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霞 《山东教育》2011,(18):36-37
设计意图《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切实做好幼儿生理及心理卫生保健工作。应注意幼儿口腔卫生。"我发现小班幼儿在进餐后没有漱口的习惯,即使在老师的提醒下,也不会使用正确的漱口方法。如:在漱口过程中常常没有口腔清洁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5岁组幼儿患龋率达到76.55%。为了提高幼儿的口腔保健水平,我园近年来尝试和口腔  相似文献   

3.
张蕾 《早期教育》2007,(1):54-54
1.口腔训练。为了让幼儿感觉口腔完全打开的状态,我让幼儿张嘴打了一个哈欠,理解口腔打开与光是嘴巴的打开是不同的,用食指量一下口腔上下打开的高度,要使嘴巴尽量打开到食指的两节处,练声和唱歌时都要尽量保持这种口型。  相似文献   

4.
口腔是食物进入人体的第一道关口,是保持全身健康的重要环节,要把好这一关,就要有清洁的口腔和健康的牙齿,这是因为不仅口腔的功能与全身多方面的功能,特别是消化功能有密切联系,而且牙病和口腔疾病对全身健康产生危害。幼儿龋齿目前是口腔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病,而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长期以来,由于人们不重视口腔卫生,家长虽然对孩子百般呵护,却忽视对孩子牙齿的保护,有些幼儿20颗乳牙中就有十几颗是龋齿。我园幼儿的龋齿率也逐年上升,从1996年全园幼儿龋齿率38%,到1999年上升为67.8%,防止龋齿刻不容缓。世界卫生组织将龋病列为继癌症、…  相似文献   

5.
口腔保健是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这是由儿童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首先,口腔保健是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3~6岁是乳牙萌出停止阶段,也是乳、恒牙交替的时期,如果乳牙保护不好,往往会造成恒牙排列不齐或恒牙萌出有困难。第二,幼儿喜食甜食,如糖果、糕点、饼干、巧克力等,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尤以蔗糖的  相似文献   

6.
宋惠红 《考试周刊》2014,(9):194-194
<正>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的习惯对身体健康大有好处。儿童从小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是保持口腔清洁的好方法。漱口能除去食物的残渣和部分软垢,并可减少口腔的微生物数量,对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疾病大有益处。如何让幼儿体验到漱口的重要性呢?如何让幼儿从服从教师的权威转为幼儿内在的需要,并主动去做呢?一、漱口习惯的养成在于坚持,以及家长的配合支持  相似文献   

7.
5.幼儿在进餐时,保育员应注意那些事情?首先,要培养幼儿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其次,要掌握好每个幼儿的进食量,保证幼儿个个吃饱、吃好;最后,还要组织好漱口,保证幼儿的口腔清洁,保护牙齿。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首先要组织好进  相似文献   

8.
文摘     
托儿所、幼儿园的孩子吃饭时,往往会自发地比赛。有的老师为了赶时间也鼓励说:“看哪个小朋友吃得快。”这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是极为不利的。幼儿的牙齿还未全部长齐,胃肠道消化能力较弱,如果吃饭时进行比赛,幼儿粗嚼快吞,食物在口腔内还没嚼碎拌匀就进入胃肠,会引起消化不良;吃饭比赛也容易使食物呛入呼吸道,引起  相似文献   

9.
牛芸民 《教育导刊》2009,(11):52-52
幼儿园一日工作环节中,午休环节是重要一环,午休安全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午休期间,幼儿处于各种突发事件的高发期,如高热惊厥,耳道、鼻腔、口腔异物塞入,中暑,呕吐物吸入等。如:任何装在幼儿口袋中的小物件都可能成为幼儿午休时的玩具。  相似文献   

10.
幼儿口腔意外伤害事故屡见不鲜,比较多见的是气道异物、食道异物和食管灼伤。这些事故多发生在6岁以下幼儿。 幼儿咀嚼功能不完善,喉保护反射不健全,吃东西时或哭或笑,到处乱跑,抓到食物就放入口中。如果大人防范意识不强,看管不严,各种药品、酸碱类物品、腐蚀剂、清洁剂等都可能对幼儿造成意外伤害事故。  相似文献   

11.
张国娟 《早期教育》2009,(10):22-23
在一次根据本地妇幼保健院为我园幼儿进行的口腔检查中,我园幼儿的龋齿率高达57%。这数据引起了我园和家长的关注,在执行卫生保健工作计划之时,我们家园协作有针对性地实施了几点较有成效的护齿策略。  相似文献   

