上旬,见到真的雷夫,印象最深的便是雷夫的真。雷夫与很多"老外"一样,单纯、透明、率性、平实,不复杂、不包裹、不伪饰、不虚华。真实的,也就不可能绝对完美。雷夫承认自己有所不能、常感沮丧,虽然很努力,但依然有"教不好的孩子"。他最不喜欢、觉得最不舒服的就是别人把他"神化"。"神化",从表面上看是一种好意的美化,但事实上却是  相似文献   

3.
太阳之子     
太阳古称日。古人说日是"太阳之精"。甲骨文"日"字不圆,因为弧线不好刻,多作方形、菱形甚至五角形,到金文始有圆形的"日"。日中有圆点,太阳黑子也。风沙天肉眼能看见,所以《汉书》记载有"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太阳与地平线结合,孳生出"旦"。金文"旦"字"日"下有大气折射形成的虚像,可见先民观察之精细。太阳与树木结合,孳生出"东(東)",以及"杲"和"杳"。杲,日在木上,明也。杳,日在木下,暗也。太阳与"草""月"结合,孳生出"朝","朝朝暮暮"的"朝"。这个"朝"字,看甲骨文,日出草中,月还未落,是早晨也。如果太阳舍月取水,便是金文"潮"了。臣拜君,有定时,如潮水,所以去掉水旁,又是"朝廷"的"朝"和"朝拜"的"朝"。  相似文献   

4.
曹颖 《初中生辅导》2014,(11):44-45
正武夷山位于我国福建省西北部的武夷山市,其自然风光独树一帜,尤以"丹霞地貌"著称于世,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之美誉。武夷山的山不高却有高山之壮美,武夷山的水不深亦集水景之大成。武夷山是大自然的神来之笔,她的雄厚、她的优柔、她的千古情怀、她的文气香馨散发着深邃的美的意境。武夷山之美除了大自然的鬼斧神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出现一个新词,叫"开学经济"。有人把电子辞典、英语复读机、电脑甚至名校周边房屋租售都算到"开学经济"里了。那些先都不提,只看看大中小学生最常用的文具销售情况,就能体会到"开学经济"来势之猛。但热闹中却有忧虑,那就是"开学经济"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阳泉市教育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紧紧围绕"改革、公平、质量"做文章,秉承"让每一个生命健康成长"的教育理念,创新地提出"创建一校一品、确保一生一技、鼓励一生多技"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思路。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全市各学校校园生态文化发生了质的变化,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一砖一瓦皆是史,一枝一叶总关情"。在采风过程中,阳泉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点点滴滴,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镜头一":国学经典文化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7.
儿童画的美,美在"童趣"和"稚气"。这种"童趣"和"稚气"是儿童时期的一种特定的表现形式,它是以第一眼的感受为基础,以美为中介,以无技法的技法来抒发自己心中的造型及表现形式的最后产物。作为教师,必须怀一颗"童稚"的心品赏儿童画。一、放飞思维,尊重学生个性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同样上《画苹果》这一课,两个教师采取的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学习之道     
主持人欣言: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音、形这"三美"统一于汉字,使其散发出无穷的魅力,足以让每一个亲近她的人陶醉其中。让我们打开"耳""目""心",用心去体会这"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沉淀千年的美。"学"字我们几乎天天用,对于学生来说,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大人也总是教育小孩,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但这"学"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学习学习,"学"和"习"到底是  相似文献   

9.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珠海市某学校举办冬季运动会,在跑步项目中,因为体质问题,"12月6日,3名学生晕厥;12月7日,有9名学生晕厥"。类似报道还有很多。毋庸讳言,"体质不强"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正如"2010国民体质监测"所揭示的那样:大学生的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继续出现下降,中小学超重与肥胖检出率不断增加,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持续增高且出现低龄化倾向。  相似文献   

10.
<正>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小名官奴,汉族,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市兰山区),生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东晋著名书法家、诗人、画家,为书圣王羲之第七子、晋简文帝司马昱之婿。官至中书令,为与族弟王珉区分,人称"大令",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为"二王"。并有"小圣"之称。还与张芝、钟繇、王羲之并称"书中四贤"。  相似文献   

