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多种移动终端为载体的微信平台,逐渐被开发出社交、通信之外的功能.其中,借助微信平台开展公益传播,成为汇聚民众爱心、传递社会正能量的新型微公益方式. 微信公益传播的类型 作为新型微公益载体,从传播主体、传播主题、传播形式等方面区分,基于微信平台的公益传播类型极为丰富. 从微信公益的传播主体来看,可分为传统公益机构或民间慈善组织开展的微信公益、各类媒体开展的微信公益、诸多企业开展的微信公益、政府相关部门开展的微信公益、个人开展的微信公益等.从微信公益的传播主题来看,可以分为公益活动、公益新闻、公益人物、公益文化、公益话题讨论等.从微信公益的传播形式来看,可分为微信朋友圈公益信息转发、微信公益群传播以及微信公益公众账号推送.  相似文献   

2.
微信自2011年诞生以来,迅速契合人们碎片化生存现状,及其自我传播和群体传播的需要,积累了数额庞大的用户群,成为国内最大的移动社交应用.尤其是微信功能日趋完善及微信营销生态系统日渐成熟后,微信营销价值逐渐引起各行各业的重视.作为营销创新的排头兵和引路人,快消品自然成为微信营销的先锋.第一,微信是快消品核心消费者的集结地;第二,微信是快消品实践精准传播的理想平台;第三,微信也是快消品实施关系营销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3.
邓晓斌 《青年记者》2017,(29):117-118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包括微信公众平台在内的新的信息传播渠道出现,承担传播信息、交流沟通、提供个性服务的重要功能.微信公众平台不仅带来了媒介环境的巨大变革,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沟通方式和表达方式.基于微信平台的大众传播属性,近年来高校开设、运营的微信公众平台在信息发布、师生互动、扩散影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微信是集各种类型的传播为一体的全媒体传播方式,研究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结构、传播模式以及传播特性,是优化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提升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有效途径,也是掌控高校网络舆情、做好高校新闻舆论工作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社交媒体的风靡深刻变革了大众的媒介使用方式,进而重构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心理情感和思维意识.微信是当今中国网民最常使用的社交媒体,腾讯发布的《2016年微信用户数据报告》显示,61%的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每天打开超过30次的重度用户占36%.①微信已深度渗透用户生活.对微信用户传播心理的探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进行自我认知、媒介认知及社会文化认知.本文从自我传播心理、人际传播心理和群体传播心理三个层面对微信用户的传播心理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5.
秦艺轩 《今传媒》2016,(1):70-71
由于微信独特的信息交流和传播特征,一经上线就受到广大用户的支持,然而随着微信用户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个新的信息源的同时,也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谣言传播渠道,同时,由于微信具有深社交、强关系、精传播的特点,导致网络谣言通过微信朋友圈向更大范围扩散,进一步加剧了网络谣言的危害.本文就从网络谣言的特点和微信的传播特征入手,分析网络谣言在微信中的形成要素,探索阻断网络谣言在微信朋友圈的传播路径,维护健康的互联网环境.  相似文献   

6.
在媒介生态系统中,基于移动平台而生成的微信传播日渐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传播手段.作为媒介系统的一个新生子系统和分支,微信的传播探索与运用实践体现着媒介融合的种种特质,平台融合、政治融合与文化融合共同构筑了微信的传播特点.此外,在微信融合过程中出现了融合实效不强、信息传播失衡、符号污染严重等生态问题,不得不从政策引导、有机融合、媒介批评等三个方面来建构微信的生存路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微信应用软件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开始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来革新新闻传播的方式和途径.当前的网络信息时代,微信的聚合作用不断滋生出新的新闻传播环境.本文结合微信公众平台的新闻传播特点和传播方式,利用实际案例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新闻传播的效应.  相似文献   

8.
微信公众平台的普及拓展了图书馆的信息传播途径.新媒体时代,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的信息传播优势,不断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基本功能包括图书推荐、活动通告、读者借阅等.图书馆应从微信平台利用率、品牌营销、媒体关联等方面入手,加大微信公众号传播力度,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微信公众平台通过点对点的信息推送、便捷的互动交流完成了精准的信息传播,成为电视节目宣传的重要阵地.本文考察了微信对电视节目传播的几个价值动力,并分析了微信公众平台的现状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0.
微信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已经成为时下最热门的社交平台之一.微信由此成为舆论生成和扩散的重要平台,有自己的传播特点,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微信的传播特点 1.信息量较大,信息多元化.在微信中,由于好友不同、所关注方向不同,用户可以看到多元化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微信作为新一代自媒体传播平台,具有得天独厚的传播优势.在阅读方式、传播方式上,微信公众号与出版社需求高度契合,两者的结合使得传播更有效率.然而,由于出版社在使用微信平台运营时存在理解和观念上的偏差,使得这种传播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加之微信公众号在传播价值定位和后期维护等方面存在困难,出版社亟须转变传播观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微信平台的良性运营.  相似文献   