12.
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即乳牙和恒牙)。婴儿的牙齿叫乳牙,一般在出生6—8个月时开始出牙,两岁左右基本出齐,共20个。到六七岁时乳牙开始松动,先后脱落,逐渐换上恒牙,13岁左右换牙完毕。换牙期的口腔保健对于牙和颌面部生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积极防治龋病,注意口腔卫生。要培养幼儿早、晚刷牙,饭后或吃零食后漱口的好习惯。教育幼儿少吃零食,临睡前不要吃糖果、点心。儿童的饮食不能过冷、过热或过硬。定期给幼儿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治  相似文献   

13.
幼儿口腔意外伤害事故屡见不鲜,比较多见的是气道异物、食道异物和食管灼伤。这些事故多发生在6岁以下幼儿。幼儿咀嚼功能不完善,喉保护反射不健全,吃东西时或哭或笑,到处乱跑,抓到食物就放入口中。如果大人防范意识不强,看管不严,各种药品、酸碱类物品、腐蚀剂、清洁剂等都可能对幼儿造成意外伤害事故。  相似文献   

14.
每个人的口腔里都有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三对唾液腺。正常的成年人在二十四小时内分泌唾液(口水)约一千至一千五百毫升,唾液对保持口腔、喉咙及食道湿润,帮助吞咽,促进食欲和消化,有很大作用。新生儿的唾液腺不发达,分泌出来的口水很少,到了六个月以后,唾液腺才开始发育完全,口水逐渐增多。随着孩子牙齿的萌出,刺激了口腔内的三叉神经、使唾液分泌量增加。由于孩子的口腔浅,加上不善于节制,于是口水不断由口腔流出,造成口角和下巴发红,甚至溃破、糜烂,引起感染。这时应特别注意幼儿的口腔卫生,经常将消过毒的纱布或药棉蘸取百分之二硼酸液或苏打水轻拭幼儿的牙床,并拭干口角、下巴及颈部的口水;可在胸前围一块防潮布并注意更换,  相似文献   

15.
德国慕尼黑儿科医生职业协会建议家长,幼儿刚开始长牙齿时、父母就要帮助和教育他们注意口腔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春季是许多疾病的好发季节,很多传染病和一些幼儿常见病都有口腔症状,如口腔局部溃疡,常见有鹅口疮、病毒感染、咬合性损伤、外伤性溃疡、化学性灼伤等。每种情况产生的溃疡都不一样,因此家长了解并熟悉各种口腔症状,了解原因,就能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相似文献   

17.
十二属相歌     
佚名  苏勇 《早期教育》2002,(17):25-25
自1997年起,我园先后与口腔医院、儿童医院合作,加强幼儿五官保健,取得了相当成效。  相似文献   

18.
孩子长得活泼可爱,父母和亲朋好友常常喜欢吻孩子的嘴和脸颊,常常用手去轻拧孩子的脸颊。殊不知这种做法会对幼儿的健康带来许多弊病。幼儿抵抗力差,亲吻易把病菌传给幼儿,增加幼儿患病的机会。例如唾液传播的流行性感冒、细菌性痢疾、传染性肝炎等,病菌经口腔进入健康幼儿的体内,便使幼儿患上传染病。孩子的脸颊脂肪比较丰满,肌肉扩张力却很低,如果成人经常亲吻或拧幼儿的脸颊,易使幼儿脸颊局部软组织和血管神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尤其是两颊的腮腺,发育不完全,弹性又差,过多的机械刺激,会降低腮腺  相似文献   

19.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发疹性传染病,也叫发疹性水泡性口内炎。近年来,手足口病在我国广泛流行,已成为儿童中常见的多发传染病。3岁以下幼儿为易感人群,夏、秋季为此病多发季节。手足口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无低热或有低热1~3天,伴有咽疼、口腔黏膜疼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低热1~3天后出疹(斑丘疹多于疱疹,呈离心性分布,手、足、口腔多见),口腔黏膜疱疹破溃后成溃疡。病程一般5~7天,个别达10天。此病愈后一般良好,但也可并发鹅口疮,3年内有复发现象。幼儿园发现手足口病患儿之后,应做到以下几点。1控制传染…  相似文献   

20.
口腔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中以龋齿尤为突出。少年儿童普遍患有各种牙病的根源就在于幼儿时期的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没有做好。要从根本上防治少儿龋齿,必须从幼儿口腔卫生教育抓起。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前提,因此,幼儿园必须做好幼儿口腔卫生的家长指导工作。一、加强对家长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教育指导。针对家长口腔卫生知识缺乏和对幼儿乳牙保护意识薄弱的现状,对家长进行口腔卫生保健的科普知识教育指导就显得十分必要。我们请牙防所、口腔医院专家定期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