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薇的“日本军旗装”事件,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她两次向全国人民作了公开道歉。在检讨中一再表白“自己很不了解那段历史”,尽管不少人对此嗤之以鼻,我却宁信其真。因为它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在的不少年轻人尽管学历很高,但自身历史素质却非常低。造成这一问题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开始关注教科书中的性别问题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关于中学历史教科书性别问题的研究成果不少,但大多集中在教科书中女性的数量、形象、问题危害等方面,对编写者为何这样编写探究得比较少。笔者将在文章中做出初步的探讨。一、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女性角色缺失问题的原因目前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涉及的女性题材确实不多,鲜有以主角和正面形象出现;对一些女性形象的描述也有待商榷。为什么教科书会缺少女性  相似文献   

3.
实用主义所谓“真理是有用的,有用的就是真理”的主张受到了马克思主义者的严厉批判。但在一些哲学教科书中却肯定了这样的观点:“真理是有用的,但并非一切有用的都是真理。”诚然,有用的绝非都是真理,但是真理都是有用的么?我想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赵薇的“日本军旗装”事件在全国引起了轩然大波,赵薇本人两次向全国人民作了公开道歉认错,其中一次还声泪俱下。对于赵薇在检讨中一再表白“自己很不了解那段历史”的说法,我相信是真话,不信,你去问问她的同龄人,到底有几个能够知道得更深刻电影学院的学生学的都是各自的专业,他们的历史知识只能在中学时代学到,关于抗日战争历史的教学,在初中二年级下半期的一小段时间里有此专题。要在这样短暂的学程中学好抗日战争这一重大课题,很关键的一环是教科书编写得如何。我们常常激愤地谴责日本的历史教科书美化侵略战争、矢口否认南京…  相似文献   

5.
我们很可能被现实的日本“右翼历史教科书”对历史事实的歪曲与美化所激怒。却很容易忽视历史上日本国语课程中潜藏着的军国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日本国民性的影响。历史教科书折射的是历史观.而国语课程内容则折射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民族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三 建国以来,中小学历史教科书在曲折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总的来说成绩是很大的。展望未来,为了进一步编好历史教科书,这里提出几点粗浅看法: 第一,编写教科书特别是历史这样一门思想性很强的教科书,首先要解决的是指导思想问题。指导思想一方面反映教科书编者的世界观、方法论,又表现为一本书的体系结构和培养目标,是全书的总纲。“历史”指的是过去的事情,但是,学习历史并不是要引导学生学作古人,更不是要学生“是古而非今”,而是通过学习历史,牢固地树立起历史发展的观点,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为今用”,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有用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的《愚溪诗序》是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一篇古文。在文中第一段有“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溪”此说。大概缘此,编写者在课后练习第三题中设置了“愚公谷典故”选文。这样本是对文章理解以及扩充学生视野有所帮助,但是却由于一些原因使这道练习的设置减色不少,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思考浅谈拙见。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一直是把历史教科书看得非常重要,认为历史教科书体现了中学历史学科的知识结构及其具体内容,是历史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凭借,学生进行历史学习的主要工具。这样认识历史教科书的作用,应该说是没有什么不对之处,历史教科书在教学中的地位和功能似乎没有必要再加讨论。但是,历史教科书毕竟只是中学历史课程的教学用书,尽管其作用非常重要,却不能过分夸大。在中学历史教学不断改革和创新的今天,重新审视历史教科书的地位和作用,辩证地、正确地看待和处理历史教学与历史教科书的关系,还是很有必要的。在这一方面,有一些流行的作法和观点,需要认真加以反思,方能加大历史教学改革的力度,有助于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的向前发展。在此,笔者略谈一点管见,以期引起更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历史学为维护其客观严肃性、叙事公正性,史学语言往往显得机械呆板,缺乏生动形象性。因此不少学生虽喜欢历史,却不喜欢历史教科书;而不少知识性、逻辑性,对历史知识进行简单的公式化讲解和分析,言必称“原因经过结果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解构与建构     
一位曾经教政治的朋友调侃说,语文学科就是教学生怎样说假话得高分.我反唇相讥,问他政治学科是什么,他自嘲说政治学科就是政府工作心理学,揣摩国家意志,教学生一些自己也未必相信但却要求学生一定要记住的东西.我并不想探讨此话正确与否,不过他的思维方式值得探讨.为了批评语文学科(别人),连所教的政治学科(自己)也批评了,甚至批评得比语文还厉害;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种思维方式是社会性的.这位朋友后来不当教员了,不过他的话所反映的正是所谓的"解构",完全"解构".不管你正确与否,崇高与否,管你正确还是伪正确,管你崇高还是伪崇高,对不起,统统"解构".解构"伪崇高"本来没错,多年来我们生活中、教育中的"伪崇高"二重道德的确不少,的确需要解构.可是,解构的同时还需要建构,解构不是目的.批评"五四"运动有一句很有名的话"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出去了",问题是,使用这个比喻的同时,批评者也犯了同样的错误.  相似文献   

