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小川 《传媒》2016,(5):60-62
随着移动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爆炸性扩张,以大众传播为主导迅速向人际传播为主导的社会舆论格局转变.社会舆论实际上形成了“两个舆论场”,一个是由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体组成的主流舆论场,一个是由移动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形成的民间舆论场.  相似文献   

2.
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移动媒体和新媒体平台迅速发展,新媒体传播渠道已经逐步取代传统媒体传播渠道的主导地位,成为了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电视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现如今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不断被新媒体倾轧和压缩,传播的影响力不断下降,广告创收不断下滑,人们看电视的生活方式早已发生显著变化,看手机和上网慢慢成为人们的生活新常态。在这种新形势下,电视媒体只有主动对接新媒体和网络平台,整合共享优势资源,引入各种新媒体元素来丰富和发展自身,这样才能为自己赢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陈爽 《青年记者》2017,(5):94-95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占据了我们获取信息的众多入口,传统媒体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电视是一种辐射面广、稳定受众多的传统媒体形式,其在新闻报道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新媒体环境下,这种优势被削减、被动摇.若要让电视媒体在新闻传播上葆有持久的活力和优越性,多样化的发展模式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4.
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以短视频、新闻H5页面为代表的网络视听化新闻呈增长趋势,并且表现出不同于传统电视视听新闻的特征。河北媒体新媒体平台上也大量存在这种视听化新闻,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转载率高、缺乏互联网基因、传播渠道单一等不足。为更好的发挥河北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建议河北媒体新媒体平台:一是强化专业的新媒体采编力量,引入UGC创作,提升原创性;二是发挥主流媒体优势,加强解释性和社会话题性内容,增强引导性;三是明确发展定位,拓展传播渠道,加强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5.
张宁  杨柳 《青年记者》2016,(8):55-56
广播媒体依靠独特的伴随性、补缺性、移动性等优势,历经电视技术和电脑互联网技术的残酷考验而坚强存活.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些优势可能都逐渐被消解和替代,广播媒体面临着新的竞争危机和生存考验. 移动互联网时代广播媒体面临“融合新变局” 1.广播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先发优势被逐渐拉平和消解 在媒体融合的大潮下,广播媒体可谓“先声夺人”,率先与新媒体实现对接.在此过程中,广播媒体数据轻量化的优势尽显,因为在通常情况下,同一节目内容的音频数据所传输的数据量大大低于视频数据甚至图片数据,所以较之报刊、电视等媒体,取得了与新媒体对接的先发优势.但是随着以4G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逐渐普及,数据传输速度的大幅提高,高质量的图像逐渐实现了高速传输,广播媒体的先发优势被逐渐拉平和消解.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移动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传统媒体的发展空间和传播优势受到了严峻挑战。国际传播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正逐渐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力量。面对这样的局面,全世界重要媒体纷纷开办网站,加速新媒体转型。本文概括了知名海外媒体CNN、NHK、纽约时报及华盛顿邮报等各有特色的新媒体转型之路,并探讨其在国际传播新格局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黄祖兵 《传媒》2018,(11):26-27
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的竞争格局,传统媒体尤其是党报在发行、读者、传播上的优势日渐式微.如何重构党报体系,成为提高党报影响力亟待解决的难题.在媒体融合时代,建设新媒体平台已成为各级党报的首选.然而,在新媒体建设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一些地方党报存在形式主义,只建设不维护、不传播,降低了党报新媒体的影响力.因此,党报新媒体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才能真正完成转型,实现构建新型主流媒体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以互联网、移动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快速崛起,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愈发凸显。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只有相互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从而促进新闻传播事业的持续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以及手机等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媒介市场不断被细分,受众更加碎片化,人们不断追求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方式,使得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形态被迫向数字媒体转变,并且与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进行快速融合,媒体融合时代已然到来。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媒介环境下,传统媒体传播渠道的单一、新媒体内容方面的匮乏,使得单打独斗的媒体运作方式已经很难自救,只有打破媒体间行业壁垒,实现优势资源的迅速整合,才能消解彼此所处的困境,在不断尝试与探索的过程中,"网台联动"模式成为媒体融合时代加快新老媒体融合的契机,令电视、网络与广告主真正实现了整合传播、共赢天下。  相似文献   

10.
薛瞳瞳 《青年记者》2016,(14):62-63
电视的变与不变:当下面对的新课题 首先,媒体环境和竞争环境正在发生变化.无处不在的新媒体,用海量信息对电视的时效优势、传播优势及议程设置能力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再加上新媒体的亲和力、互动性,使得单向传播、线性播出的电视相形见绌.以收视市场为例,近10年电视收视的总量在下降,观众规模在缩小,在使用时间、频次、覆盖面和黏性等方面也开始落后于互联网.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官方应用,带动了移动传播、社交媒体和传统媒体转型融媒体的发展,新媒体传播迎来了大爆发的时代。对基层电视新闻传播来说,将“大屏”的电视节目与“小屏”的短视频传播相融合,是提高电视新闻节目新媒体属性、避免电视新闻传播影响力降低的重要手段。公众的阅读倾向是新闻传播的风向标,移动媒体的发展已经将电视观众转化为网络用户,探索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是基层电视新闻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基于此,本文针对电视新闻的短视频化方向,探索新媒体时代短视频新闻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2.
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媒体间的不断融合,诞生了一批新媒体.在一批数字媒体中,手机报发展迅速异军突起.手机报是报社、移动运营商和网络运营商共同打造的信息传播平台.  相似文献   

