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典故,诗文中引用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句。典故多由四字构成.亦有四字以上或四字以下的,其中三字典故也有一些。下面是笔者搜集到的三字典故50例,供参考。一字师。典出《五代史补》,比喻给人以重要点拨的人,或表示拜师者的谦虚。人中龙。典出《晋书·宋纤传》,比喻杰出人物。  相似文献   

2.
典故是人类文化历史的智慧结晶,是对人类文化生活有着重大影响、被历史传诵使用、有着强大生命力的词语精品。继承和吸收这一文化遗产,对于弘扬优秀文化,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我们撷取了一些典型性强、使用价值高的三字外国典故,带你徜徉于典故的殿堂。  相似文献   

3.
典故是千百年来民族集体智慧之结晶、悠久文化之瑰宝。典故根据不同的来源主要分为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文学典故三大类。文化是典故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典故是文化的载体和精髓,能够反映特定的社会文化。翻译《红楼梦》中的典故时不应仅仅实现来源语和目标语之间字、词、句形式上的对等转换,更应该尽可能再现典故的文化内涵,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用直译、意译、意译加注以及增译等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4.
1导入新课介绍典故"杜康制酒儿制醋",PPT中书写汉字"醋",该字由"廿""一""日""酉"四部分组成,该字的组成正好与典故中杜康的儿子用了廿一天制酒却阴差阳错地制成醋相吻合,一下子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来。  相似文献   

5.
语文备课十二要漳县东街小学陈兴茂一备解题要联系文章背景,按照作者思路,依据课文内容,抓住一个中心词。二备朗读用普通话,分抑扬顿挫,不丢字,不加字,不错字,不重复,要读出感情,悟出文中表达的真情实感,突出一个“情”字。三备解词了解字义,了解典故,联系课...  相似文献   

6.
对《梅岭三章》中“此头须向国门悬”一句有以下几种解释: 一、把句中的“向”字释为“对着”。二、这句诗是“典故”(见《初中语文课本成语典故注释》,孙良明著),“故事见《史记·伍子胥列传》,‘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三、重庆师院《语文通讯》曾译为:“我这个  相似文献   

7.
李商隐的《锦瑟》以用典创出新意义。短短的八句诗,五十六个字,却接连用了五个典故,而各个典故各有用意,表达功能也不同,下面笔者就此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8.
典故,诗文里引用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句。典故多由四字构成,亦有四字以上或四字以下的,其中二字典故也有一些。下面是笔者集来的二字典故40例,供参考。泰斗。典出《新唐书·韩愈传》,比喻杰出的可为榜样的人物。凸人杰。典出《史记·高祖本纪》,指才智突出的人物。凸仁人。典出机记·中庸》,喻指有博爱思想,以天下为己任的人。凸碧血。典出《庄子·外物篇》,比喻为国死难的人。凸西席。典出《称谓录》,代指老师。凸青鸟。典出《艺文类聚》,比喻为情人的信使。凸凡鸟。典出他说新语·简傲》,比喻庸才。凸染指。典出《左传·…  相似文献   

9.
李商隐的《锦瑟》以用典创出新意义。短短的八句诗,五十六个字,却接连用了五个典故,而各个典故各有用意,表达功能也不同,下面笔者就此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0.
吟诗作对,历来为广大文化人所钟爱。而《声律启蒙》则是我国民间数百年来广为流传的启蒙读物,专门教人怎样做对联、做诗的入门之书。《声律启蒙》是清朝进士车万育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成语典故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到双字、三字对到十一字对,  相似文献   

