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说,过去的经济新闻采写模式能够适应计划经济时期的要求,如今,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党报经济新闻读者的构成、需求的侧重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党报经济新闻的采写模式应当实现宏观和微观、硬化和软化、人与物之间的  相似文献   

2.
记得多年前读过一本从国外翻译过来的新闻教材,把新闻采访比喻为采矿,作者谆谆嘱咐记者不要满足于露天矿藏,而要深度发掘埋于深处的高品位矿石。  相似文献   

3.
新闻敏感也是新闻记者发现和判断客观事实或事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的能力,笔者有幸连续两年参加了2002、2003年度的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颁奖会,学习观摩了众多获奖佳作,并聆听了众多领导和专家对获奖作品的分析评价,对照自己的工作体会,笔者认为,有许多新闻事件是由于我们在工作中缺乏"新闻敏感"这双"慧眼"而错失了良机.  相似文献   

4.
宋万林 《青年记者》2012,(24):54-55
常有年轻记者和新闻专业学生问我做新闻①之道:怎样才能把新闻做好?怎样才能成为优秀记者?怎样才能发现、抓到好新闻?怎样才能使新闻报道客观、公正……也有当了多年记者的"老记"们对上述问题仍感困惑,不知道如何做新闻。我也常常这样回答:沉下心来,好好研究一下哲学中的辩证  相似文献   

5.
我采写的短新闻《火车嗓门变小了》获得了中国企业报新闻奖二等奖。回想采写经过.这篇稿子是从一次工程验收会上“拣来”的。  相似文献   

6.
倪沫 《东南传播》2011,(2):112-113
民生新闻要突破选题狭窄、内容琐碎、部分节目操作流于庸俗的瓶颈,宜用好"大题小作"和"大题小作"的辩证法,即运作宏大选题时宜寻找或策划最佳切入口,用生动的故事见微知著反映大主题;报道"小题"时,宜加强媒体的理性介入和合理引导,充分挖掘小选题背后的意涵,使得报道体现一定的深度,发挥一定的社会教化作用,从而让观众在"消费"这些"新奇特、假丑恶"式的市井琐闻时,能带着一定的价值判断来看待和接受。大题之"大",大在选题的视野和层次的宏观;大作之"大",大在选题操作中对意义和内涵的提炼、提升;小题之"小",小在选题的贴近和家常;小作之"小",小在选题操作中的最佳切入口。"大"胜在宏观和深刻,"小"胜在亲切和感性。在民生新闻中,"大"与"小"相辅相成,新闻若能在"大"与"小"之间找到平衡点,或由小而大,或由大化小,就能达到殊途同归、生动与深度并存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8.
9.
2005年湖北新闻奖消息获奖作品题材多样。这些作品运用新闻敏感的触角触及到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对湖北省深层的经济改革、民情民态、化风情、社会道德等方面作了全景摄取,为受众全面地传播了新闻信息,满足了受众的信息诉求。  相似文献   

10.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传媒相继推出了一批以人物心态为主线的新闻作品,其代表作有孟晓云的《大户心态篇》、刘蔚的《汉城决战的最后四十秒》、吕晓琦的《“我们穷得只剩下钱了!”》等。这些作品,都获得了全国好新闻奖,新闻界评价甚好。和报纸刊物比,广播、电视的访谈性报道则更为突出,常见一些记者将话筒伸向采访对象的嘴边,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采写经济新闻难,经济报道出精品更难。认为搞经济报道,接触到的都是枯燥的数字和乏味的事例,找不着“亮点”,不容易写出精品力作。其实,经济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国企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消费领域、流通市场等大量的经济宣传中,闪烁着无数的“精品亮点”。关键是我们是否沉下心来,聚精会神地去观察它、发现它,并能按精品的要求把它“描绘”出来。  相似文献   

12.
2013年9月,笔者参与采写的《灯亮了,心亮了,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主)——从姜堰市沈高村看“三解三促”的“民心效应”(副)》获得第16届江苏新闻奖。此前,笔者2012年度参与采写的4篇新闻获江苏省报纸好新闻、江苏省网络好新闻一等奖1篇、二等奖3篇。  相似文献   

13.
14.
戴墨 《军事记者》2013,(3):29-29
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前进报社社长杜树人每年都有稿件获得军内外新闻奖。品读他的获奖作品,给人一个很深的感受是:新闻可能天天有,但好新闻却不可能人人得。新闻人不光要有善于发现新闻的眼睛,还要有打磨新闻精品的意识。一、时刻带着敏感的神经,才可能发现被忽略的珍珠连获3项新闻奖的消息《某团把休息日还给战士》(载于《前进  相似文献   

15.
李楠 《记者摇篮》2005,(5):11-11
采访与写作是记者的两个基本功。西方的新闻传媒在挑选记者时,十分在意他的采访功底。相比之下,我国的新闻教育就不太重视采访的思维和技巧的培训。正因如此,在实际工作中,采访给年轻记者所带来的困惑可能要比写作所带来的苦恼多。笔者在采访实践中懂得,采访要有“放”有“收”。  相似文献   

16.
在所有新闻报道中,经济新闻有其先天不足——较之时政新闻缺少显著性,较之科技新闻缺少知识性,较之社会及文体新闻缺少趣味性,专业性太强,被认为是比较难写的一种体裁。人们常说,经济新闻有三难,即难写、难懂和难以留下印象。如何克服"三难",写好经济新闻呢?下面根据我们的新闻实践谈点体会。一、抓取经济"热点"题材,关注民生,贴近生活经济报道反映的题材,必须是领导关心的、广大受众心目中占有显著地位的、有关国计民生的经济现象、重大经济问题和重大经济事件,是群众关注的,是当地的"热  相似文献   

17.
所谓坐标,就是在参照系中,为确定空间一点的位置按规定方法选取的有次序的一组数据。而在某一问题中规定坐标的方法,就是该问题所用的坐标系。选取事物的坐标系,是为了说明质点位置运动的快慢、方向等。然而,在新闻文化、特别是好新闻的挖掘采写中,有没有相应的规律可循或坐标参照系呢?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与写作》2004,(11):19-19
本刊讯 9月16日北京市新闻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暨第十三届“北京新闻奖”发奖会召开。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蔡赴朝出席并讲话。  相似文献   

19.
相对于党报来说,晚报都市报作为社会生活类报纸,常常被称之为"小报"。小报如何提升自己的影响力?主要靠精品力作。而要收获精品力作,需要各个报社编辑部  相似文献   

20.
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而新闻创作是记者根据题材制作新闻的过程,具有自我选择性。看上去,"命题作文"这个词似乎和新闻创作相距甚远,然而,在许多新闻采访过程中,由于客观因素限制,记者时常会遇到"命题作文"这种情况,有的是题材固定,有的是主题固定,因此无法进行自我选择。如何在这种"命题作文"下,创作出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