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心雕龙》之“神思”与现代文艺理论中的想象有相通之处,但由于中西文化背景之不同,它与产生于西方文论中的想象同中有异。本文阐明了神已作为中国文论在创作过程中思维活动的特征和作用,以及对创作活动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
"想象"与"神思",分别是中西文艺理论关于文艺创作的一种风格类型和美感性质的重要范畴.作为西方和中国文艺理论关于某种风格类型的主要范畴,它们之间有不少类似之处.而因中西文化和文化体系生成发育的过程不同,它们用以概括类似审美风格的范畴又有诸多殊异.  相似文献   

3.
刘勰首创的"神思"论是我国古文论中以想象为核心,以虚静、学养为前提的创作总论."神思"论的核心问题是艺术想象问题,而具备虚静的心态和渊博的学识修养是想象的前提和条件.  相似文献   

4.
有关《神思》篇的篇题和主题的看法存在较大的分歧。文章认为:“神思”是指文章写作上的神奇莫测的思维活动中的想象;本篇的主题是关于文章写作中的艺术思维和艺术传达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神思是中国古代关于文学想象的最为精妙的论述,“感性与理性的浑融,’是神思的特质,“以心传心”是神思的感受方式。从“思”的特质出发,将感性形式与理性精神统一于“心”中,“以心传心”,达到物我的浑融,感性与理性的浑融,这是中国诗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想象因素,用自己创新性的“教”来诱发学生创新性的“学”,充分发挥想象的功能,注重引导、点拨,启迪智慧,开启创新思维之窗,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要在有限的知识中给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可以做到以下几点:在句式训练中开拓思维;图文并茂,铺展想象;在小练笔中驰骋想象。  相似文献   

7.
文学想象是基于对文本知识的符号加工、图像表征和意义建立的认知过程,是语文学习特有的意象思维过程.语文学习需要想象的参与,通过文学想象促进学生文本理解、形成形象思维、丰富语文学习的情感体验.从文本理解到文学想象的发生,促生了学生的文学审美活动,实现了文本所蕴涵的对学习者的审美期待.文学想象以感知文本意象为基础,主要包括人...  相似文献   

8.
王荣 《教师》2010,(35):121-122
想象是儿童心理发展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如同语言发展、认知发展、个性发展等一样,学前儿童的想象发展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想象是儿童智慧的翅膀,创新能力的源泉。学前年龄是儿童想象发生并迅速发展的年龄,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想象又有不同的特点.我们要根据这些不同的特点。探究寻求培养儿童想象力的最佳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荣 《教师》2010,(32)
想象是儿童心理发展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如同语言发展、认知发展、个性发展等一样,学前儿童的想象发展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想象是儿童智慧的翅膀,创新能力的源泉.学前年龄是儿童想象发生并迅速发展的年龄,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想象又有不同的特点,我们要根据这些不同的特点,探究寻求培养儿童想象力的最佳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艺术是人类在漫长的生活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主要用于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在艺术欣赏活动中,艺术作品是审美的载体,而人类对于艺术的理解和把握主要依靠于对艺术的想象和审美再创造。如果没有艺术家创造的作品,欣赏者就失去了再创造的对象和可能;而没有欣赏者的补充、丰富和审美再创造,艺术形象也是残缺的、不完整的,艺术形象的种种特征也无法充分地显现。  相似文献   

11.
想象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是对未知与将来事物的预测和形容。第一时间牵动想象之弦的东西,是感性的,或是一时欲念,或是情之所至。人进入想象的空间之后,发散的思维也很难受驭于理性。  相似文献   

12.
想象思维是人体大脑通过形象化的概括作用,对脑内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或重组的思维活动,是一种开放式的创新思维。阅读教学中,儿童想象思维更具有其鲜明特征。本文在解析儿童想象思维特征的同时,针对现实不足,就如何找准儿童想象思维的生发点、如何创设儿童想象表达的路径、如何完善儿童想象表达等问题进行探究,以期实现儿童想象、思维、语言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校本课程建设:内涵回归与价值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校本课程实践中,存在过份注重外延发展而忽视内涵发展的现象。本文从内涵与外延关系的角度进行了反思,并通过对校本课程内涵发展的性质及其实现的探讨,提出应让校本课程真正回归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解决学校实践中的真实问题,从以师生为主体的自组织评价中获得发展的新动力,最终实现校本课程的内在价值,为学生拓展出一片个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郭元祥  李新 《教育研究》2021,42(9):39-49
从教学的角度看,学科想象是一种"意象性的认知",是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基于感知理解、思维过程、已有经验和学科知识的加工而建构意象的学习活动,是学科学习的重要学习方式,是基于形象思维建立新的图像表征并建构意象的一种综合学习能力.学科想象具有形象性、意义性、超越性和学科差异性等特征.充分表达学科知识的多维属性和价值,充实学科知识与个体认知之间的"间隙",是学科想象建构的前提;统觉感知、理性思维和情感体验是学科想象生成的过程;而意义建构与经验超越则是学科想象的归属.想象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学科想象力的教学活动.实施想象教学,在学科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必须克服机械训练,通过深度教学把知识带回来,促成学生与知识的生动相遇,让学生真正获得"强有力的知识";引导学生的学习投入,培养学生学科观察能力,发展高阶思维,让深度学习可见;通过增强知识学习的关联性,激发学生情感体验,让课堂充满画面感.  相似文献   

