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地区的多元文化传播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元民族文化交汇、碰撞和交融的地方.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各民族保持着各自鲜明的文化个性.在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相互交融中发展与渐变,从而造就了新疆民族文化鲜明的多元性特色,和多元文化传播特质.本文旨在通过对新疆多元民族文化并存现象的分析,研究新疆跨文化传播,探寻新疆特殊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中跨文化传播的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2.
在多年的传播实践中,为满足不同民族的信息需求,新疆媒体用多语种进行信息传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多语种大众传播体系.在1910年创办的新疆第一家报纸——《伊犁白话报》,就是以汉文、维吾尔文、蒙古文和满文等四种文字出版发行.①之后出现的报刊、广播等各类媒体,也保持了这一传统,根据受众群体结构特点和需求差异进行不同语种的传播.目前,新疆的图书、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体能够用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蒙古语、柯尔克孜语、锡伯语等民族语言进行传播;考虑到对外宣传,还有一些媒体增加了英语、俄语、土耳其语和塔吉克语.新疆多语种大众传播体系在满足各民族群众对各类信息的需求、正确引导新疆社会舆论、传承各民族优秀文化、丰富各民族群众的文化生活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新疆的新闻事业是各少数民族共同发展的事业,也是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高速发展、信息极速传播的今天,如何使新疆的民族新闻事业以其独有的民族特色屹立于西部之颠,是今后新疆民族新闻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论述了新疆地区民族新闻的历史发展、特色、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继承和弘扬新疆各民族优秀文化,引导文学创作,扶持鼓励以新疆少数民族作家原创作品为主的各民族作家作品,加强各民族作家、作品之间的翻译和交流,培育和发展现代文化,实现"出精品、出人才"的工作目标,促进新疆各民族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共同繁荣与发展,2011年10  相似文献   

5.
自7.5以来新疆学术界,特别是法学界对公民意识的呼唤不绝于耳,在新疆以"公民意识"覆盖和统摄"民族意识"的任务已十分迫切。为了增强新疆各民族成员的公民意识,新疆的新媒体如何依靠自身的传播特性增强各民族成员的公民意识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笔者试图探索出一条科学有效的路径,使新媒体能够在增强新疆各民族成员公民意识这一过程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解庆锋 《东南传播》2012,(8):107-109
在多元民族文化集聚的新疆南疆高校各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测量中,科学合理的测量方法与测量指标体系对准确调查与把握各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状况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对新疆南疆高校各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研究课题所拟采取的各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的测评方法与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新疆广袤的地域、多民族的读者群体、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构成了新疆的主流媒体党报体系"一张党报,几种文版,导向一致,各有特色"的鲜明风格.<新疆日报>按自治区各民族人口构成比例,用汉文、维吾尔文、蒙文、哈文四种文字出版;各地州党报也根据各自的民族人口构成比例,用汉文、维吾尔文,或者蒙文、柯文出版.  相似文献   

8.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新疆日报》作为新疆地区最具权威性的省级党报,通过新闻报道推进民族团结是其一项重要使命,而其中的民族新闻报道不仅是对新疆各民族现状的真实反映,更对民族团结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本文通过抽取的2016年下半年的两个人为周里《新疆日报》关于民族团结内容的报道进行分析.从报道形式和数量上进行统计分析,对下半年民族团结内容的报道趋势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十三大报告指出:“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维护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要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要继续巩固和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教育全党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努力做好民族工作。”新疆是边远地区,是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占60%。在新疆,  相似文献   

10.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居住着维吾尔、汉、回、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满、锡伯、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达斡尔、俄罗斯等13个民族。各民族大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但在解放前,新疆各民族开办的中小学校为数很少,因没有自己编写的文字教材,只好借用苏俄或  相似文献   

