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新闻星期日”现场,“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透露,对报料人的身份,他并不会区分报料者是揭露政府滥权的“深喉”还是旨在操纵选举的政府间谍机构. 每天都有新闻报道说,俄罗斯黑客随时可能闯入美国政府和民主党的网站,未来几周或几个月会有更具破坏性的泄密事件.问题是记者如何应对,而不至于成为被他人利用和操纵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曾倩 《中国传媒科技》2012,(12):219-220
在当前社会矛盾凸显、利益纠纷复杂的形势下,部分观众或报料人向新闻媒体报料往往带着各种各样的目的,甚至利用记者以实现某种利益,新闻记者面对纷繁复杂的线索更要练就一对"火眼金睛",以免成为报料人利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达县检察院一工勤人员酗酒后夜闯发廊,《达州日报》两名记者在报上披露了此事,引起较大反响。有人说,文中把一工勤人员称为“检察官”是一种误导,建议找报社和记者打官司。谁知市检察院党组认为,专司法律监督的检察机关更应自觉接受新闻舆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而不应在细枝末节上做文章,不久后,达州市检察院检察长在一次大会上当面向《达州日报》的领导致谢,诚恳地希望新闻媒体继续加强对全市检察机关的舆论监督,并委托该院工作人员把一封感谢信和400元奖金送到了两名“揭短”记者手中。  相似文献   

4.
域外书情     
法官驳回对《达·芬奇密码》的投诉纽约地方法院的法官,最近驳回了对丹·布朗、兰登书屋和几家好莱坞实体的侵权投诉。恐怖小说作家路易斯·珀杜此前投诉丹·布朗等,在《达·芬奇密码》(TheDa Vinci Code)一书中非法盗用了他的作品《上帝的女儿》(Daughter of God)和《达·芬奇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没有好的编辑不会有好的记者。这话不一定全对,但也有一定道理。因为,一方面没有好的编辑,记者不会得到好的指导;另一方面,记者即使写出好的作品,由于编辑不识货而被“枪毙”或者处理不当也是常有的事。同时,编辑对作品的处理意见、爱好,对记者来说都是一种导向,直接影响着采访和报道的质量。正如新闻界时常谈到的下面两则事例,较好地说明了编辑工作的重要性。 1960年3月4日,誉满全球的男中音歌唱家、意大利歌剧表演艺术家雷奥纳德·华伦猝死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舞台上。《纽约先驱论坛报》(即现在的《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桑·戴·格拉蒙从电视屏幕上看到这个场面后,立即采访。当晚的值班总编要求办公室人员马上整理出华伦的生平材料,做好改稿准备,并通知留出适当版面。结果,两个多小时便采写出了轰动的独家新闻,一举获得1961年普利策新闻奖。另一则事例。1972年7月9日,美国基辛格秘密北京之行,被伦敦《每日电讯报》驻  相似文献   

6.
域外书情     
丹·布朗赢得《达·芬奇密码》诉讼案英国高院法官在4月7日驳回了原告对丹·布朗的畅销书《达·芬奇密码》剽窃1982年版《圣血和圣杯》的有关诉讼要求,两书都是由兰登书屋出版的。根据判决,原告必须支付兰登书屋法律诉讼费(估计在130万英镑)的85%,其中35万英镑必须在5月5日前支付。法官表示,通过《圣血和圣杯》与《达·芬奇密码》的语言比较,只有有限的语言是相同的。但这并不能表示就是版权侵权,所以无法支持原告。这些复制还达不到大量复制《圣血和圣杯》的程度,原告也没有这样的程度陈述。如果这样的投诉也能成功,那无疑对出版业会有极其…  相似文献   

7.
随着媒体为了征集新闻线索所推出的有奖报料措施,确实为媒体征集到了众多信息。丰富了版面,也调动了读者积极性。一些专业从事新闻报料的职业报料人应运而生。而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记者越来越懒于前往新闻现场,而是坐在办公室内凭报料人的讲述和一些照片,就能撰写出如记者亲临现场的稿件来。由于工作关系和自我职业道德约束,我在接到网友报料后,都是第一时间赶往事发现场,采写稿件。在数次现场  相似文献   

8.
传媒     
《工人日报》7月6日发表记者陈昌云的文章说,不久前,西南某省的省级公、检、法联合发出《通告》,要求“严格依法惩处道路交通肇事犯罪”。几十年来习惯于不假思考无条件服从各种通告、通知、布告的老百姓固然对“公检法”发出的这种“通告”是否有悖宪法和法律精神习焉不察,就是制定发布“通告”的警官、法官、检察官们也未必会感到这样做有何不妥。 我国现行的法律告诉我们一个基本  相似文献   

9.
文学艺术     
《出版广角》2013,(21):92
《公开的秘密》作者:艾丽丝·门罗著版本:译林出版社2013年11月版定价:32.00元提要:在《公开的秘密》这八篇关于"秘密"的故事里,艾丽丝·门罗唤起了旧爱突然重生的毁灭性力量。忘情于书信欢爱的图书管理员、流连在荒野的孤女、破坏邻居家宅的女基督徒……门罗笔下的女子都有一个"秘密",她们保持着与真相的模糊距离。《公开的秘密》曾获加拿大总督奖提名,被《纽约时报》评为年度好书,并为门罗斩获了史密斯文学奖。  相似文献   

10.
毛光勇 《新闻前哨》2006,(12):33-34
“提供线索最高奖1万元”。9月6日在江城横宅出世的《长江商报》,效仿3年前创刊的《新京报》,向读抛出这个“大绣球”,并在创刊首日,奖励一名提供入室盗劫杀人案线索的报料人2000元,颇有“千金买马骨”之势。《楚天都市报》迅速回应,奖励武汉一铁路组编站建设遭不法分子阻挠的新闻报料人现金3000元,并承诺对提供独家重大线索的读,给予最高达1万元的奖励。两天后,《武汉晚报》宣布“今起万元悬赏新闻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