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897年普利策与赫斯特缔造黄色新闻伊始,到今天一百余年的时间里,黄色新闻蔓延至世界各个角落,成为一个令世界新闻界头疼不已的新闻现象。黄色新闻的巨大生命力根植于普通民众的庸俗化当中。色情、暴力与犯罪等刺激性和负面性的传播内容,作为庸俗化的代表,依次活跃在古代的通俗化、近代的市民化和现代的大众化中。在近代,大众化报纸的勃兴使市民化有了与新闻结合的机会,于是,黄色新闻成为大众化新闻中连接庸俗化需求与报纸、利润的纽带。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承担的课题《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完善舆论引导格局的研究》的研究思路是,阐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哲学基础、新闻观要点及在中国新时期的创新,论述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意义和路径,然后重点进入中国当下社会情景下的舆论引导现状及格局研究。我们研究团队的同仁认为,有效舆论引导的前提是民众有充分的、没有障碍的舆论表达权利和畅通的渠道。为此,我们围绕中国舆论表达的主体、公民的利益诉  相似文献   

3.
张侠 《新闻战线》2015,(2):151-152
新闻传媒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和时代的发展特征协调统一,揭示马克思主义和文化精髓的内在一致性,体现马克思主义和群众路线的密切关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要利用新闻传媒来区别群体对象,利用新闻传媒鼓励与鞭策理论知识的创新,发挥新闻传媒语言文化运用优势,注重加大新闻传媒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4.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新闻传媒的重要使命,也是新闻传媒健康发展、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新闻传媒要充分发挥信息传播功能、舆论导向功能、文化传承功能和道德养成功能,改革传播方式方法,增强传播实效性,努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网络媒体的勃兴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造就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空前契机,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里的大众化不仅仅是指马克思理论通俗化和形象化的问题,更多的体现在民众的参与程度。马克思主义通过网络媒体的传播,从而达到提升人民大众社会主义觉悟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自1897年普利策与赫斯特缔造黄色新闻伊始,到今天一百余年的时间里,黄色新闻蔓延至世界各个角落,成为一个令世界新闻界头疼不已的新闻现象。黄色新闻的巨大生命力根植于普通民众的庸俗文化当中。色情、暴力与犯罪等刺激性和负面性的传播内容,作为庸俗文化的代表,依次活跃在古代的通俗文化、近代的市民文化和现代的大众文化中。在近代,大众化报纸的勃兴使市民文化有了与新闻结合的机会,于是,黄色新闻成为大众化新闻中连接庸俗文化需求与报纸、利润的纽带。两性内容的传播在大众传播领域始终占有重要地位。为了将自己和色情内容相区别,两性内容总是以新闻信息或情  相似文献   

7.
新闻用语就是指新闻语言,它是指新闻媒体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向民众报道最新发生的事情时所用的语言。与一般普通的语言不同,它所担负的不仅仅是信息的传达,而是及时、准确、客观的信息的传达。本文就新闻写作中经常发生的用语错误阐述了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8.
中央苏区时期,红色歌谣是早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特殊载体,本文从红色歌谣这一独特视角切入,探寻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苏区红色歌谣的传播实践及意义.苏区歌谣通过讴歌代表人物、阐释政治词汇、紧扣中心工作和再现民众生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具象化、通俗化、本土化和情感化传播.红色歌谣传播者运用园地制宜、技法多样、情感共鸣、贴近实际等策略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最优化,其传播经验至今仍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重大主题宣传中,浙江卫视大胆尝试着一条以“大型新闻行动与社会动员相结合,多媒体联动唱响主旋律”的宣传报道新路子。这种形式,较好地实现了“省委意图 精英思想 大众化表现手法”的完美结合,得到了上至省委省政府领导、下至普通民众的肯定与欢迎。  相似文献   

10.
明晓可 《新闻窗》2006,(4):11-12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社会主义新闻活动中的具体应用。做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新闻工作,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相似文献   

11.
赛宗宝 《军事记者》2009,(1):25-26,29
基层官兵是部队建设的主体,充分反映他们的生活、意愿和呼声,是新闻工作者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要求。所谓新闻宣传的平民化视角,是指以普通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讲述人性化、大众化的故事,与精英思维(如政治家思维、名人思维等)相比较,平民化视角更强调普通人的心态和作为。能否更多地采取平民化视角,把更多的镜头和笔触对准基层官兵,多写普通官兵的普通故事,这不仅仅是一个新闻写作的选题和视角问题,也是一个对待普通官兵的根本态度和内在情感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5,(2)
戴季陶是民国初年著名的新闻活动家,其新闻活动以1913年为界可以分为"天仇时期"和"后天仇时期"。戴季陶的报刊编辑活动以民主革命为基本立场,以国际视野关照中国现状,对普通民众甚是关注,其文章以针砭时弊的政论、时评为主,后期的报刊活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闻报道在民众生活中越来越获得关注,民众对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是社会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记者是新闻事件的观察者与直接报道者,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是民众对新闻事件形成正确认识的提前,影响着民众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力和舆论导向,所以,记者必须在新闻事件中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客观、真实的报道新闻事件。  相似文献   

14.
民生新闻最主要的宗旨就是以普通民众为主要对象,解决民众的日常问题。民生新闻的采访要以百姓关注的话题为主,新闻工作者要站在民众的角度思考问题,要做好新闻的质量,首先要对民众的生活状态有所了解,走进群众生活,进而才能更好的报道新闻。本文主要从做好采访前准备工作、加强记者认知观念、从普通民众的角度与被采访者交流、采访中把握关键问题、采访过程中灵活应变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内容 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长期以来中国新闻战线一直强调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对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它涉及诸如新闻本源、新闻本质及新闻传播规律等许多根本性问题。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反映和体现。它告诉人们怎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看待新闻现象,去回答新闻传播活动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和创新、发展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创立者和奠基…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5,(16):36-40
新时期,我国新闻传播学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迫切要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指导。当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存在如下几个问题:理论研究对话与交流不足;大众化研究的内容与路径不明;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方法不统一等问题。这都影响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品格的当代彰显。对于这些问题的证式与反思有助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研究的繁荣,以及当代新闻实践的推进。  相似文献   

18.
苏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标语文本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就如何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进行过成功尝试,在所处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党和红军将政治宣传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采用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来传播马克思主义,其中,标语是当时最为普遍运用的媒介,标语将马克思主义抽象的理论化为通俗的言语进行传播,取得了巨大的传播效应,这种成功的传播经验值得我们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界定社会新闻,应视其是否关注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它的出现填补了以普通公众为主角的新闻报道的缺失。由于社会新闻是站在民众的生存、生活角度,从民生视角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因此它的实质,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理念在新闻领域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20.
民生新闻是一种以民生视角为基础,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生计和生命的全新的新闻形态。它一经出现,迅速抢占了传统新闻的黄金时段,收视率飞速上升,占有非常高的收视份额,并成为普通民众传达心声、沟通政府的一种渠道。新闻界和相关研究者甚至认为它引发了新闻传播的一次革命性的变革。然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演变,由于受到商业化、大众化不正常的引导,民生新闻从内容到形式都出现了庸俗化、娱乐化、伪民化等现象,其公信力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民生新闻的公信危机有亟待解决之需,其应对策略有:重新定位,去伪存真,重申"民生"旗号;去繁从简,从热议话题着手,寻找全新视角;摒弃商业化气息,改善经营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