11.
新疆是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全区居住着13个主要民族47种民族成份的1400万各族人民。少数民族845.01万人,占61.07%,其中自治民族维吾尔族643.1万人,占人口的46.48%。民族问题往往同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敎等问题交织在一起。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民族问题不仅不会随之消失,而且将长期存在。维护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可见,在新疆民族团结是大局,民族团结、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的宣传也是《新疆日报》的大局,是它的重要任务。本文拟谈谈近几年新疆日报探索改革民族理论宣传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疆作为一个多民族共同生存的地方,在民族交往和冲突中各民族结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3.
1955年播映的《哈森与加米拉》是第一部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新疆共创作完成69部少数民族题材影片,以鲜明的地域经验、民族特色以及文化内涵在国内以及国际获得较高的辨识度.本文梳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以民族认同与文化传播为切入点,进一步认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作为一种文化传播方式,对促进新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加强民族间的团结,推动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也应看到,由于各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形成各自独特的民族传统、民族心理、价值观和风俗习惯,这种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客观上对新闻传播也起着不同程度的制约作用,影响到新闻传播的效果。在多民族文化共存的情况下,如何切实有效地实施新闻传播?这是新疆新闻界一个值得重视探讨的课题。本文试就跨民族文化的新闻传播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并就韩强同志在《试论跨文化传播的新闻价值观》(载《新疆新闻界》1996年第1期)一文中提出的一些观点进行商榷。 一、跨文化传播与跨文化新闻传播 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的生活状态,包括人类在后天所习得的各种知识技能和创造活动的总合。它由物质文化、规范文化和认知文化三个相互关联的部分构成。文化具有民族性、综合性和历史延续性,在阶级社会中还具有阶级性。每一社会和群体都有与其相  相似文献   

15.
《西域研究》杂志以刊载与新疆有关的民族、宗教、历史、文化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为主,杂志社始终把杂志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紧紧围绕正确阐明新疆历史、弘扬新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坚持双百方针,走特色办刊的路子,从而使杂志在学术界获得了一定的声誉。历史上的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正确阐明和宣  相似文献   

16.
编辑出版优秀的历史类著述,正确阐明新疆历史,包括新疆各民族的发展史和宗教演变的历史,引导各族人民了解、认识新疆历史,自觉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新疆出版单位肩负的光荣使命和艰巨的任  相似文献   

17.
程晓玲  刘星池 《今传媒》2012,(1):129-130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信息爆炸及传播的无国界,使得不同民族之间的人们距离越来越小,主流文化、语言、文字的同化可能会使部分少数民族的文化文字消亡。网络的普及使新疆与全国平均信息化水平的距离也在缩小,但是新疆就居住着47个民族,这其中,也不乏部分民族人口少、文字语言面临着新的冲击的问题。网络的快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及交流方式。如何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促进各民族均衡发展,尽力满足各民族不同的信息需求,对新疆中文新闻网站少数民族报道中的倾向性研究也能够对媒体工作者提供有益参照。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不仅幅员辽阔,有着多样化的地理条件,同时也有着各具特色的人文环境,各地域在各种综合因素,如:历史发展、自然条件、文化传统、社会心理、生活方式、民间习俗以及语言特点等的共同作用下,并经历长时间的历史演变和文化积累,对各自相对独立、立足于本区域又彼此关联的文化系统予以构建.对于新疆地区而言,近年来新疆出版业发展极为迅速,地域民族历史文化图书发行也受到广泛重视,其中编辑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由于新疆具有的民族、历史、文化、宗教等特殊性,需要对编辑工作加强规范,并且书稿内容编辑规范性也在新疆出版行业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结合新疆地区,对地域民族历史文化图书的编辑工作的有效开展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解庆锋 《东南传播》2012,(10):88-90
新疆南疆高校校园环境有其特殊性,对各民族大学生进行的媒介素养教育与民族团结、校园和谐稳定密切相关,媒介素养教育的服务性决定了新疆南疆高校各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与内容既要包含一般性知识,也要包含含有地域特色的知识,这主要体现在对其他民族文化符号意义的正确解读、对中西亚部分国家大众传媒的正确认知、对不良信息的免疫能力培养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是新疆各族群体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日益多元化的今天,网络文化、快餐流行文化正严重冲击着各民族传统文化,有些已经面临即将消亡的境地,因此以网络为平台的数字化方式传承、弘扬这些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变得十分紧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