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房澄 《视听界》2005,(3):68-71
“大舰”是指理论上可以覆盖全国的卫视平台,“剧”炮是指以电视剧为主打收视率的首选武器“,大舰‘剧’炮主义”是指以卫视平台加上独家首轮剧作为武器争夺全国收视市场的一种电视媒体经营思路。本文认为,卫视平台和独家首轮剧的“组合拳”只是提供了“电视剧制胜”的一种可能性,如果把“打电视剧牌”简单地理解为单个剧场甚至是某部首轮剧之间的竞争,则只是看到了“首轮剧”这“冰山的一角”而忽视了体现在“首轮剧”竞争背后的,是以有效覆盖、品牌推广、采购编排、广告服务这四个方面组成的、系统化的电视媒体整体经营体系之间的竞争。电视媒体如果缺少这种综合实力的支持,独家首轮剧这张牌独木难支,是难以获得长久的经营收益的。  相似文献   

2.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在新世纪思想文化领域的行动纲领。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是电视剧创作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精神、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基础。 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当前的一些电视剧在审美价值上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一是历史剧“无论是戏说式的还是所谓的‘正说剧’都深深植根于一种腐朽的奴才思想.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缺失与期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洞察农村现实的艺术载体,农村题材电视剧备受瞩目."用电视剧作品观照中国农民、农村和农业的状况,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多维视角来理性地思考中国的‘三农'问题,已经是我们的电视剧创作者肩负历史使命、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强烈的意愿和勇敢的作为."①实际上,农村题材电视剧(以下简称"农村剧")在记录和书写农村社会转型与农民精神蜕变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世纪以来,农村剧创作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势头,然而,创作的繁荣难以掩饰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菲菲 《青年记者》2009,(24):86-87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指出:“以往依靠某一个(类)媒介的强势覆盖而‘号令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他所指的“新兴媒介”无疑是网络。与传统媒介舆论监督相比,网络舆论监督有着诸多优势。近年来,许多社会热点事件无不是通过网络曝光后迅速成为公众话题而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5.
孙灵囡 《青年记者》2017,(26):66-67
时至今日,“鲁剧”这一称谓无论在电视剧业内还是观众群中,都有了特定指向,即山东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以下简称“山影”)所出品的电视剧文本.这一共识既是对“鲁剧”独具特色的文化品格和艺术样式的认同,也是对创作者在电视剧制作层面所坚持的“山影品牌、鲁剧品质”品牌意识的肯定.  相似文献   

6.
“育儿剧”是我国电视剧在新世纪的发展沿革中衍变出来的特有类型.近年来,“育儿剧”一路高歌猛进,不断刷新着电视剧的收视纪录,收获着来自观众和官方的赞誉.纵观21世纪以来“育儿剧”的发展,不难发现“育儿剧”越来越注重其教育理念的呈现,充分展现了现实主义的美学特征.这些剧中由教育分歧所产生的家庭代际关系、学校师生关系和社会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翻拍已成为我国影视界的一道独特风景.今年春节期间,一部名为《新版西游记》的电视剧又开始在各大卫视热播起来.翻拍剧在数量上已经呈现“井喷”的状况.翻拍剧的种类1.翻拍经典国产电视剧此类电视剧数量居多,例如新版《红楼梦》、张纪中版《射雕英雄传》、《封神榜》、《又见一帘幽梦》、湖南卫视新版《还珠格格》、各卫视正在热播的新版《西游记》以及江苏卫视正在筹划重拍的海岩剧《永不瞑目》等.这些电视剧翻拍蓝本的剧龄一般都在10年以上,并且当年在播出时都曾获得过巨大的反响.  相似文献   

8.
注意公共信息资源的商品化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均 《新闻记者》2006,(3):32-33
我国目前职业道德水平不如人意,“职业人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和履行往往持漠视态度,而对‘权’和‘利’则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想方设法绕开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而用手中的‘权’来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利。”事实上,那些拥有公共信息的部门和个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公共资源进行有偿转让的“商品交换”倾向,在实际生活中已经现出了。  相似文献   

9.
王俊荣  杨颖 《青年记者》2016,(24):79-80
今年上半年,韩剧《太阳的后裔》在爱奇艺视频网站播出,截至4月15日,全剧16集更新完毕,总播放量突破26亿,同时段电视剧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121亿次.这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5年1月21日颁布《开展网上境外影视剧信息申报登记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限外令”)之后,首部整体拍完送审后在中韩两国同步播出的电视剧.其作为境外剧,在“限外令”环境中仍取得较大成功,或许能为境外剧的引进提供一种新的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
电视剧作为电视节目的一种艺术类型,自然具备电视媒体的艺术性、传播性以及教育性、娱乐性。按照不同题材分类,电视剧类型主要有历史剧、都市剧、乡村剧。近几年又兴起了以不同职业为表现题材的行业电视剧的说法,其中较为典型的医疗题材电视剧最具代表性。因此,本文结合电视媒体的特性试论医疗题材电视剧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观照"[1],反应艺术与社会的内涵以及寻求电视剧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以此更好地反哺社会,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何海翔 《青年记者》2017,(13):49-51
“最美妈妈”“最美司机”等一批影响全国、感动全社会的“最美人物”,从网友表达认同“最美”的一个修辞,已经演化为全社会共同发现和弘扬真善美的一种现象.光明日报载文认为“最美现象”的产生是多方合力的结果:“个人以亲身的行为践行‘最美’,公众以敏锐的触觉发掘‘最美’,媒体以自身的平台传播‘最美’,政府和社会以实际的行动表彰‘最美’.”①显然,互联网时代公众在发掘传播“最美现象”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以新浪微博、杭州19楼论坛为观测点,探讨网络意见领袖在“最美现象”传播中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网络意见领袖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2.
电视剧在中国(?)自己的名字时,曾犯了一个绝大的错误。“剧”这个字几乎与艺术新品种电视艺术风马牛不相及。如果说电影用了“影片”是指它将艺术记录在胶片上的话,那么电视艺术至少也应叫“电视胶带”、“电视带”,或借用电影的片子广意地称为电视故事片(北京已经有了一家电视制片厂)。目前,“电视剧”这个名称木巳成舟,这里暂时“入乡随俗”,但是,我们剧作者应广泛地理解这个“剧”字,把这个“剧”字赋以新的内涵。没有这个认识,往往影响作者手中素材的使用;硬要把自己手中的素材编成“剧”,十有八九糟踏了自己的素材,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因电视剧按戏剧结构去搞很可能导致假。破除了电视剧是“剧”的观念后,我们的作者就会发现,手头可写成电视剧的素材一下子广阔了,写作的路子宽广了;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素材都有可能写成电视剧。  相似文献   

