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技术的跃进所催生的设计理念,促使学术期刊封面设计也需要结合互联网思维来进行设计创新,适应科技浪潮下响应更快、内容更丰富、传播更便捷的模式.“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得学术期刊封面具备新的功能,也为学术期刊封面的继承与创新提供了更多可实现的技术与表现支撑.此外,学术期刊封面设计发展趋势应该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助力学术成果传播.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深入分析国内外学术期刊众筹出版现状的基础上,根据“互联网+”行动计划的观点,从“互联网+资金”“互联网+发行”“互联网+内容”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认为将众筹应用于学术期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以帮助学术期刊拓宽融资渠道,提高发行量,实现按需出版,促进学术大众化.  相似文献   

3.
李少华  杨柳 《青年记者》2016,(18):88-89
从F2O到T2O:注意力经济触发跨界合作 自“互联网+”时代到来,各传统产业开始寻求与互联网的合作契机,以促成跨界深度融合.①近年来,共同的客户群体、消费市场、商业机会使得电视与电商拥有了可以相互连接的产业链,“电视+电商”模式随之成为电视媒体互联网化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战略全面实施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教育出版为了实现数字化转型,纷纷向在线教育发展,延伸产业链.在线教育平台建设的重心是用户培养,只有形成了庞大的用户规模,以优质的内容和多元化的服务提升用户黏性,才能实现平台的健康发展.本文以时代教育在线为例,主要从用户分类、社区构建、线上线下互动等方面来分析时代教育在线平台的用户培养.  相似文献   

5.
移动互联网时代,在坚持提供优质内容的基础上,创新提升服务功能,是主流媒体融合转型、发展壮大的重要路径。主流媒体要跳出单一的信息传播功能,用原创内容引导用户,以特色产品提高服务质量,打造用户广泛参与的内容生态,实现社会效益;搭建以“新闻+服务”为特征的复合型服务平台,以“互联网+”重塑产业链,做好媒体服务、公共服务,在经济主战场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实现经济效益。本文以山东广播电视台二十大融合传播实践为例,探讨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拓宽服务功能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王丽芳 《青年记者》2016,(11):112-113
“互联网+”时代传媒环境的变化,引发传媒产业的新一轮革命,同时也给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挑战和机遇.本文以高职院校为例,分析如何培养能够与行业无缝对接的全媒体新闻人才. “互联网+”时代媒体业态发展新趋势 “互联网+”时代引发了传统产业的革命.“互联网+传统的红娘”有了世纪佳缘,“互联网+传统百货卖场”有了京东,“互联网+传统集市”有了淘宝,“互联网+传统交通”有了快的、滴滴,“互联网+传统银行”有了支付宝.  相似文献   

7.
陈博 《出版参考》2016,(4):60-61
“互联网+”涉及行业整体形态的改变.它需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出版领域中,进而重新定义出版业和编辑,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发展新形态.它需要我们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产品、用户、市场、营销等组成的整个产业链乃至整个产业生态圈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重新审视、分析、对待.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对出版行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誉元  冯炜 《编辑之友》2015,(10):26-30
2015年“两会”提出的“互联网+”战略,促进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创新, “互联网+”出版究竟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重构的激荡中产生出什么样的变革?文章基于对“互联网+”含义的把握,提出这一战略将推动出版行业转型升级,与此同时,出版行业应不遗余力地为读者做好连接与服务,最后从延伸产业链、多元化经营、“圈子”营销等方面提供具体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了“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面临的新变化,阐述了“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的构建要素,提出了“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构建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时代用户信息环境具有开放性与复杂性,这给用户隐私保护带来更大的挑战.文章从“互联网+”环境用户隐私安全特点入手,系统分析了“互联网+”时代用户面临的隐私风险类别,并从技术上阐述了“互联网+”环境下用户隐私风险防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我国传统出版业步入数字化时代,出版业发展出现了传统出版和数字平台融合的发展平台,跨媒体出版、深度数字化、深度绿色化成为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互联网+”时代下内容捕捉能力和技术商业模式对传统出版业发展带来了冲击,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下迎接挑战、抓住机遇、融合发展,成为出版业有关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的发展给图书馆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也给图书馆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互联网+”时代,用户思维是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出发点.文章介绍了“互联网+”、“互联网+图书馆”的相关概念及其意义,提出了用户思维在“互联网+图书馆”发展之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基于用户思维的“互联网+图书馆”的转型思维和转型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3.
祝元志 《出版广角》2016,(22):26-28
“出版+互联网”还是“互联网+出版”,出版人依旧迷茫.互联网进入2.0时代,出版业对互联网依然爱恨交加,图书阅读是全民刚需,是最大的流量入口,却有很多出版人依旧没有走出抱着金饭碗要饭的困局.本文试图论述“互联网+”对出版人的思维挑战,并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教育学术期刊在融媒体环境下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挑战以及创新发展要求.融媒体环境下,教育学术期刊需要立足学术优势、找准传播核心,顺应时代要求、提升编辑素养,突破运作惯性、实现机制转型,由此建立并稳定自身的“专业力量”.“互联性”和“开放性”是其转型策略的重要维度,可通过转化编辑思维方式,铺垫转型基础;实现多元“互动”,打造“互动型”办刊样态;发挥融媒体优势,践行“内容+”等多元路径,实现教育品牌期刊的转型.  相似文献   