13.
视听媒体的出现曾使得纸质媒体,尤其是报纸行业,感受到巨大的威胁。电视以其传播的及时性、现场感、声画结合等突出特点,迅速地争得了新闻媒体的一席之地,赢得了广泛的受众。新世纪以来,网络的发展迅速,互联网普及率迅速提高。新媒体的兴起对传统媒体有着巨大的冲击。有人认为,纸质媒体的终结,甚至电视媒体的衰落将成为若干年后不争的事实。互联网以其迅速及时、多方互动、资源整合等众多优势冲击着传统媒体。但是,新媒体的发展并不能说明它能够将传统媒体取而代之。本文就电视新闻在新媒体的刺激下所进行的努力和革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李凌 《今传媒》2013,(11):77-78
品牌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购买行为,品牌一旦形成,就会备受消费者的依赖和关注,也将逐渐成为消费者的惯性选择。如今新媒体发展迅速,但新媒体在品牌传播方面还有很大的局限性,而电视媒体的品牌传播能够弥补其不足,可以有效地提高品牌影响力,提升产品价值。本文从当今电视传媒的特征入手,阐述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传播品牌的优势、传播能力,并分析企业如何利用电视媒体提高其品牌传播效果以及电视媒体如何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进程的推进,以互联网、手机等为引领的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新媒体拥有庞大的信息传播平台,正在迅速成长并赶超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对面新媒体咄咄逼人的气势.作为主流媒体的电视新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电视新闻媒体在保持现有优势的前提下,如伺打破危困,借机发展,引领扩大受众群体,这是每个电视媒体人面临的最迫切的命题。  相似文献   

16.
《军事记者》2010,(11):56-56
新媒体的发展势不可挡。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许多优势,新媒体的出现,让人们摆脱了必须按固定节目表收看电视、收听广播的束缚,在任何时候都能从互联网甚至移动通讯工具中获得自己喜爱的节目内容。这就深刻改变了人们的信息接受方式和习惯.极大地增强了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新媒体正在大步赶超传统媒体,这个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相似文献   

17.
黄蕾 《新闻世界》2012,(3):43-44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广播被电视逼到悬崖边时,车轮子和干电池赋予了广播移动传播的优势,才使广播得以生存下来。广播界俗称:"车轮子和干电池拯救了广播",近两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电子菜谱媒体、互联网媒体、掌上媒体、数字互动媒体、车载移动媒体、户外媒体及新媒体艺术这些新媒体的种种优势与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广播受到比以往更大的挑战。作为广播人如何应对传媒环境改变带来的挑战?笔者认为,了解新媒体、融合新媒体、合理利用新媒体、打造个性化的广播产品,广播在创新中必将会迎来发展的春天。  相似文献   

18.
彭沂 《青年记者》2012,(18):86-87
严格意义上说,第四媒体又称为互联网媒体或者网络媒体,是指国际互联网被人们所利用的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那部分传播工具性能. 关于第四媒体概念的界定,不得不指出,很多学术界人士认为除了第四媒体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媒体——第五媒体,又称“新媒体”.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者们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一些传播学期刊上设有新媒体专栏,但所刊载文章的研究对象也不尽相同,有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等,还有一些刊物把博客、播客等也列入新媒体专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以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为代表的新媒体传播优势日益凸显,对传统媒体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本文对新环境下媒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推进以报业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对策,以期对传统媒体今后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憬晶 《青年记者》2016,(23):126-127
目前,国内电视娱乐节目正处在新一轮的鼎盛时期,节目数量、收视份额等均有良好表现,而其活跃的平台也从电视延伸到新媒体,新媒体成为电视娱乐节目的营销利器. 传统意义上的新媒体是指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之后发展起来的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媒体.但在现时语境下,这一范围太过宽泛,当前的“新媒体”应该具备四个关键词:“数字化;传播语境的‘碎片化’;话语权的阅众分享;全民出版:自媒体模式.”①由这些关键词组合起来的“新媒体”包含了以电脑为代表的互联网终端,以及以手机、平板电脑等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终端,而后者的使用者数量正在直线上升.这一媒体语境彻底改变了市场营销环境,即使是依附于电视媒体本身的信息内容,也需要借助新媒体这一营销平台才能更广泛、更有效地覆盖目标受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