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丹 《教育探索》2003,(12):63-64
我国和美国是两个有着不同化的国家,两国高中教育存在很大的差别。中美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上有很大差异;中美学生的校内生活和校外生活也有很大差别;中美高中学校在理分科和课程类型上也有很大不同。对这些差别的分析比较,能够对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2006年,我以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深入考察了美国费城学区的四所高中,研究了这几所高中的管理体制、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等方面的情况,切实感受到美国高中在学校管理方面的独特魅力,对中美两国高中教育的差异有了新的理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中美日韩高中生毕业去向和职业生涯教育研究报告》指出,我国高中生职业生涯教育已全面落后于美国、日本、韩国三个国家。在高中阶段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十分迫切,且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职业生涯教育的理论渊源入手,归纳整理了国外、国内(港台地区)职业生涯教育的成功经验,并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方面就如何开展高中职业生涯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明艳 《留学生》2014,(18):44-47
正9月开学季,"真光-巴拉特国际课程班"迎来了它的第二届学员。"真光-巴拉特国际课程班",是广州市真光中学与美国巴拉特中学合作举办的国际课程班,于2013年9月份开办,学生在中国和美国同时注册高中学籍,完成中国普通高中必修课和美国高中基础课及部分AP课程,毕业时获中美双文凭。真光中学负责学生管理及中方课程教学,巴拉特中学负责美方课程教学及毕业申请推荐。真光中学国际班班主任张忠刚向《留  相似文献   

5.
高中教育在美国历来受到高度重视,也往往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二战以后,美国的高中教育因为社会背景的变化,曾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以不断适应变化的世界,这也使得美国的高中教育在学校和社会关系问题、课程设置、学生发展以及学业评估等方面都呈现出许多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形成了美国高中教育迥异于其他国家的优势和缺陷,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提供了教训和经验。  相似文献   

6.
汪明 《辽宁教育》2013,(9X):18-18
<正>2013年5月,上海市教委出台指导性文件,从课程方案、教学计划、教材等多方面对普通高中开设国际课程进行规范。举办国际课程班是近年来部分高中学校的新追求,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出国留学的需求,但在目标定位、设置条件、课程管理和收费等方面也出现了许多问  相似文献   

7.
课程多样化是近年来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而美国高中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通过对托马斯·杰弗逊科技高中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核心课程的门类和内容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发现,高中课程多样化的设置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课程多样化,有助于学生根据个人发展兴趣进行选择;课程特色鲜明,有助于彰显学校的教育理念;开设大量AP课程,有助于大学课程与高中课程的衔接;开设科技实验课程和自主研究课程,有助于科技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世纪,中美两国都意识到了技术教育的重要性,美国出台了《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该标准规定了K-12年级所有学生应掌握的技术内容标准;中国在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中也前所未有地增设了技术课程,颁布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从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设置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对中国的高中技术课程的改革和实施起到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美国纽约市史岱文森高中是美国最好的科技高中之一,有着"公立精英高中"的美誉。通过访谈该校校长张洁女士可以发现,丰富严格的课程、优秀的教师、出类拔萃的学生、全面的学生服务、民主的学校管理是成就史岱文森的重要因素;宽松自由的环境则是史岱文森成功的根基。由此及彼,反观我国高中教育发展,应创建宽松自由的发展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10.
经过两年高中课程改革的实践,我们在校本课程尤其是在兴趣型课程的建设方面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到目前为止,学校已开发出涉及社会人文、自然科学、数学、体育艺术、实践技能等领域的53门兴趣型课程,其中《湖湘文化》《中华茶艺》《插花入门》《〈论语〉今读》《日语》《生活中的心理学》等课程门类深受学生喜欢。一、关于兴趣型课程的定位高中兴趣型课程属于学校课程,它基于国家课程,又超越国家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丰富和完善,旨在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开发学生的潜能,全面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因为地域、学生以及教师之间的差异等,导致国家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存在着一些短板。为了补齐这些短板,新课程标准极力倡导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本文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聚焦核心素养、依托信息技术以及结合学生实际"等方面,深入浅出地论述一些高中校长引领教师开发高中校本课程资源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推进高中培养模式的多样化、促进中学与大学的衔接等成为了近年来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此背景下,国内进行了本土化的大学先修课程的试点.首先,对美国大学先修课程的基本内容和中国大学先修课程的内容及其特点进行了介绍;其次,对比了中美在课程目标、内容以及评价之间的主要差异;最后,讨论了中国大学先修课程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高中新课程实验中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要求,在有效实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由学校自己开发和提供本校学生选择并实施教学的课程,即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配套的高中选修Ⅱ课程。  相似文献   

14.
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校长在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的角色和作用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对吉林省部分高中校长的调查研究,分析获得校长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解、对信息技术教师的看法、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感受、对信息技术课程实施存在问题的认识以及对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规划五方面的认知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学校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状况和水平与校长对课程的认知有着直接的关系;校长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以及课程改革的领导者,直接影响到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本文对研究结论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三点建议,试图为进一步推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与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选修课程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在高中阶段设置选修课程是有必要的.问题主要存在于学生和学校两方面,针对这些问题,应从教育理念、教师素质、选课指导、教学资源、课程评价等角度分析并探求应对措施,以有裨于高中选修课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6.
国际文凭课程起始于欧洲,正兴盛于美国.通常它被认为是私立的精英教育,唯独在美国有大批公立学校开设.本文梳理了国际文凭课程在美国的发展路径,探讨了课程发展的特点、兴盛的原因以及引发的争议.国际文凭课程在美国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它同美国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现有着必然的联系,应对我国高中教育改革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是国家课程重构的过程,即依据学校的条件、教师自身特点及学生个体的特点和发展的需求,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对国家课程进行自觉的有意识的改造、整合和重构,把"自上而下"开发的国家课程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以学校为本位进行"自下而上"的二度开发。在农村高中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过程中,既要满足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的要求,又要关注农村高中的自身特点,使农村学生不同的课程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促进每一个教育对象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8.
科技创新人才是增强一国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力量。美国理科高中是美国在高中阶段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后备力量的重要途径。本文概述了美国理科高中的发展历史,从课程、师资、学习氛围以及学校的影响力等方面总结了理科高中的办学特色,最后阐述了美国理科高中蓬勃发展的背后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和教育现状,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了国际课程选修班。国际课程选修班与英美国家的中学接轨,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及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为他们将来顺利进入国外高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更为培养既有中国文化底蕴又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国际课程选修班在保证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课时的同时,开设了不同的英语课程,并聘请英美国家教师参与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20.
美国各州的综合高中开设的课程分为三大部分:基本的核心课程、丰富的选修课程和综合的教育计划与项目。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高中选修课程不胜枚举,有的学校可提供多达200余门,包括为准备升大学的学生提供的高级课程,也包括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或就业所需的职业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