15.
郑晓慧 《传媒》2016,(7):91-93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漫画作为动漫产业的源头和基础,对于全面提升我国动漫产业链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主要从树立“互联网+”的品牌意识、提升用户参与度、扩大授权合作、文化创新和预防“品牌劫持”五个方面对漫画品牌成长的路径进行分析,以保证漫画品牌的持久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张文飞  胡娟  唐沛 《传媒》2016,(19):25-28
移动互联网的纵深发展带来了人类行为模式和社会经济生活的重大变革,未来经济与社会组织不再是工业时代的“矩阵式”形态和以产品为中心,而呈现为互联网社群支持下个性张扬的“网状”模式和以用户为中心的模式.在学术出版领域,人大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壹学者”移动学术科研服务平台坚持用户价值导向,打造“内容+工具+社交”的产品构架,致力于用户价值运营,在打造新型“刊网互动”学术出版与评价模式,携手国内学术期刊社共建良性循环的学术出版生态系统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将以其发展与探索为例,在分析学术出版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论述互联网时代学术出版如何以用户价值导向为核心,构筑强大的传播力,实现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互联网+”思维为基础,研究国际上几个代表性OA出版平台如DOAJ、BMC、PLoS的运营模式,分析国内外政府机构对OA出版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提出一套系统性的改革方案.认为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出版模式渐成趋势,我国学术期刊应运用互联网思维改革办刊模式,开发自主云出版平台,创办一批国际领先水平的高质量OA英文期刊,在推动国内现有英文期刊精品化、国际化的同时,促进中文期刊可持续发展,从而整体提升我国学术期刊的综合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自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互联网+”概念以来,中国已进入互联网与各个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阶段.“互联网+”的意义不仅在于借助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来推动传统产业形态的转型升级,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互联网正在成为基础能源,以高效、紧密的连接能力,充分发挥“信息”在各行各业产业链环节之间的连接、对话与赋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互联网+”时代的新业态下,各种媒介拥有了优质的发展平台,同时媒体竞争激烈,读者需求分众化,各种媒介继续提升传播力。学术期刊作为重要学术成果传播的媒介要在国内外竞争中形成一定的影响,必须不断强化自身传播能力,扩大传播效力。笔者认为主要从增强原创力,健全传播机制,强化传播意识,进行精准传送四个方面强化学术期刊传播能力;从建立期刊品牌、开拓传播渠道和培养人才三个方面扩大学术期刊的传播效力。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信息传播路径不断丰富、传播速度加快,为我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现如今,信息传递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互联网+”创新了传统广播电视节目形式与内容,对广播电视编导工作者能力与编导专业教育水平均提出较高要求,因此,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转变以往教育模式,充分适应社会发展趋势。本文以“互联网+”时代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影响入手,分析“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现状,提出“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