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飞花拾零     
中华巾帼第一人班昭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史学家.卫铄 中国第一位女书法家.武则天 中国第一位女皇帝.傅善祥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太平天国).康同壁 中国第一位去西天(印度)的妇女.  相似文献   

2.
《巩绍英诗词选注》(春风文艺出版社)向广大读者介绍了辽宁省一位杰出诗人的作品。由于巩绍英同志在二十年前英年早逝,也由于他的谦逊和不图发表,这位以史学家闻名的诗人的诗词创作没有得到应有的传播和评价。 巩绍英同志是一位少年许国、驰骋疆场的英勇坚定的革命者,是一位文教战线成熟干练的领导干部,又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学识渊博、著述甚丰的历史学家和才情焕发、功力深厚的诗人。巩绍英同志1973年在南开大学讲课时猝然病逝后,他的胞弟——阜新矿业学院图书馆长巩绍贤同志对他的诗词进行了编选校注,探幽扶微,辑录钩沉,历十年之功,始成此书,共收入战争时期、和平建设时期,“文革”时期作品570余首,著名史学家孙思白同志为之作序。  相似文献   

3.
沈从文,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独特的人物,只有高小文化的他不但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京派小说的代表人物,还是图书馆界的一位老前辈。本文重点阐述沈从文与图书馆的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4.
“编次之纪”是南宋郑樵的编辑思想之一。郑氏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学者和史学家,他一生“好著书,不为文章,自负不下刘向、扬雄。居夹漈山,谢绝人事。久之,乃游名山大川,搜奇访古,遇藏书家,必借留读尽乃去”(《宋史》第12944页)。可见他抱负之大,欲与硕儒刘向、扬雄一比高下。虽居深山老林,却时有出游,访书读  相似文献   

5.
悼美国新闻史学家埃默里教授蒋元椿,张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新闻学传播学教授、美国新闻史学家、《美国新闻史》作者埃德温·埃默里因患白血病,于1993年9月15日不幸在明尼阿波利斯逝世,终年79岁。惊悉噩耗,我们为失去我们的、也是中国人民的这样一位朋友,感到...  相似文献   

6.
《云南档案》2001,(2):45
最早的女历史学家--东汉史学家班昭,她承续父、兄,续成《汉书》,该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相似文献   

7.
史识是史家、史著的灵魂,它是指历史学家好学深思、富于学术个性、坚持独识卓见的专门之学.历史编纂的主体是史学家,史学家的主体素养是主宰历史编纂成就高低的最重要因素,其中史识又是史学家主体素养中影响历史编纂成就最重要的素养.近代卓越的史学家对史识在史学发展中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和看法.章太炎说:"今修通史,旨在独裁,则详略自异."[1]335"旨在独裁"一语,典出于司史迁的"一家之育",又是"历史诠释"的应有之义,是一种全新的观念,特别强调史学家的别识心裁对通史编纂的影响.章太炎在通史编纂方面的成就与史识进步有着密切的关联.章太炎的史识主要体现在"旨在独裁"、"熔铸新哲理"以及文明史撰述的旨趣上.章太炎强调指出:"今修《通史》,旨在独裁,则详略自异.欲知其所未详,旧史具在,未妨参考."他说的"旨在独裁",是认为治史应提出独立的创见.司马迁首倡"成一家之言",刘知几主张"独断"之学,章学诚赞扬"别识心裁",都力主创新开辟,自成一家.章太炎"旨在独裁",正是这种治史风格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8.
明代著名学者王世贞,长期来以文学著称于世,但他在明代历史上,也是一位有理想、有著作、有贡献的大史学家。笔者在1983年出版的《中国古代史学史简编》里将他在史学上的成就第一次向读者作了介绍。此后,我又写了题为《明代大史学家王世贞》一文。不久朋友来信,要我为《中国史学家续传》写篇文章,于是便将此稿按评传要求作了修改后奉上。近年来读书中有些发现,特别是有的文章已经提出,《纲鉴会纂》乃后人假托而  相似文献   

