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约数和倍数”这一部分概念较多,内容比较抽象。在教学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联系生活实际,做好概念教学的引入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体会教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概念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使学生感悟数学概念来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可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最大公约数时,可以这样设计:出示长64分米,宽40分米的长方形,问:同学们,这是我们教室地面的平面图,我把它的长和宽都缩小了10倍画在成了这幅图。请同学…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与教材简析 约数和倍数的意义(第49~50页)是在学生已学过整除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约数和倍数是本单元中最基本的概念,直接为通分、约分的学习打基础。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判断、概括,理解约数和倍数的意义和相互依存关系,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与教材简析 约数和倍数的意义(第49~50页)是在学生已学过整除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约数和倍数是本单元中最基本的概念,直接为通分、约分的学习打基础。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判断、概括,理解约数和倍数的意义和相互依存关系,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49页例1。教材简析 :教材在复习第八册“整除”意义的基础上 ,对“整除”加以概括、定义 ,接着引出“倍数”、“约数”的定义 ,指出它们相互依存关系 ,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接着 ,通过例1 ,使“倍数、约数”的概念具体化 ,从而加深理解。“约数和倍数”是本单元中最基本的概念 ,是学好后继知识“分解质因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这些较抽象且逻辑性强的概念的前提。根据教材的这一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中应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充分展示知识的逻辑关系 ,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有趣味…  相似文献   

5.
(一)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相互依存”关系(老师走到前排的一位学生面前。)师:你叫什么名字?你能告诉我们,你妈妈姓什么吗?生:我叫何帆怡,我妈妈姓樊。师:何帆怡的妈妈姓樊,我们就叫她樊阿姨,好吗?(板书:樊阿姨何帆怡)师:那么,樊阿姨和何帆怡之间是什么关系呢?生:樊阿姨是何帆怡的妈妈,何帆怡是樊阿姨的女儿。师:樊阿姨是何帆怡的妈妈,何帆怡是樊阿姨的女儿;何帆怡是樊阿姨的女儿,樊阿姨就一定是何帆怡的妈妈。妈妈和女儿是一种相互依存着的关系。(板书:相互依存)师:(指板书)这是生活中的相互依存关系。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有相互依存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巩固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约数和倍数的意义”包括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求法及约数和倍数的性质。它是在四年级认识了自然数和整数、初步知道整除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 ,是进一步学习通分、约分、分数四则运算乃至初中数学因式分解的基础。学好这部分知识对于发展数学思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节内容的学习重点是知道约数和倍数的概念 ,会求约数和倍数 ;学习难点是理解约数和倍数的关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关键是紧扣整除概念 ,主动探索发现约数和倍数的关系。通过本课学习拟达到以下目标 :1 理解和掌握整除概念 ,提高初步的…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册第50~51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除的意义,掌握约数和倍数的概念,能说出两个数是否存在约数和倍数的关系。2.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比较、综合和概括的能力。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约数和倍数的概念。教学准备:小黑板、学生每人准备一张自己的学号牌、口算卡。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老师走到第一排学生面前(如第一组第一排)问其中一个同学:你叫什么名字?你的同桌是谁?生:我叫李月萌,我的同桌是苏俊峰。师:李月萌和苏俊峰之间是什么关系呢?生:同桌关系,李月萌的同桌是苏俊…  相似文献   

9.
《华章》2007,(12)
教学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约数和倍数的意义》。教学过程一、生活入手,设定目标师:同学们,你们认识我吗?生:不认识。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弓长,有谁知道这是什么姓吗?  相似文献   

10.
约数和倍数这节课的教学要求有两点,一是理解约数和倍数的意义,知道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它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二是会正确表述a是b的倍数、b是a的约数。会找出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围绕这两点要求,教师可按以下步骤教学。 1.建立约数和倍数的概念开始,教师让学生判断下列5组数中哪一组的第一个数能被第二个数整除。(制成卡片出示)  相似文献   

