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古人的名字,是“名”和“字”的合称,古人有“名”有“字”,“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字”又称为表字。二者既有区别,不可混为一谈,同时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人们在古书阅读中,对于遇到的大量古人的“名”和“字”,往往容易忽略。如果我们对古人“名”、“字”进行认真分析、研究,不难发现其中有许多值得提  相似文献   

2.
在林林总总的《金瓶梅》人物谱里,有不少宦官的身影。我们先按他们出场的次序,把他们一一罗陈于下: 童贯太尉;与高俅、杨戬、蔡京,合称北宋末年的“四大奸臣”;后又与蔡太师、李右相、朱太尉、高太尉,李太监,合称“六贼”,被参充军。  相似文献   

3.
谈名说字     
今天有名,古人有名且有字。说起古人的字,令人大多十分陌生,只知道名字在现代是一个词,是记录一个人的语言符号,很少有人了解在古时名和字是分开的。其实古时名字是名和字的合称,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那么,何为名?何为字呢?  相似文献   

4.
语言描写包括人物对话、独白的描写。对话是人物之间的谈话,独白是没有谈话对象时人物的自言自语。古人说言为心声,也就是说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  相似文献   

5.
说模范     
如今,“模范”一词,通常被解释为样板、榜样,值得学习和仿效的人物或事物,如劳动模范等。其实,模范是模与范的合称,本义是指古代铸造青铜器时所使用的主要造型工具。  相似文献   

6.
现实主义电影《我不是药神》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为创作素材,通过人物角色、场景道具、故事情节等影像元素构建出虚拟的现实空间。影片用影像空间描绘现实空间,让受众在影像空间中产生联想、解读,并建构起差异化的个人记忆、集体记忆以及文化记忆空间。受众对当下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认同态度凸显,对社会现实的反思性增强,同时引发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森鸥外(1862-1922),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小说家、评论家、翻译家,与文学界的泰斗夏目漱石并称为日本近代文学的"两座高峰"。他的《舞姬》、《泡沫记》、《信使》合称"留德三部曲",是鸥外早期的代表作。笔者试从三部曲中所表现的主观性、布局谋篇以及个性人物的刻画和环境描写等方面,来品味鸥外早期作品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8.
春之别称     
和人有别名雅号一样,春也有许多美名别称。这在我国古籍之中,屡见不鲜。三春:古人习惯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有的诗文提到“三春”,其实就是指春天。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  相似文献   

9.
眉毛和眼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合称"眉目"。人们常把眼睛喻为心灵的窗户,眉毛则为心灵之窗的屏障。眉毛虽细,却关系着刻画人物容颜的美丑,决非可有可无的"摆设"。  相似文献   

10.
春节不仅是中华民族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连串充满希望的日子。这段时间中固定的节日有腊八、小年、除夕、元日、人日、元宵。古人重节气时序,这方面的诗词很多。读古人春节诗词,以一颗柔软的心贴近古人的生活与思想,便是拾取民族散落的一线久远记忆。  相似文献   

11.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那轮千古弯月,阅尽千古风流人物,阅尽人世沧桑。《那轮千古弯月》人物刻画,栩栩如生,神形兼备;如画江山,倾情赞美;由自身精神的激荡、意象的流动和意识的惊跳,发思古之幽情,从而引发对历史人物的思考与追问。  相似文献   

12.
轨迹记忆法是通过将学习项目与特定序列的空间位置按序相勾连来增强记忆的一种方法。轨迹记忆法能够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为小说整本书阅读中情节、场景、人物的记忆和理解提供了新方法。轨迹记忆法在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包括借助空间位置加强对小说情节、场景、人物的记忆;借助空间位置增强对小说人物关系和形象的记忆;借助空间位置的时间更迭加深对小说思想主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陶渊明在诗文中提及的古人约百位,皆有用意,或藉以咏怀,或有所感叹和寄托,反映陶公的思想感情和人格;引人入胜的是这些古人是多姿多采的,有古代帝王、儒家道家人物、隐士、侠义之士和神话人物等。笔者拟集中探讨当中具代表性的隐士,剖析其在陶渊明诗文世界中的涵义。隐士是与整  相似文献   

14.
李何,是明代弘、正间两大文学人物的合称.这个称谓有特定的文学意义,且随着后人对李、何认识评价的变易,而引申出李何和同、李何分异、李何优劣以及李何甄实等话题.李何并称之后,论者又把李何与汉代的苏李、唐代的李杜等人相类比,从而使之成为文学史上的双子星现象.但与前代文学的双子星现象相比,李何并称实有不少特异之处.  相似文献   

15.
品评历史人物,褒贬善恶是非,向来是中国史学的重要内容。古人把能否"立德"、"立功"、"立言"看成是选择与裁量人物的重要尺度。进入20世纪以来,中国史  相似文献   

16.
中国历史,最重人物评价。打开古籍,善恶忠奸分明,好人坏人一目了然,事件优劣清晰分明。目前历史教学中也充斥着肆意的评判,辩证的分析被简化为“各打五十大板”的浅薄,而很少考虑历史人物在做出选择之时的艰难,也很少考虑到古人决断时所难以看到的时代局限。一定意义上,今必胜古有其合理性,那是因为今天的我们早已看清了古人“手中的底牌”,已经洞悉了古人所难以觉察的细微末节。任何高明的人物都无法脱离他所生活的时代,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张雯 《英语广场》2023,(13):54-58
《敌人,一个爱情故事》是美国著名犹太作家艾·巴·辛格在大屠杀题材小说中的代表作。辛格采用空间作为表征大屠杀创伤记忆的主要叙事策略,空间不仅是创伤记忆再现的场景,还参与到人物创伤记忆的动态建构和创伤疗愈中。本文从空间叙事的视角切入,结合创伤理论,从空间的神圣性、异质性以及时间性三个方面对小说中的空间进行分析,以深入理解后大屠杀时代美国犹太移民群体的创伤记忆以及辛格的创伤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大多数人只有"名",没有"字"。古人则不同,他们不仅有"名",而且有"字",并且他们的"名"与"字"之间往往有密切的联系。本文拟对《三国志》人物"名"与"字"的联系进行分析,揭示人物"名"与"字"之间含义相同、相近或相反,意义相类、可连类推论和形体增省等方面的联系,同时,列举了利用典故起"字",或组词成"字",进而与"名"产生联系的人物名字。这些联系,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读音存疑的人物"名"和"字"的读音。更重要的是,研究古人"名"与"字"之间的联系,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社会风俗、思想、文化,对于我们研究古代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三国志》为蓝本,探讨古人"名"与"字"之间的若干联系,破解人物"名字"之迷。  相似文献   

19.
村上春树的作品《海边的卡夫卡》内涵丰富,审视其中作家关于人物设置的隐喻,死亡意象的书写,以及对待人物记忆的处理方式,可以发现整部小说具有一定的寓言色彩。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作品的复杂层次,挖掘文本世界的奇妙魅力。  相似文献   

20.
《玻璃动物园》是美国剧作田纳西·威廉斯的代表作之一,这部戏剧以回忆为主题。从该剧的叙述结构、叙述者以及叙述角色模式的分析从中不难发现田纳西·威廉斯独特的戏剧叙事策略。整个戏剧的叙述策略与本剧“记忆”主题紧密相连,突出了剧中人物现实与虚幻记忆无法调和的无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