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活页填字     
横向 一、诗句,出自曹植《白马篇》,下旬为“连翩西北驰”。二、口红的另一种叫法。三、古埃及新王朝时期法老和贵族主要陵墓区。四、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美食生态。五、诗句,出自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下旬为“乡音无改鬓毛衰”。  相似文献   

2.
《白马篇》曹植的诗歌.是建安诗歌文人化过程完成的标志。《白马篇》是曹植前期作品的代表,歌颂了一位武艺高强的爱国英雄。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河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周振国教授撰著的《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书,2005年3月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入了1998—2004年间他研究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论文22篇,答媒体关于理论问题的访谈及为学界同仁、-宣传理论工作者著作写的序言11篇,20余万字。这是作者七年来研究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成果,值得一读。该书有这样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4.
7篇序言作为《共产党宣言》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理论意义,在无产阶级革命历史中和中国共产党建设道路上发挥着承前启后作用。基于7篇序言具体内容,通过挖掘7篇序言中的新观点、新思路,进一步探讨序言的理论意义及其当代启示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已经走过十年。据初步统计,近十年,全国发表曹植辞赋研究的论文约50篇左右。涉及到曹植辞赋的专著1部。文章从三个方面对近十年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一是曹植辞赋综合研究,包括思想内涵和艺术特征研究。二是曹植辞赋个案研究,包括曹植辞赋分类研究和《洛神赋》研究。三是曹植辞赋的艺术渊源与接受传播。  相似文献   

6.
北大黄子平教授在刘绍铭先生的《蓝天作镜》一书的序言中这么说:"爱读刘绍铭的随笔,读时每每羡慕,乃至嫉妒,他一篇又一篇,起得像这样的上好题目:《卡夫卡的味噌汤》《蕃薯破腿多》《驴乳治相思》……题目起得‘响亮’(有声有色),文章已是做好了一半。"手里捧着一本刘先生的书——《冰心在玉壶》,于是,我急匆匆地翻看其目录,心想书中文章的题目该是如  相似文献   

7.
欧明 《农村教育》2004,(11):50-50
《洛神赋》是曹植久负盛名的代表作。最早见于萧统的《文选》、据说曹植曾经追求甄氏女子,后被曹丕纳入后宫.甄女死后,曹植为了纪念他所思恋的甄后而作此赋,在这篇赋里.曹植把甄后比为洛水的水神宓妃,通过对宓妃美的具体刻画,表现出了较为突出的审美意识和美学理想。  相似文献   

8.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7(4):F0003-F0003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一书由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副校长马良生研究员主编,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38万字。本书是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成果结晶。它承接我校2000年出版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研究与探索》、2002年出版的《远程开放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从江苏电大广大教职员工于2002年7月以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的300多篇论文以及新征集的100多篇论文中精选了103篇论文和论文摘要,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战略、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相似文献   

9.
鲁迅在逝世的前一年,曾为《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撰写序言。在这篇序言中,他对《呐喊》、《彷徨》中的部分作品作过扼要的自评。鲁迅自认在他的小说创作中,是有新的进展的,即“技巧稍为圆熟,刻划也稍加深切,如《肥皂》、《离婚》等。”今天,我们仔细品味这两篇作品,不能不佩服鲁迅的目光的  相似文献   

10.
王利锁  曹艳 《天中学刊》2012,27(5):43-45
曹植的《蝉赋》不仅是一篇咏物赋,更是一篇寓言赋。曹植借蝉的形象来写照和象征人生命运,寄寓了他对人生存在命运悲剧性的深深思考与感叹。  相似文献   

11.
华文教育不仅是一种语言教育。还是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是维系华人与祖籍国情谊的纽带,它促进了中国与侨居国的文化交流。文章探讨了华文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提出了发展华文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输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已成为外语界的共识。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的关系.决定了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然而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严重的文化失衡现象.导致学习者大量的跨文化交际失败。因此应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加大中国文化的输入。实现中西文化的兼容并蓄,在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实现中华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3.
对外汉语教学属第二语言教学,其教学的原则是"语言—语用—文化"。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是传授汉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以及汉字的知识内容,还要最终上升到文化的高度。基于此,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利用汉字的文化特征进行汉字教学;利用汉字的文化特征传播中国文化;举办汉字文化讲座。这几个方面的实践,可以提高外国学生学习汉字汉语的兴趣,并最终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李颖 《成才之路》2021,(13):38-39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汉语热持续升温,对外汉语教学受到高度重视。文章从中国神话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神话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导入原则、中国神话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功能等三方面,阐述中国神话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并选择神话故事《精卫填海》制定一份教学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势必推动和扩大对外文化、教育的影响力。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外国人识汉字、阅读汉语文章,更重要的是向他们传播中华文化。因此,对外汉语教学绝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外语教学而是具有汉民族特色的文化语言传授。  相似文献   

16.
美国堪萨斯中南部教育服务中心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组织等三方面构建了一种以中国文化传承为核心的汉语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既尊重汉字的教学规律,又注重发掘汉字的文化底蕴;既重视人伦日用的反复练习,又强化传统经典的朗读背诵;既重视经典的学习,又重视经典的力行教育。这一汉语教学模式对促进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在加强学生的背诵,强化汉字教学,以及在教材编写中加大中国文化的融入力度等方面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育,肩负着传承历史文化的重任。关于汉字的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语文教师,掌握并运用一定的古文字知识是分内之事,同时也将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谢桂英 《天津教育》2021,(9):118-119
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识字教学就是中国一切文化教育的基石与起点。通过识字教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学习汉字,既丰富了汉字教学内容,又发展了学生语文素养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本文基于低年级识字教学经验,对识字教学如何渗透传统文化进行有效探讨。  相似文献   

19.
汉字作为一种书面语交际符号,以其独特的表意特征和内部构成形式,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通过对汉字文化的解读,不仅能辅助对外汉字教学,同时可以帮助留学生了解更多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元,中国传统文化又是世界文化的一元,面对今天的中国画发展,从其教育来看.青年教师应该以怎样的思维观念切入当代中国画的教学,笔者从社会时代文化背景与中国画发展的现状为切入点.对中国画教学的核心范畴、中国画教学对待与选择等方面通过综合、分析、比较,进而得出中国画教学和谐思维导向性的体系建构。使之对当代中国画教学新意识形态的形成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