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同时,其副面作用也很突出,很多青少年深陷网络泥潭,给社会带来很多不稳定因素。在此背景下,陶宏开从2004年5月开始致力于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目前,陶宏开已成功挽救了600多个上网成瘾的青少年.作了千余场报告和讲座,足迹遍及全国28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140多个城市。2004年11月底,共青团中央聘请陶宏开为我国首位“青少年网络文明爱心大使”。  相似文献   

2.
针对网瘾的两种观点 “网瘾只是一个习惯问题”——陶宏开 有“挽救深陷网瘾青少年第一人”之称 的华中师范大学陶宏开教授认为:“网瘾只是 习惯问题,不是疾病。它是一种比较偏激的爱 好。尤其是青少年上网成瘾,只是心理上的偏 差,只要适当地矫正,完全可以引导他们戒除 网瘾。”陶教授曾成功帮助300多名青少年摆 脱了网瘾,“他们需要沟通,应该走进他们的 心灵世界,与之做朋友,才会让其逐步认识到 自己的坏习惯,从而改正。”  相似文献   

3.
廖承绶 《师道》2009,(2):19-20
据2007年1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报告中显示,在我国的青少年学生网民中,有网瘾者比例达13.2%,其中13—17岁的青少年网民比例最高,达到了17.1%。2005年全国犯罪总人数87%是青少年,而这87%之中有70%左右是因为上网成瘾而走上犯罪道路。“中国戒除网瘾第一人”陶宏开教授表示,网络成瘾只是心理和不良行为问题,“根本不是精神病”。  相似文献   

4.
全球海水正在酸化据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发出全球海水变酸的警告。有关官员同时表示,根据科学研究,海水变酸是一个自然发生,同时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如果海水的酸度长期增加的话,将威胁到许多海洋生物的生存,并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北京九成青少年犯罪与网瘾有关调查显示,目前中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网瘾现象的严重程度云南最高,比例高达27.9%,北京排名第二为23.5%,而上海仅为8%。“北京青少年网络犯罪率惊人,90%的青少年犯罪与上网成瘾有关。”网瘾研究专家陶宏开教授在分析北京网瘾问题时透露出这一最新数据。…  相似文献   

5.
宕子 《教育》2009,(16)
《教育》旬刊4月刊登了一篇《戒除网瘾需自强》的文章,读后很受启发。近日,著名戒网瘾专家、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陶宏开通过媒体呼吁,"如果孩子学习带有网络游戏的教材,那么学生上网成瘾的比例很可能会迅速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青少年上网成瘾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分析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各种因素,帮助青少年预防和戒除网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加强青少年网络教育。帮助网络成瘾青少年真正戒除网瘾。  相似文献   

7.
(记者章晓芳) 日前,共青团中央首位“青少年网络文明爱心大使”陶宏开教授来到湖北教育报刊社《小学生天地》编辑部,就“远离网瘾,多读好书”的话题接受了该刊小学生记者面对面的采访。采访见面会上,陶教授向在座的小记者介绍,目前全国有70%以上的青少年儿童使用互联网,其中有网络依赖倾向者高达13.65万人。有关青少年儿童上网成瘾的报道屡见报端,家长、老师忧心忡忡,如何使青少年儿童克服网络依赖性,已成为全社会面临的紧迫课题。陶教授指出,青少年儿童克服网络依赖性的最好办法就是阅读大量的有益书籍,充实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8.
五岁以下上网成瘾者已经屡见不鲜 据《北京晚报》报道,在近日举行的网络文化与社会发展国际研讨会上,有着“戒网瘾第一人”称号的陶宏开教授透露:目前我国青少年上网成瘾者呈低龄化趋势,年龄最小的上网成瘾者年龄仅为1岁零7个月。  相似文献   

9.
共青团中央首位“青少年网络文明爱心大使”《中学生英语》特别顾问——陶宏开教授——隆回专场报告会特别报道2005年11月16日,陶宏开教授启程前往本刊“英语教学实验基地”——湖南省隆回县做为期四天的、由中央文明办、团中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社会科学院、光明日报社联合发起的“百万家庭健康上网大行动”学术活动,在当地各界引起了巨大的影响和轰动。本刊特开辟此专栏进行特别报道。  相似文献   