9.
贾永坤 《大观周刊》2011,(10):54-55
中国历史悠久,史籍浩如烟海,历史内容丰富多彩,历史人物风姿万千。我们中华民族有一部令子子孙孙为之骄傲、为之神往的历史。中国历史上每一位有责任感的、有成就的学者,都会以他们的心血凝聚起来的思想,留给后人许多有益的启示。为此,我首先想到的是杰出的思想家和进步的史学家李贽。他是晚明中国早期启蒙思潮的思想旗帜和一代思想文化巨人,一位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大思想家。本文论述了李贽在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所作出的理论创造,以展示其在中国以及国际思想史上划时代的意义.凸显了李贽的自由精神和批判精神对于探索现代理性重建之路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明清以来,藏书一直居于我国古代四大收藏的首位,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明清两代文化史上,几乎每一位文学家、艺术家、史学家、经学家都是藏书家.  相似文献   

11.
一位作家这么说:史学家留下了历史的躯壳,而文学家应当留下历史的灵魂。 那么记者呢?难道历史允许记者缺席? 不,记者留下的是历史的血肉。 事实,真实的事实,是构成历史的最基本的元素。记者发现和传播事实的作用不可替代。而且,记者可以有史学家的理智,可以有文学家的激情,那么历史便在记者的笔下丰富完整了。法拉奇有过一部专著,就叫做《采访历史》,它的历史价值得到世界范围的肯定。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9月26日,应上海历史研究所之邀,出席了"纪念史学家方诗铭所长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会上不仅加深了我对恩师方诗铭先生道德文章和史学研究贡献的认识,同时还见到了四十五年前我在所里学习时相识的史学家张铨等老先生。我们除相互问好外,聊得最多的是上海历史研究所的往事和史学家们。这让我顿时浮想联翩,也燃起了我撰写这篇回忆上海历史所往事文章的热情。  相似文献   

13.
司马光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史学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思想家。《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一生之中最为重要的史学巨著,作品中凝聚了司马光的治国思想,同时司马光的政治经历也深深地影响了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14.
傅斯年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史学家,其“史学就是史料学”概括了其一生全部史学理论。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档案学家、考古学家,其诸多论著中蕴含着丰富的档案史料思想,是当今研究档案学,尤其是档案史料编纂学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5.
早在1959年周恩来总理就说过:"你们档案工作人员要学习司马迁,当司马迁."为正确理解和执行总理的指示,当时国家档案局局长曾三同志于1963年7月3日写信向郭沫若提出:司马迁不仅是一位史学家、文学家、天文学家,而且也是一位档案工作者.郭沫若同志在7月4日复信,列举史料,作出"偏向于司马迁曾是一位档案工作者"的判断.吴玉章同志也很快复信同意曾三同志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张梅 《新闻前哨》2010,(12):98-99
最近在本单位举办的一次主持人大赛中,笔者注意到一个现象:大赛初赛中邀请的三位评委中有两位女评委,一位是在本省一所高校的年轻女教师、一位是本省一家市级电视台女主持人。在第二场的初赛中.那位女主持人身着一件露背装更像是参加一场电影发布会上的耀眼明星。  相似文献   

17.
由河北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的《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精心选编了33位著名史学家的57种史学名著。范围既广,标准亦高,集中地反映了中国史学文化的百年进步与时代辉煌。既为文库,名家荟萃,名著琳琅,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观察,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有鉴于此,故试就  相似文献   

18.
胡乔木不仅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理论家、宣传家、史学家,他还是一位诗人。他在工作之余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词,这些诗词从思想性和艺术性来说,都是高水平、高质量的。胡乔木写的诗词还得到毛泽东的指教,在他的诗集《人比月光更美丽》里收入的旧体诗中,有许多诗词都是经过毛泽东亲自修改后定稿的。  相似文献   

19.
新书长廊     
《中国图书评论》2012,(5):127-128
通古今之变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瞿林东编/安徽人民出版社/2011中国丰富的历史资源向来是我们建设未来社会的有益借鉴,而对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探究也自然是此中应有之义。该书是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研究的一部系统的开创之作,填补了中国古代史学在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空白,由著名史学家、北京师  相似文献   

20.
《史记》是矗立于中国古代史学领域和文学领域的一座丰碑,在古代科学领域也享有盛名。其作者不单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也是古代科学领域中相当杰出的人物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司马迁不愧是继孔子之后出现的又一位极其罕见的文化巨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