12.
微信作为新一代自媒体传播平台,具有得天独厚的传播优势.在阅读方式、传播方式上,微信公众号与出版社需求高度契合,两者的结合使得传播更有效率.然而,由于出版社在使用微信平台运营时存在理解和观念上的偏差,使得这种传播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加上微信公众号在传播价值定位和后期维护等方面存在的困境,出版社亟须转变传播观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微信平台的良性运营.  相似文献   

13.
杨晓旭 《青年记者》2017,(11):16-17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尤其是自媒体微信的兴起,为虚假健康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温床.根据腾讯公司的调查,2016年微信注册用户数超过9亿,月活跃用户数已超过8亿.2016年末,微信官方辟谣公众号“谣言过滤器”公布了2016年度十大健康类谣言,诸如“小孩发热服用布洛芬混悬液会致死”“用微波炉烹调食物会致癌”“洗衣液的荧光增白剂会致癌”等谣言通过微信这种媒介肆意传播,带来了负面影响.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分析健康类微信谣言产生的原因、传播动机和传播环境.  相似文献   

14.
王颖 《出版广角》2016,(7):73-75
微信作为一款即时通信社交软件,在给人们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为谣言的诞生提供了温床.本文通过分析微信谣言传播的特征及微信辟谣的困境,进而探索遏制微信谣言传播的方法,以及如何构建和谐的微信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邱婧玲 《青年记者》2016,(17):81-8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播的主角不再只属于大众媒体,社交媒体也步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微信等新兴社交媒体已成为人们日常交流和学习中越来越重要的一种传播渠道. 微信传播的特征 1.传播内容有隐蔽性 微信的本质是即时通信,其特征是一对一的私密通信.在精细化的交际圈中,微信的传受双方以亲人、闺蜜、朋友、同事为主,由于信源与信宿的特殊关系,微信信息交流的内容更为私密.同时,为了通信的隐蔽性,在微信中对于同一照片或者状态的评论者之间若非朋友关系,相互是看不到评论内容的.微信是以关系为核心的具有高度私密性的社交工具,使个性化内容的信息得到传播,同时也能让微信用户放心地使用,不担心隐私被泄露.  相似文献   

16.
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平台已经成为新媒体传播核心渠道.2016年8月,微信公众平台上线4周年,微信和WeChat合并月活跃用户数达到8.06亿,微信公众号总数已超过1000万个,每天用户访问次数超过30亿.①微信阅读成为移动端最主流的阅读方式,当前学界对微信公众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播机制、运营策略和盈利模式等方面,对其定位策略和文本表达关注不够.本文以微信自媒体大号“咪蒙”为例,分析个人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内容、基本定位和写作特色.  相似文献   

17.
微信平台传播的信息具有版权保护的可能性,其中著作权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常见的侵害微信著作权的情况有微信转发、微信公众号平台对作品的上传和传播侵权等.保护微信中作品的著作权应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打击微信侵权行为,增强微信使用人的著作权意识和作品著作权人的维权意识.  相似文献   

18.
微信朋友圈既具备了中国社会传统圈子文化以血缘和差序格局为主的社会关系特质,同时又将新兴的网络虚拟关系引入其中,形成了特有的“圈子”文化.谣言作为一种特殊的潜舆论,其在微信中的传播呈现出易盲从、效果强、广度小、开放性差的新特征.谣言在微信中的传播可以归纳为圈内传播、圈子间传播和线上、线下交叉传播三种传播模式,其表现出来的传播新特性亟须得到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9.
分析档案微信公众号推文传播现状,寻求提升其传播力和影响力的策略.以微信传播指数月度排行前十名的档案微信公众号为研究样本,采用案例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展现档案微信公众号传播力度.根据受众行为理论和格莱斯"合作原则",提出要从微信推文的内容题材和语言设计两方面出发,加强推文题材的针对性,提高推文标题和内容的语用表现力,进而...  相似文献   

20.
作为新型社交媒体之一的微信,已成为许多人生活的一部分,但在微信中传播的大量谣言,误导受众的社会认知,也在某种程度上扰乱了社会环境.本文从谣言传播主体、谣言主题、谣言话语表述三个方面分析微信谣言的特点,以帮助我们更多地了解微信谣言,有效防范微信谣言的生成与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