10.
《教育文汇》2009,(7):7-7
“如果孩子学习带有网络游戏的教材,那么学生上网成瘾的比例很可能会迅速上升。”著名戒网瘾专家、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陶宏开通过媒体呼吁,有关“摩尔庄园”游戏被收录进武汉市小学教材的做法是错误的。陶教授认为,网络游戏进教材,会让学生成瘾的比例迅速上升。我看,他的观点没有数据支撑,逻辑上把正确引导网络游戏和催生网瘾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1.
“如果孩子学习带有网络游戏的教材,那么学生上网成瘾的比例很可能会迅速上升。”著名的戒网瘾专家、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陶宏开呼吁,有关“摩尔庄园”游戏被收录进武汉市小学教材的做法是错误的。而教材的编写者之一、武汉市崇仁路小学的李鸿翱老师则表示,对学生上网谈虎色变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时代已悄悄地向人类走来,它正以立方级的速度逐渐渗透到人类生存的每一个角落。青少年是网络社会的主体,由于网络的超时空性、虚拟性和无规范性的特点,网络对青少年的学习方式、交流手段和生活习惯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青少年上网成瘾给家庭带来了无穷的危害。经过网吧时,人们时常会看到这样惊人的一幕,孩子被家长从网吧往外拖;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戒除网瘾,甚至不惜在孩子面前下跪。看着这些纯朴、善良的家长,人们心里有着一阵阵的酸楚。上网成瘾也引发出了许多社会问题。“网瘾”,正在吞噬…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青少年网络使用和网络成瘾的基本情况,本研究使用问卷法调查了吉林省12所学校的4~9年级480名学生。调查发现:吉林省青少年学生网络普及率为76.4%,网络成瘾的发生率为7.9%;网络成瘾的人数分布在每周上网时间上差异显著,在上网地点和上网目的上差异显著。据此建议:加强家长对学生上网行为的指导;学校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发挥心理辅导工作的作用;政府要加强对网吧的监管,制定相关法律保护青少年网络使用者;学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在现实生活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2005,(12):30-30
在目前市面上数种与陶宏开教授有关的图书中,只有他这本唯一的专书名中没有“网瘾”这样的概念。既然是“陶宏开教授首部戒除网瘾方法专”,书名里却没有随手拈来这两个字以吸引读的眼球,看似是个悖论,其实“孩子都有向上的心”这句话,才真正表现了陶宏开教授教育思想中一个核心的理念:“任何孩子都有一颗向上的心,是我的一个最基本的信念。正是本着这个信念,才让我使很多貌似不可救药的孩子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便上网最痴迷的孩子,这种动力依然是存在的,有些孩子可以一连几天几夜打网络游戏,网瘾不可谓不深,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玩得再疯他也是在求胜,没有哪个孩子玩网络游戏是为了想失败。”(第175页)这个信念也决定了陶宏开教授对待上网成瘾孩子的基本态度:“我不把孩子当坏人,不把孩子当病人,也不把孩子当研究对象,我是把孩子当朋友。这句话说来容易,真正做到是不容易的。”(第142页)  相似文献   

15.
《教育》2009,(6):17-17
欧木华5月5日在《中国青年报》撰文:“如果孩子学习带有网络游戏的教材,那么学生上网成瘾的比例很可能会迅速上升。”著名戒网瘾专家、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陶宏开通过媒体呼吁,有关“摩尔庄园”游戏被收录进武汉市小学教材的做法是错误的。(5月4日《长江商报》)  相似文献   

16.
网瘾,尤其是青少年上网成瘾已成为一个沉重的社会话题!而对于解决网瘾问题,除了家长、学校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外,更重要的应该是网络文化的建设以及网络监管技术和监管力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宕子 《教育》2009,(6):5-5
《教育》旬刊4月刊登了一篇《戒除网瘾需自强》的文章,读后很受启发。近日,著名戒网瘾专家、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陶宏开通过媒体呼吁,“如果孩子学习带有网络游戏的教材,那么学生上网成瘾的比例很可能会迅速上升。”他表示,"摩尔庄园"游戏被收录进武汉市小学教材的做法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上网成瘾成为一个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尤其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由《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5)》调查的有关青少年网瘾群体上网活动的特征显示,网络,尤其是网络游戏成为青少年上网成瘾的主要原因,但是个人、环境、家庭、教育等方面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由于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因素的多样性,要求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应从更多的角度提出合理的应对方法,尽可能的将网络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9.
“网络成瘾”是病吗?看到家长把爱上网的孩子送到“艰苦学校”的报道,我就知道要戒除这“网瘾”不是太容易。什么人容易上网成瘾?为什么会网络成瘾?如何干预网络成瘾?哪些孩子属于网络成瘾?看了下面的报道,相信您会得出自己的结论。什么人容易上网成瘾?为什么会网络成瘾?如何干预网络成瘾?——近日“,北京市青少年网络依赖戒除‘虹’计划项目科研成果新闻发布会”举行,正式对外公布“虹”计划科研成果以及推广模式,揭秘网络成瘾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生如何度过暑假?据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日前对416名中小学生和部分家长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有81.9%的家长计划安排子女暑假“在家复习功课,做暑假作业”,但57.8%的家长又担心子女在假期中看电视成瘾,39.1%的家长担心子女上网成瘾,有47.4%的家长担心子女在暑假中“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