11.
约数和倍数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掌握自然数和整数的意义,整除、约数和倍数的概念,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为达此目标,并尽可能使学生学得主动、轻松、愉快,教学过程宜按  相似文献   

12.
约数和倍数是学生较难理解的一对概念。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师宜安排以下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一、复旧引新,掌握约数和倍数的概念。1.口算:15÷3、5÷10、47÷8、6÷0.6、24÷2、73÷6、98÷7、0.84÷0.42、80÷9。(教师板书学生口  相似文献   

13.
“约数和倍数”的教学中 ,如果借助父子关系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知识点 ,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我的做法是 :学生学过“约数”、“倍数”两个概念后 ,在黑板上写下“爸爸”、“儿子”两个词 ,并选班上一位学生举例 ,如板书“李明是李宏伟的儿子” ,然后问学生“能不能单独说李明是儿子呢 ?”“不能。”“对了 ,如果这样说 ,那李明到底是谁的儿子就不知道了 ,所以‘爸爸’和‘儿子’是不能乱叫的 ,他们是相互依存的 ,约数和倍数也是这个关系。谁能举例说说 ?”学生争相发言 ,如 :“10是5的倍数 ,不能说10是倍数。”“4是8的约数 ,不能说4是…  相似文献   

14.
高小算术第三册第一单元是“约数与倍数”,内容分为“能被2、5、3等整除的数”、“貭数和合数、分解貭因数”及“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第三小节,目的是要教会儿童求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为今后分数通分约分打下基础。这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单元。现在把我教学这一单元的过程写在下面:  相似文献   

15.
"约数和倍数"一节,安排了自然数、0、整数、数的整除范围、整除、倍数、约数、找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的方法以及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所具有的基本特征等11个知识点.其中"整数"、"整除"、"倍数"、"约数"、和"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所具  相似文献   

16.
搞好约数和倍数的教学,对学好分数及其四则运算关系很大。因为学生只有正确地理解和牢固地掌握了这两个概念,才能为进一步学好分数的有关概念,并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四则运算打下扎实的基础。 怎样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约数和倍数的概念呢? 一、必须给学生建立正确的整除概念 在现行小学课本数学第八册中,讨论约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只指自然数,不包括0(这是为了避免把0作为一个数的倍数)。教学时应该注意到课本中指出的这一研究问题的前提条件。 在讲整除的概念时,可在整、小数除法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7.
本单元是数的整除知识的主体内容,概念多,抽象程度高,逻辑性强,教学难度较大。为此,义务教育教科书的编排在原通用课本的基础上作了一些新的改进。 1.基本概念更突出。把原通用教材“数的整除”一章分两段进行编排,先把自然数、整数、整除三个概念提前到第八册“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中教学,再在第十册中用一个单元集中系统学习。这样,既适应了当时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知识的整理和概括的需要,并减轻后来集中系统学习的负担,又有利于突出各段教学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十册第39~40页。教学过程一、理解整除的意义1.导入:同学们,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除法算式,你们能列举出几个吗?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有目的地并按着一定的规律板书。3.提出要求:你们能把这些算式分一分类吗?分出后请说明理由。4.学生思考,同桌讨论,集体汇报交流。5.学生分类后,教师指出:研究第一组算式的特点是这节课的重点之一。6.观察:第一组数的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有什么特点?7.学生讨论后交流。8.小结:当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而且没有余数时,就是一个整除算式。追问:整除的算式有什么特点?9…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八册第117页“约数和倍数的意义”,完成例1后的做一做和练习二十八中的1—4题。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除的意义,掌握约数和倍数的概念,并能正确地进行有关的判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思考的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20.
今年,我们推出了“优课存盘”这一栏目,主要发表小学、初中各学科优课实录,它可以采用师生对话形式,也可以采用叙述的方式,记录一堂有创意、可供其他教师借鉴的课(或一堂中的某个片断)。这一栏目是去年“素质教育课例”栏目的延伸,欢迎广大中小学教师及教研员来稿(实录及评析),字数在3500字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