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菲 《青年记者》2012,(11):40-41
所谓本位,就是人类思维及行动的最根本的起点、出发点和着眼点.受众本位观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国内传播理论研究者的视野,在当时被视为国内新闻观念改革的一大突破.它将受众作为权利的主体来审视,从受众作为社会主义新闻媒介的主人、作为传播活动的轴心,应该享有充分的知晓权、表达权、舆论监督权等权益意识出发,要求新闻改革的目标必须适应和满足受众的需要,维护受众的权和利.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选择性媒体环境下的新闻是更容易回避还是更容易接触这一争议,文章在梳理新闻选择和媒体环境类型的基础上,提炼了知沟扩大和全民阅读两派代表观点。依据媒体环境(高选择性媒体环境vs低选择性媒体环境)、新闻阅读情况(新闻回避vs新闻接触)、受众主观意愿(有意的接触vs无意的接触)的标准,归纳出八种组合情景。研究发现,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选择表现为“我躲着新闻”“新闻躲着我”“我找到新闻”“新闻找到我”四种传者与受众的关系。其中,“新闻找到我”是近年来出现的趋势,它意味着受众的新闻接触或许是社交媒体的副产品,建议合理编排社交媒体上的娱乐和新闻信息,优化算法推荐,改变媒体系统中新闻消费的结构,促进受众从无意的回避转向无意的接触,实现“新闻找到我”。  相似文献   

3.
大众文化背景下传媒受众观的嬗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卫 《新闻知识》2003,(10):31-32,41
大众文化一般是指受市场规律支配的,以城市大众为主要消费对象、以娱乐为主要功能、以现代生产方式进行生产与经营,并通过大众传媒广泛传播的文化形态。受众既是大众文化的参与者,也是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媒介融合形态逐渐成熟,媒介环境的改变促使受众观念发生变化,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树立正确的媒介受众观,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也只有这样,媒体才能赢得受众支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主要研究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受众观念的转变,指出了当前受众观念的总体特征即权利主体,并从媒介、受众及媒介和受众关系三个层次分别阐明了受众观的特点和变化。  相似文献   

5.
白阳 《东南传播》2011,(1):99-100
随着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的转变,大众媒介不断提供着各式各样的信息形式,其中图像信息因其直观性、通俗性的特点,在受众中有着广泛的消费市场.受众的图像观不仅改变着消费实践,还塑造着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图景.它缩小了世界距离,却淡化了深层次的意义.它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弥补了信息鸿沟,推动着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受众"实际上是一个被人们建构出来,存在于人们观念中的概念,而并非指向一个活生生存在于物理空间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群体。在长达一个世纪左右的受众研究中,主要形成了三种受众观:以世界大战为背景形成的学术研究与政治实务相扣的宣传式受众观;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市场导向的批判式受众观念;以文化研究学派为代表的行动式受众观。然而这三种各具阐释力度的受众观念在当代却不能解释许多社会传播现象。这让受众问题越来越像一团迷雾,愈发让人琢磨不透,我们真的理解受众吗?所以首先我们必须先明晰这三种各具阐释力的受众观内容,赋予各个时期不同受众内涵形成背后的历史层面观照,其次通过观察受众内涵的阐释变化探究这三种受众观形成背后的社会语境与阐释失效处,最后在此基础上,得到一个关于受众问题的阐发,从而促进、引导受众观念在新时代的更新变革。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背景下 广播受众接触行为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迎忠 《传媒》2008,(5):42-43
在数字技术以及媒介融合趋势的推动下,广播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是否发生了变化,是我们关注广播媒体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9.
新媒体时代,愈发先进的数字技术,极大地丰富了媒介种类,宽广了便捷的沟通平台,形成了人们使用媒介的普遍行为。而随着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的大量涌现,大数据的来袭也在潜移默化中为深入了解人们的媒介使用习惯提供了可能,用户中心论的新型受众观正在崛起。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老年受众的媒体接触行为作了调查研究,旨在揭示老年受众的接触偏好,为媒体做好对老传播、实现对老年群体的人文关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媒介的发展成燎原之势,以不可逆转的态势影响着受众。在新媒介语境下,受众受碎片化和媒介的去中心化、个性化、及时性和交互性等特点的影响,呈现出新的特性。  相似文献   