11.
先说一段典故。《梁书·沈约传))载,梁武帝萧衍宴群臣,某次,席间有罕见的大栗,武帝便问著名文士沈约:“有关栗子的典故(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有多少?”于是两人比赛着说,沈约比武帝少说了三条,出门便对人说:“这老头爱面子,让让他罢了。”话传到武帝耳中,武帝大怒,沈约死时,便谥他一个“隐”字,所以,沈约被称作沈隐侯。“隐”,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不老实。梁武帝和沈约为什么要比赛背典故呢?原来,背典故的目的是为了写文章。古人写诗文用典是为了增加诗文的内涵和文采。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常用的典故,现有选择性地辑录一些今天仍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牡丹亭》汪榕培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主要讨论译者主体性在人名典故翻译中的发挥。《牡丹亭》中人名典故使用的特点有:人名典故在典故使用中占多数;人名典故多出现于人物对话中;人名典故连用情况较多。结合人名典故使用的特点和译者主体性,本文提出在翻译人名典故时,应从读者、阐释者和译文作者三个方面对人名典故进行分析,并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卷》释文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误释形近字,包括未明典故而误释、未明普通词语而误释、未审语法而误释;二是误释异体字,包括未识构件讹混规律而误释、误套构件讹混规律而误释、未解类化字规律而误释;三是不辨同形字。从表层看,这些问题是文字问题;从深层看,既有文字问题,也有语言、文化、历史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典故”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运用极为普遍,古人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常不直言其事而用和这一事有关或相似的某一典故来影射,含蓄委婉而意义深远。另一方面,典故言简意赅,言近旨远,故事性强,寥寥几字就能丰富诗词的形象,深化诗词的主题,增强人们的联想力,故引经据典的现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极为普遍。  相似文献   

15.
西方学中,《圣经》典故的运用往往因其字简洁,内涵深刻,形象生动的特点,使章色彩大增,因而,对含有《圣经》曲故的句子,段落的正确理解,其意义尤为重要,也成为英语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总结归纳教材中出现的《圣经》典故,其运用类型大致有三:一是画龙点睛,言简意赅;二是幽默,讽刺,三是引发联想,无声胜有声。对《圣经》典故的来历及其引用的讲解,不但有助于学生对章的正确理解,而且还有使学生领略英语语言的风采,丰富自己的词汇和学知识,提高英语学欣赏水平,使学生的学习基于教材,广于教材,高于教材,达到学习,欣赏,学以致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唐释慧琳著有《一切经音义》一百卷,专门对佛经中的字进行注音释义,引书广博,注解精确,是一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工具书。关于慧琳,《宋高僧传》记载曰: 唐京师西明寺释慧琳,姓裴氏,疏勒国人也。始事不空三藏为室洒。内持密藏,外究儒流,印度声明,支那训诂,靡不精奥。尝谓翻梵成华,华毕典故,典故则西乾细语也,遂引用字林,字统、声类、三、苍切韵、玉篇诸经集史,参合佛意,详察是非,撰成大藏音义一百卷。起贞元四年,迄元和五载方得绝笔,贮其本于西明藏中.京邑之间,一皆宗仰。琳以元和十五年庚子,卒  相似文献   

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词人登高凭眺、怀古伤今之作.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上册收录了辛弃疾的这首词.此词所含典故甚多,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从典故内容的全面解读、典故运用的深层含义以及典故串联的行文思路三个层次进行分析,有效抓住这首词中典故的特色,以典故解读为切入点,抽丝剥茧,寻踪觅源,深刻理解文本内容与词人情感.  相似文献   

18.
所谓“隐字联”,就是隐去联中的关键字,而把成语典故、古人名句融入联中,既含而不露,又使人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教师》2010,(1):45-45
《三字经》三字为一句,句句成韵,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便于记诵。 《三字经》在极短的篇幅内,蕴含了大量的历史常识、典故以及各门类的知识,熔天地名物、古今世事于一炉。作为启蒙教材,《三字经》早已成为中国传统蒙学读本乃至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不朽篇章。  相似文献   

20.
《窦娥冤》(高四册,试验本,人教社中语室编著,1998年6月版)中,窦娥临刑前用四个典故引出的三桩誓愿,的确感天动地。这种手法也的确新奇。根据课文注解,其中三个典故都是极易理解的表冤屈的典故,惟独“望帝啼鹃”的解释无法明白它竟也是一个表冤屈的典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