13.
2012年冬季达沃斯论坛历时5天,于1月29日落下帷幕.引入注目的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对“资本主义制度”时断时续的反思与检讨,终于在此次论坛上形成声势与浪潮,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国内媒体或派员实地采访,或集纳西方媒体的言论予以报道,同样形成了一个舆论热点.综观国内主要媒体的相关报道,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点:它们大都从纷繁复杂的论坛话题中总结、提炼出本届论坛的核心议题——“反思资本主义制度”或进行“制度反思”.例如,新华网在1月27日发自达沃斯的电讯中写道:“反思资本主义制度的未来成为一个时髦的话题”.光明日报在1月30日题为《达沃斯为资本主义制度看病》的评论中指出:在全球华人欢度春节的喜庆日子里,西方强国忧心忡忡地“会诊”资本主义弊病.评论还指出,“西方主流社会终于开始直面资本主义的‘病人身份’,承认‘不可一世的资本主义’眼下在政治和经济两条战线上都陷入了‘看不到尽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4.
缘起2010年的电视剧市场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值得关注,国内开拍的电视剧中超过50%是各类翻拍剧。收视率最高和收益率最好的高希希版《三国》、"王道"组合《手机》、李少红版《红楼梦》无一例外都是翻拍剧。而值得玩味的是业已播出的翻拍剧只是冰山一角.一场声势浩大的“翻拍工程”已在2010年的电视剧市场精彩上演。  相似文献   

15.
声音     
《网络传播》2010,(2):85-85
“通过对2009年网络上争议问题的热帖进行频次分析发现,有几个高频词:‘争议’、‘官员’、‘最牛’、‘死亡’、‘言论’、‘警察’、‘局长’、‘幼女’、‘门’、‘自杀’,说明现在网络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大程度集中在公权力的使用这一领域。公权力是一个社会的核心资源,公民以公权力的使用作为判断社会公平的重要标准,所以成为大家关注的中心,并通过网络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16.
“大众传媒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文化中心’.”由此,“晚近一些研究,主张把‘媒介’与‘文化’这两个关键词连用,曰‘媒介文化’或‘媒介化的文化'”.  相似文献   

17.
张帆 《青年记者》2016,(30):40-41
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了一些重视人文趣味、淡化情节、追求散文诗风格和文学性的电视剧作品,这些作品通常被称为“文人剧”,如《南行记》《围城》.它们一般采用现代西方电影中的“套层结构”,突出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和文学意境的营造,但也被人们批评过于“文艺腔”.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出现的“新文人剧”则摒弃了“文人剧”的文艺印记,消除了商业模式的浮躁,以一种新的姿态进入中国电视剧的视野.其唯美的画面、华美的台词、俊美的造型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将悲剧选择、悲剧价值、悲剧审美等入木三分地呈现剧中,为将精英意识融入电视剧创作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  相似文献   

18.
“剧势”是电视剧叙事过程完成后的状态。电视剧叙事是一种循环且上升的过程,即叙事单元在“蓄”后“转”,在“转”后又“蓄”,经过循环叙事后达到高潮和结局,这种“剧势”表现的形式是“曲”。电视剧依据一定的叙事动  相似文献   

19.
前段时间,新华社的一则新闻引发广泛关注,新闻的内容是“刚刚,沙特王储被废了”,后面署了三位编辑的名字“王朝、关开亮、陈子夏”. 网友纷纷留言,认为这种做法在新华社新闻中很少见,短短一句话居然需要三位编辑.新华社的编辑与网友互动:“王朝负责‘刚刚’,关开亮负责‘被废’,陈子夏负责‘沙特王储’,有意见吗?”这引起一些研究者深思,他们认为新闻已经变成了“用户生产内容”而不是“新闻媒体或者专业记者生产内容”.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以“裸婚”“蜗居”“孩奴”等话题为题材的影视剧走俏荧屏,剧中折射的社会话题,描摹的集体情绪在受众中引发了广泛热议。受众的反应借助社交媒体又迅速地刺激了下一轮话题电视剧的生产。为了凸显话题,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符号化、脸谱化成为该类电视剧的一个显著特点。本文试图围绕“剩女”“暖男”解读时下影视剧折射出的性别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