11.
2000年10月26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召开了历史教材座谈会。与会者在会上除了指责《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及相关媒体的宣传报道是“恶意炒作”外,还一致认为,人教社历史教科书是目前最优秀的教科书。比如张诚先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四编研部主任、编审,中学历史教材审查委员)的看法就很有代表性。他认为人教社的历史教科书,“基本史实正确,比较好地反映了历史发展原貌。同50年以来的历史教材相比,这套教材改革的幅度大,是现有历史教材中最好的一套,对此,批评者也不敢不同意”。果真是这样的吗?川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主编龚奇柱先生(全国历史教…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起长期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史学界不少论者都把李密看作反面人物,并将其从中国古代农民起义领袖的队伍中“开除”了。孙达人同志的《论隋末瓦岗农民起义军的失败》一文(载《思想战线》一九七八年第二期),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证。尽管孙达人同志说:“在历史研究中,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人物下一个肯定或否定的判语不是我们研究的目的”,但他在自己的文章中却给李密这个具体的历史人物下着一个清清楚楚的判语,即全盘否定。他首先从“原则”上肯定了“认为李密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阶级立  相似文献   

13.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使学生获得系统的历史知识,是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要完成这一任务,教师须多方面努力,但关键在于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正确而全面地掌握历史教科书。近些年来,历史教师在使用历史教科书方面已经创造和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种情况是教师仅仅根据教科书的大意组织材料准备课程,而对教科书的编排体系,书中所体现的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具体史实内容以及对每一历史事件的具体提法和编者意图等,却较少研究。如“黄巢领导的农民战争”这个课题,教科书叙述的大意是:他们  相似文献   

14.
《孔子拜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我进行了两次教学,第一次教学,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文中哪些内容让你最感动?说说你的体会。”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读课文,寻找感动自己的句子,相互说着受感动的原因。尽管课堂很热闹,但学生交流散乱,无法将对话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革新和发展,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也不断的创新和发展.课堂提问作为高中历史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在历史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方式却出现了很多问题,“伪问题”是目前我国高中历史教学中提问教学最为普遍的一种现象,因此,本文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伪问题”现象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16.
悲剧美辨析     
<正>在我国现有的美学教科书和美学论著中、一般都认为作为美学范畴的悲剧美的审美实质就是崇高。如王朝闻主编《美学概论》中说:“悲剧通过丑对美的暂时压倒,却强烈地展示了美的最终的和必然的胜利。这种悲剧的审美特性实质上是一种崇高美。”高尔太在《论美》一书中说:“悲、或悲剧性,作为一个美学范畴,不等于这两个词通常所意味的悲哀,悲惨,失败与死亡。它的价值恰恰在于表现出人对这种失败与死亡的抗议与斗争。唯其如此,悲剧才同时显得崇高与雄伟。”在韦小坚等人著的《悲剧心理学》中也这样写  相似文献   

17.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I和卷II的第41题均运用教科书目录命题,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卷I给出了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要求“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卷II则给出两个时期近代史教材的目录片断,要求学生“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的实验已经进行了五年多,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编写的各种版本的初中历史教科书也在全国使用。这些新版教科书让人耳目一新,令师生们感到欣喜。与此同时,教师们在使用新版历史教科书中面临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值得关注。其中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是:在历史知识点大量减少,历史知识的连续性被割断的情况下,怎么讲历史。我们在给基层的历史教师进行新教材新理念培训的过程中,有不少老师反映,课程改革以前是老师为学生梳理教材中的历史知识,现在是让学生自己梳理教材中的历史知识。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这一老问题没有解决,新问题又出现了:以前一节课的历史知识点比较多,还能讲满45分钟的时间,现在知识点大幅度缩减,有时候不到20分钟就能把内容讲完。据一些市、县教研员反映,这种现象在县一级的中学历史教学中比较普遍。出现上述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处理好历史教学与历史教科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中学历史教学质量虽在逐步提高,但与形势要求相比仍不很理想,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对怎样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这一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我们平时经常强调落实“双基”,但不少同志却不明确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正是落实“双基”的主要内容。如果学生头脑中只有一些杂乱无章的、孤立的年代、人名、地名、国名,而没有形成清晰、完整的历史概念,那就不能说“双基”已经落实。从高考答卷中反映的问题来看,历史概念不清比较突出。粗看起来,有的学生平时很用功,日夜苦读,好象都记住了,但一接触到试题就搞错,这种情况在高考中是屡见不鲜的。例如:有的考生把“一·二八”事变和“九·一八”事变,“华兴会”和“光复会”混淆,把麦哲伦和哥伦布、“三  相似文献   

20.
苏联非常重视中学的历史教育 ,把它列为学校重要的必修学科 ,认为它在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决定性意义。过去 ,苏联在历史课的设置、历史教学大纲的制订颁布、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出版、历史教学方法的研究等方面 ,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也留下了不少教训 ,值得我们借鉴。近年因各种原因 ,对“独联体”各国的中学历史教学情况了解不多 ,现仅就苏联 2 0世纪 80年代出版的中学历史教科书 ,同我国现行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作一个简单的比较。一、编写制度 ,大同小异苏联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实行国家编写制 ,即国定制。根据苏联教育部制定颁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