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张宏树  杨欣 《青年记者》2016,(24):45-46
“魏则西事件”自2016年5月1日由微信朋友圈爆出,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魏则西于2年前查出滑膜肉瘤晚期,受百度排名信息误导,陷入医疗骗局,2016年4月12日离世.从整个事件来看,造成魏则西悲剧的因素很多,如百度的误导、莆田系医生失德和医疗体系的问题,以及魏则西自身对于信息的判断和质疑能力等.其中,最引人深思的是,百度作为网络空间中重要的信息提供者,是否忽略了网络传播的公共性?如何提升网络公共空间的公信力、增强网络媒体社会责任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2016年,网络危机事件频发,这种新型的社会危机给组织的生存以及发展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其中,“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事件”与“魏则西事件”都是十分典型的网络危机事件.经过对这两个事件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的行为对信息传播中的噪音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借助新浪微博、百度指数等,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事件的热度、传播方式及舆情演化等多个角度分析传播者在信息传播中是如何影响噪音的.  相似文献   

3.
新闻旺季     
今年五月非同寻常,特别热闹,新闻事件令人目不暇接.“五一”小长假,魏则西事件舆情爆发,引发公众对百度的猛烈炮轰.百度的危机公关非但没有让公众的愤怒降温,反而激起更加汹涌的舆论怒潮.此后,随着新料的曝出,舆论路线图发生了新的变化:莆田系和武警二院成了众矢之的,峰回路转,百度的难关似乎渐行渐远,舆论烈度渐呈走表之势.这是百度求之不得的.有时候,舆论洪峰来临,惊涛拍岸,躲都躲不过,当事者度日如年.但舆论退潮,也会像剧院散场,转眼就一地鸡毛.特别是遇到舆论“追尾”,会出现舆论事件的连环套,一个还没来得及展开,后来者就超车抢了风头.喧嚣的五月就遭遇多起舆论事件的“追尾”.  相似文献   

4.
魏则西事件是2016年5月份的焦点事件,该事件一方面反映了新兴技术公司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规范的问题,尤其是网络空间的公共性考量已迫在眉睫,但从魏则西本身角度考察,则存在网络素养严重缺失的问题,若魏则西能质疑百度和主任医师李某所提供的信息、合理地选择治疗方式,或许能走的不那么仓促.“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出现窄化危机,若不及时提高网络素养,魏则西的悲剧将不断上演.  相似文献   

5.
魏则西是西安某大学2012级学生,2014年4月查出患有恶性肿瘤滑膜肉瘤,2016年4月病情恶化去世.患病期间,魏则西曾在北京武警二院进行了4次“生物免疫疗法”治疗,共花费20多万元.2016年3月底,魏则西将自己的求医经历在知乎网站发布,称去北京武警二院就医受到了百度搜索、央视相关节目的影响.而实际上,北京武警二医院所谓“生物免疫疗法”根本是子虚乌有.  相似文献   

6.
李芬芬 《青年记者》2016,(27):37-38
新媒体事件触发新闻价值的“激活”
  今年上半年“魏则西事件”触发了媒体关于“莆田系”“百度”“免疫疗法”“部队医院”“医改”等诸多相关问题的报道,推动舆论持续发酵。此前的“北京和颐酒店女子遇袭事件”,同样触发了媒体以“酒店”为中心向边缘扩散的大量相关报道,引起了较多的社会关注和讨论。可以说,这些报道的“新闻价值”是被某个事件“激活”的。其实,这个现象以前也存在。2010年10月“我爸是李刚”事件曝出后,“我爸是××”就成了屡被报道的题材,如“我叔是金国友”“我爸就是国法”“我爸是村长”“我爸是市长”等。与“魏则西事件”和“北京和颐酒店女子遇袭事件”横向“激活”新闻价值不同的是,这属于纵向新闻价值的“激活”。  相似文献   

7.
江昀  张晴 《青年记者》2016,(26):18-19
2016年4月5日,“北京和颐酒店女子遇袭事件”(也称“弯弯事件”)成为网络上热议的话题,在微博上引起的舆论浪潮一波三折.在这一事件中,舆情是如何变化的?舆论为什么会出现转变?社交媒体受众讨论的结果如何?为解答以上三个问题,本文以社交媒体受众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为研究视角,解释这一现象的形成过程,剖析其形成机理、特点与后果.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互联网的高度发展,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自媒体时代,人人随时都可以对社会热门事件各抒己见,发表看法,这就导致了舆论形成和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对舆论走向产生影响。百度、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对于热门事件的舆情发展情况能够起到一定的体现作用,本文对“红眼睛蓝兔子”邮票引发的舆情进行分析,以网络舆论为依据对热点舆情的特点、传播特性等进行分析,探究主流媒体以及新媒体、自媒体是如何在舆论传播的过程中影响舆论发展的,从而摸清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与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9.
卢兴 《青年记者》2016,(32):57-58
移动社交网络所呈现的舆论动员机制革新了网络信息传播范式,赋予新闻活力,使民意表达更具张力.2016年5月,魏则西事件引起轩然大波,尽管百度有意弱化一些相关检索,但是知乎、微信等移动社交网络平台建构了舆论动员机制的新景观.在此事件中呈现的移动社交网络舆论动员机制,可以为相关机构掌控舆论走向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自媒体时代,与大众利益息息相关且社会矛盾尖锐的话题极易激发网民的宣泄情绪,生发恶性舆情。“手术室自拍”事件正入医患关系的舆情敏感区,并上演了一出网络舆情反转剧。本文认为,网络意见领袖声援正面舆论、主流媒体担当权威信源、深度评论调解网民心理,这是在“手术室自拍”事件中显现出的三个舆情导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王晋 《传媒》2016,(17):89-91
百度竞价排名搜索推广机制的性质认定问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通过分析“魏则西事件”认为搜索引擎推广服务是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的特定搜索行为,这种行为从形式和效果上看,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告特性。百度搜索推广服务,是以技术来伪装的互联网广告,是互联网领域的新型广告营销形式,应当按互联网广告的规定处理,百度可以认定为广告发布者。  相似文献   