12.
就受众观而言,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没有跳出决定论的思想局限,将大众解读为无力的或有限能动的大众。迄今为止,并未有学者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原著的阅读来指出科学的理解。为正确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受众观,本文在此正本溯源,结合原著,重新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论述及思想。  相似文献   

13.
钱佳庆 《青年记者》2012,(18):52-53
在如今这个多媒体时代,媒介与媒体、多媒体与新媒体等学术概念使用较为频繁,其中意见多样,观点不一. 首先要解决的一个理论问题在于辨析媒介与媒体概念以及厘清新媒体、多媒体等不同媒介形态之间的关系. 媒介的出现让有价值的信息能够方便、快捷、低成本地生产、复制和大规模传播.施拉姆指出,“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作为传播渠道,媒介具有一种物质实体、工具或技术手段的概念,如广播.作为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的发达程度决定着社会的传播速度、范围和效率.  相似文献   

14.
新拟态环境下受众角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艳萍 《青年记者》2012,(20):20-21
李普曼指出,在人和环境之间存在着一个虚拟环境,由于直接面对的现实环境太庞大太复杂太短暂了,我们并没有做好准备去应付如此奥妙如此变化有着如此频繁变化与组合的环境.①我们很大程度上生活在媒介为我们构造的环境中.在这个新旧媒体竞相"开放"的全媒体时代,世界变得越来越"小",麦克卢汉"地球村"的预言也正在变成现实,但是我们仍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与大范围的真实世界直接联系,媒介依然是我们认识外部世界非常重要的途径,媒介环境也几乎成为我们认识无法接触的外部世界的唯一图像.  相似文献   

15.
新闻受众接触媒介时的心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是否能被受众接受,除了要求新闻自身具备价值因素外,还必须从受众的角度进行考察。因为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受众是非常活跃的一个环节。他们有自己的世界观与看问题的方法、角度。他们有自己的道德观念与化修养,有个人的追求与兴趣爱好。总之,他  相似文献   

16.
典型报道是我国的传统报道模式,它在西方新闻界仅保持了极短的寿命。随着社会的进步,思想意识的多元,特别是与世界接轨后各种文化的冲击,受众的媒体接受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提高了主体意识,对媒体信息有了选择  相似文献   

17.
试论网络新闻传播的受众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钰 《当代传播》2001,(1):14-16
网络传播的发展异常迅猛,这种超常发展表现在网络传播的传受两方面。从1999年底到2000年6月底,仅仅半年的时间,中文商业网站已从1.5万个增至近3万,而中国的网民数也从890万增至1690万。与此同时,报刊、广播、电视、通讯社纷纷上网,并且不断开发网络传播的各种功能。近五年时间,中国网络新闻业从无到有,从量增到质变,尤其是最近在上海成立的东方网和北京成立的千龙网,一问世就赢得阿民青睐,网页的日浏览量已经突破百万,毫不夸张地说,网络传播已经形成“第四媒体”,其传播媒体群体初具规模。 与网络传播实…  相似文献   

18.
后结构主义的女权主义受众观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后结构女权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后结构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以及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其受众理论都以西方国家为背景,对女性受众的解读能动性持悲观看法,却仍然坚持女权主义立场,探讨女性受众在大众文化传播中进行自我确认的心路历程,揭露女性所受的歧视和压迫。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证都市受众的社会构成及其具体特征,我们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文末附有调查相关情况),研究了杭州这个在城市形态和媒体市场状态都颇具典型性的都市.之所以选择杭州作为调查对象,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的考虑:第一、杭州是中等城市,有着目前归属基数最大的都市群,代表面广泛.第二、从真正意义上定义,杭州是新近发展起来的都市,因此能在相当程度上预显今后将发展为都市的城市媒体市场状况.  相似文献   

20.
周欣欣 《视听界》2013,(2):31-34
广播作为传统媒体,在技术变革和时代变迁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在受众典型的媒介消费链条中也不时地闪耀着亮点。不可否认的是,虽然广播收听这一媒介消费形式依然活跃于受众的生活中,但是承载这种消费的载体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传统的收音机到车载收听设备、数字电视机顶盒、手机等移动收听设备、互联网在线广播……不断丰富的广播触点,为传统广播的未来发展开了一扇窗,也带来了更多的未知性。在触点不断丰富、受众媒介消费日益碎片化、内容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的环境下,未来广播的发展,必然要融合新终端、整合新受众、开拓新内容,进而把握新触点,形成新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