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中职生群体的法律意识如何,对能否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有很大影响。法律基础知识是对中职学生进行普法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其课堂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中职学生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培养。当前,由于诸多的原因,法律基础知识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并不十分理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李奎刚 《成人教育》2015,35(4):24-26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因此,当前应培养公民法律意识.我国农村人口庞大,农民作为特殊群体,他们法律意识强弱,关系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当前,农民法律意识比较薄弱,探讨农民法律意识存在问题及原因和对策,增强农民法律意识,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廖萍蓉 《职教论坛》2002,(20):24-24
高职生作为即将跨入社会的生力军,仅掌握职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知法、守法、用法,以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本文对培养高职生法律意识作一探析。一、培养法律意识的重要意义首先,高职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方面。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要求人民群众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我国立法工作已取得了很大…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法律意识是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由于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学校环境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导致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水平不高。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就必须提高整个社会的法律意识,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其法律意识水平对于整个社会法律意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水平,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需要,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中职生犹如初升的太阳,代表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是21世纪振兴中华的主力军。因此,中职生能否健康成长,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是关系到国家存亡、民族兴衰,关系到革命前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  相似文献   

6.
刍议我国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及改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农村是关键,良好的法律意识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从法律意识的法理学界定出发,分析当代农民法律意识观念淡薄的现状及原因,提出相应的改善途径,对推进农村法治进程、实现农村法治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塑造,是关系到能否实现依法治国的根本,对中国社会法治国家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国家现代法治建设的需要,是法治国家对人才素质的内在要求,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改变当代大学生法制观念现状的需要。本文阐述了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并提出了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公民法治观念的培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而大学生作为未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骨干力量,他们法律意识的强弱、法律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我们依法治国的进程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对大学生法治观念的教育就成为公民法治观念培育的先导。  相似文献   

9.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未成年人在经历九年义务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还要培养法律意识,加强法律道德建设。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年龄却逐渐下降,涉案的未成年人比例逐年增高,加强未成年人法律意识培养显然是目前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使未成年人从小便养成良好的法律意识及法治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及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论当代大学生应确立的法律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普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公民的社会主义良性法律意识。作为国家未来建设中坚力量正处在人生成长关键时期的大学生,更应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必须帮助他们确立以宪法意识为核心的公民意识、法治意识、诚信意识、公平竞争和契约(合同)意识,为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高校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目前有法治文化主体存在法律意识上的短板、法治文化建设机制不够健全、规章制度徒有形式、学生法治活动少且流于形式等问题,加强高校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一环,高校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应重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中职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意识作为一种思想概念,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中职生是最接近社会的学生,他们法律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整个法治社会的建设。本文从分析中职学生法律现状入手,通过对法律意识必要性的论述,提出了培养中职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法意识是法治建设的根本,贯穿于法治建设的金过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依法治国,就必须提高公民的法意识;法意识的提高有赖于正确的法律理念的确立,而法律权利本位、法律至上、司法自治和程序正义理念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必然选择,只有确立了正确的法治理念,才能更好地强化法律意识,使广大公民成为法治建设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在加快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提高全民法治素质,是对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基本要求。对"90"后大学生更具有现实意义的,因为"90"后必定要成为祖国建设的中坚力量,培养和提高90后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这对法治建设总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培养和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也是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目标,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5.
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体对社会法的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是国家法治建设的思想条件,只有人们又具有足够强的法律意识,国家法治建设才能真正得到发展。大学生作为一国家的一个重要的高素质集体,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将直接影响我国的法制建设,影响到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校对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其法制观念责无旁贷,但是目前大学生的法制观念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分析法律意识培养的相关内容、意义及相应的法律意识缺乏的原因,对如何具体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便更好的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6.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要完成这项改革,必须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是保障法律正确实施,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一个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报告强调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法制观念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生力军.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对于人才培养和实现依法治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笔者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法治建设之精神.结合教学实践.就学生法律意识培育的途径作一个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必须实施依法治教,已为中外教育发展史所证明,它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所处战略地位的必然要求。我国的基础教育法治建设虽然已取得很大的进展,但仍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其主要方面包括:继续完善社会主义的教育法律体系;严格执行教育法规,制裁违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进一步强化教育法律意识等。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但是我国要实现这一目标,面临着重重困境:司法不独立,国家机关和公民的法律意识不强,立法质量不高等等。因此,要不断改革,实现司法独立,增强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提高立法质量。  相似文献   

20.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我国治国的基本方略。然而法治国家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法治社会的形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公民法律意识是影响我国法治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中国法治化构建的难点之一。迄今为止,人们对理性阶段的公民法律意识尚未有统一的认识,笔者认为该阶段的公民法律意识是"理性公民法律意识",指以伦理性价值为根基,以主体性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对法和法律现象符合客观规律的认识,是法治的基本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