11.
唐代尽管出现过唐初重道、武后重佛、中唐儒佛对抗、晚唐排佛重道的此起彼伏的社会思潮,但三教在任何一个时期都并行存在、各自发展。唐代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包容性特征,直接促使唐人形成充满活力的艺术创造精神。这种艺术创造精神表现在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方面,则呈现出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喜人景象: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产生了以韩愈为首的"文以载道"的古文运动和以白居易为首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新乐府运动,与初唐陈子昂高倡"汉魏风骨"、"风雅兴寄"的文学革新精神相呼应,共同构成了横贯全唐的现实主义诗学精神,有效发挥了"诗教"的社会功能;在道家文化的影响下,许多唐代士人在"兼济"无望的情况下,遂选择了"独善"的避世归隐之路,他们遁迹山林,神游云霞,其诗歌想象之丰富奇异,意象之瑰丽神妙,意境之凌虚飘渺,将浪漫主义的诗学精神推向了新的境界;在佛学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式的佛学——禅宗"即心即佛"、"无着无住"的随缘任运的思维形式与"当头棒喝"的"顿悟"意念,直接渗透到唐人诗歌的艺术中。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是情与境的结合,语文教学首先要通过"言"、"声"、"图",利用多媒体及教师的语言,创设出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倾听中调动内心感受,步入作者营造的情境之中,让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激发学生的美情美感,达到情境合一,情景交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短片之魅     
《八小时以外》2012,(7):109
《请,停下来》自工业时代以来,人类追求完美的脚步从来不曾稍缓。短片中,人类机能增进成为现实,"我"有幸拥有了一只"完美的右眼"。人类极力追求的"完美"实现了,而"我"却备感空虚。当世界变成可被预知的、按照物质定律运转的样子,理想的土地消失。而"不完美才是我们人类情感的精华所在。""不惜一切代价,我想再一次看到这世间美妙的质朴,再次成为有瑕疵、会幻想的人……这样我才能再次看到身边的美丽。停下来。"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获得真知、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实践活动向来为人们所推崇。早在战国时期,我国著名思想家荀子就有过"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的著名论述;德国杰出诗人歌德说:"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应当运用。光有愿望是不够的,还应当行动。"然而,现在许多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  相似文献   

15.
微之课     
Micro-lecture这个概念被引进中国后,就有了"微课程"这一种本土化称谓。Micro-lecture这个概念源自美国的戴维·彭罗斯,2008年,他提出"一分钟微视频"的微课程概念,因此被称为"一分钟教授"。这一概念强调将教学内容和目标紧密结合,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式的学习体验"。将微课与传统课程相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微课短小、知识点针对性强、教学灵活等优点。同时,事物有利就有弊,微课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1.微课将许多整体性的信息割裂,导致它的知识体系孤立、零  相似文献   

16.
信息之窗     
《宁夏教育》2014,(2):79-80
教师如何进行生活体验写作1.生活体验写作是一种随机写作。生活体验写作不需要目前教师们正在追求的那种合乎学术规范的学术研究报告,生活体验写作的关键在于描述"那一刻"的"霎那间的世界"——"我"与教育学世界中的诸主体相遇时的那种身体感觉、那种心理状态、那种期待、那种震撼、那种想象……生活体验写作是意识流式的内心世界的再现。2.生活体验写作要求教师保持对教育学世界的敏感性与亲切性。教师只有保持这种"头一次"的敏感与亲切,才能给予每一次与孩子的遭遇以真正的"关注"——不是关于某物的  相似文献   

17.
正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他的"助产术"教育思想影响深远,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课堂提问备受重视。那么如何守好课堂这一主阵地,用好"问"这一把教学利  相似文献   

18.
梳理国内外对"教学质量"概念的研究,发现四种分别以学生、教师、学校、社会为概念取向的教学质量观。紧扣"教学"与"质量"的含义,重新界定了"教学质量"的内涵与外延,并重建其结构体系。在此基础上,将教学质量与其上位概念、同位概念、下位概念中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对比区分,以求教学质量概念更加清晰明了。  相似文献   

19.
文言文离今天太远,许多语言现象和今天不一样了,学起来难度比较大,要学好文言文,的确要花一番功夫。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篇目的增加、知识积累的丰富,有了一定"量"的基础,文言文的学习将会轻松很多。  相似文献   

20.
泛览当下的东亚乃至全球,教育理念面临的严峻挑战转为人文理想与人文环境的日渐式微乃至急剧恶化。这一现象并非仅仅基于科学主义、实用主义对理想主义、人文精神的轧撵。就人文学术内部的当代教育现状而言,传统东方曾经十分擅长的安顿身命的工夫进路,固然早已在当下知识结构与学科建制中荡然无存;近代西方曾风靡一时的理想主义哲学,也因无绵密扎实的可依循实践的办法来楔入人的实际生命,终被视为悬虚而玄虚。理想如果不想成为空想,就必须接续现实的原始根源。"20世纪最大的人文学者"唐君毅寻求到的这一"理想的现实的原始根源"是作为中国哲学重要范畴之一的"性情"。人文精神尽管遭遇重重非难,于人的生命存在与实在,却未必当真已经过时。正因为人文精神在当代呈现的低迷无助,亦基于我们当下的知识形构与文化处境,人文价值的初源起于何处不得不成为重振人文精神的原始拷问。本文试图提供关于新实践主体养成问题的一点初步思考,这也是"人文之源"与"情性之教"之间的关键链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