12.
《新京报》在视频直播方面的探索和尝试开始于2016年,与腾讯新闻合作,充分发挥各自在平台、技术和内容等方面的优势.2016年初的“春运回家路”春运系列报道只能算是一场视频直播的演练,在2016年两会报道中,《新京报》的视频直播进入全面启动阶段.发展到今天,《新京报》在视频直播中涌现出众多有社会影响力的新闻,比如,“聚焦2016全国两会”“让全中国牵挂的悬崖村孩子”“天津滨海新区爆炸” “7月北京河北暴雨”“雷洋事件” “魏则西事件” “保定6岁儿童坠井事件”等,《新京报》记者在新闻现场的一线,为公众全方位直播了事件的整个过程,在新闻的时效、深度、人情味等方面,都展示了主流大报的专业规范和职业素养,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王怡 《今传媒》2016,(11):53-55
2016年4月12日西安大学生魏则西因患滑膜肉瘤病逝,事件随后在短时间内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文章通过对网络搜索指数的分析来研究网络用户是以怎样的视角看待此事件,分析公众舆论推动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以图表的形式报告了公共舆论的传播在网络环境中的改变、发展,在网络舆论的多元形态下网民舆论的走向,以及此视角下网络用户所作出的反应与公共舆情传播的关联.  相似文献   

14.
手机媒体以其强大迅捷的传播优势,目前已成为危机预警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以“7.21北京特大暴雨灾害”为例,分析手机媒体在此次危机事件中的表现和传播效果,在肯定其积极影响的同时,总结手机媒体在危机舆情传播中存在的局限.通过探析“7.21”暴雨灾害给手机媒体传播策略带来的启示,从舆情监测、防控、媒介融合、文本技巧等几个方面提出手机媒体提升传播效果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杨兼 《青年记者》2017,(4):52-53
2016年12月16日,针对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镇中学营养餐问题,中国教育报记者展开了暗访调查.其间在被学校老师质疑后,与兴十四镇派出所警察产生了冲突.这场始于教育圈的事件经历了媒体圈、警察圈、法律圈的几次腾挪转移后,事件细节、新闻伦理、职业道德、执法规范等问题先后进入舆论场,舆情回落后,却并没有以回归营养餐而终.无论是媒体还是警察,都在舆论中“旧伤添新伤”.  相似文献   

16.
倪万 《青年记者》2017,(21):45-46
近年来,舆情反转现象成为新闻传播学界、业界乃至广大社会公众共同关注的话题.舆情反转虽然还没有非常统一明确的定义,但对“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手术台自拍事件”以及“东北大妈讹外国小伙”等舆情反转事件分析后发现,舆情反转现象大都表现为随着舆情事件发展在不同阶段的推进,关于事件的事实信息不断呈现,社会舆论出现偏移、反转、倒戈的现象,乃至媒体报道、社会公众意见也出现截然相反的态势.在这一过程中,网络曝光、媒体报道、网民讨论、大V评论等诸多因素构成了舆情反转现象中信息场的乱象,各类信息不对称、不平衡的呈现成为导致舆情反转甚至舆情多次反转的核心原因,也因此引发了新的社会信任危机.这需要主流媒体及时发声、正确引导社会公众的思维趋向,并随着事件事实的逐步显现,重塑健康有序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兴媒体不断涌现,探讨网络舆情的演变规律与媒体应对,成为近年来传播学研究的焦点.本文以“西安医生自拍事件”为例,通过舆情监测数据分析,探寻当前热点事件中网络舆情演变路径及应对策略,以期为同类事件的舆论引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宏观视野 微观着手目前的网络舆情分析行业,主要分布在政府部门、媒体、企业和高校.其中政府部门所设立的舆情监测机构侧重于对民生民意的观察、相关措施的制定;媒体设立的舆情分析机构侧重对事件过程的关注,一方面为媒体提供新闻内容,一方面可考察媒体使用情况;企业的舆情分析机构往往从自身效益出发,多为危机事件预防;而高校的舆情分析实验室则一般是研究性机构,更注重反思事件从发生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中,网络舆情的走向及其作用,做出客观性、规律性总结,并结合学理思考,形成最终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高宪春 《当代传播》2011,(6):50-51,57
本文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舆情事件发展特点,形成了舆情事件发展中的三个互动图示.舆情事件的发生以个体为激发点,新媒体为中心策源地,因此缩短了形成时间,加快了舆情事件发生的频率,使其影响范围也有扩大趋势等.本文根据新媒体环境的特点,构建了舆情事件发展的三个“互动模式”图示,即“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互动”图示、“网上网下的互动”...  相似文献   

20.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媒体融合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8月,人民日报媒体技术部首席技术官陈川在“职责与使命——2016媒体融合发展论坛”上指出,目前媒体融合还没有很好的用户连接,很难与用户形成良好的互动.而且,根据《2016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5年之后一种由互联网企业发起的针对传统媒体进行收购兼并的“倒融合”逐渐成为趋势,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融合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