15.
学校中层角色定位的多方博弈,遮蔽了中层本体所应有的价值功能,从不同角度消解着中层的完整独立存在。中层角色的审美想象在于超越教育的主客体关系,从合目的性、主体间性、自组织性三个维度建立人与人相通的教育共同体,在共同体中理解个体的价值,并且充分彰显个体的主体性价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工作追求,树立价值自觉;形成以优化学校治理为重点的工作机制,彰显创新精神;建立以实现共同价值为目标的共同体,形成共同愿景,是学校中层角色进行审美建构的三条路径。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么联想与想象就是写作的翅膀。首先,善于联想和想象,展开思路。通过联想和想象,把自己感知过的有关事物的印象呈现出来,由这一事物想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在相互比较中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小到大,架起思维的桥梁,使思路得到拓展。  相似文献   

17.
《大连大学学报》2015,(5):124-127
在高等教育中,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要培养创新人才,我们的教育体系就应该鼓励学生能够进行创造性的、独立的思维。英语专业教育有责任和义务把造就能独立思考、具有批判精神和原创能力的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本文通过对批判性思维的内涵的某些思考,探讨如何在中西文化比较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及相关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直观想象素养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界对其研究历经起步—探索—发展—完善四个阶段。近年来,国内对直观想象素养研究的成果渐丰,研究的内容、视角逐渐拓展,相关的理论不断完善,直观想象素养的内涵界定与价值挖掘、中小学生直观想象素养现状与测评、直观想象素养的培养路径与策略成为数学教育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但基础理论研究仍旧薄弱,问题意识、方法自觉和学术定力相对缺乏,独立品格和鲜明个性相对稀缺。在新时代,直观想象素养的研究应当以人为本,立足立德树人理念探寻研究之魂;关注理论诉求,立足现实基础析理研究之根;与时俱进,立足信息时代探究研究之法;加强学科融合,立足学科视域拓展研究之系。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是表征人类从传统向现代演化发展的普遍性叙事方式,“轴心期”奠定了演化发展的文明基础。“轴心期”中西文明型塑了具有不同超越视野的文化传统,孕育形成了人类现代化发展的不同路径。近代以来中国重塑“新道德”再造“新社会”重建“新国家”,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西方的现代化相比,中国的现代化具有鲜明的特征,是德性和理性、国强和民富、党的领导和人民至上、文明传承和守正创新融合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这条道路不仅改写了现代化的世界版图、为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而且还重塑了现代化的性质和方向,为人类现代化发展拓展了实现途径;更重要的是,中国式现代化重估了人类传统文明的现代价值、为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向提供了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20.
肖祥 《教育研究》2023,(1):47-57
道德想象作为一种“创造性地发掘情境”和“移情投射”的道德心理活动,在道德行为选择、道德思维形成、道德信念培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道德教育的实质性追求是实现对主体的德性教化,而传统道德认知模式的缺陷影响着德性教化的实效性,并阻滞德性教化的目标实现。改变积累式道德教化对道德知识的拘囿、伦理律法主义对规范或条文的执迷,需要在道德教育中激发创造想象的力量。发挥道德想象的积极能动作用是实现德性教化由“转知为智”、“转智为德”向“转德为美”跃升的重要途径。在道德教育中培育主体之德性,就是要使之拥有观照“人是目的”与“和谐秩序”的主动性,在德—善—美的再生循环中追求“美好”,从而实现德性教化“转德为美”的目标升华。道德想象启示德性教化的审美转向,经由美的定向——道德意义的形而上学建构,美的追寻——在道德想象中实现价值生成与创造,美的体验——在道德想象中开启价值体验的“心灵旅程”,臻入美境——在道德想象中敞开德性教化的道德关怀,从而指示着德性教化的审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