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科     
《全国新书目》2008,(13):13-13
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本书包括"单向度社会"、"单向度的思想"和"进行替代性选择的机会"三部分。作者通过对政治、生活、思想、文化、语言等领域的分析、批判,指出发达工业社会是如何成功地压制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报道以其专业性强、报道难度大,历来是对记者职业素养的"大考".要顺利通过这一考验,记者需会"翻译"、会"算账"、会"聊天"、会"说学逗唱",在增强新闻敏感性、拓宽采访领域、改进语言风格等多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由"谢朝平事件"到宜黄拆迁事件,再到"李刚门",网民围观的范围已然伸向了政治权力领域,出现了网络时代的"围观政治学"现象。本文从布迪厄的实践语言理论出发,分析语言在网络时代围观政治过程中从开始、冲突至事件消解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以及在事件发生过程中,当事者、围观群众与事件处理者是如何达成"合谋",最终消解群体性事件的。认为网络时代的"围观政治学"现象,是一种政治的进步,同时也是新媒体时代舆论监督的一种有效手段,应给予积极肯定与引导。  相似文献   

4.
一、何为受众话语权力 "话语权力"是个包含内容庞杂的术语.就"权力"而言,从其本质、表现、属性、存在形态等角度解释有能量(能力)说、资源说、关系说、结构说、"眼睛说"、媒介说、软硬说几种观点.但无论对权力作何种界定,权力的策略、网络、机制和所有这些策略赖以实施并被迫使其得到实施的手段才是权力研究的重点,这个手段,主要便是"话语"的运作.关于话语有两种看法:一是把话语视作语言中具有灵活性的那一部分,一是将话语视作"语言的运用",即话语是社会交往过程中的对话.将话语视为实践活动契合了福柯的话语权力思想,福柯认为话语是在书写、阅读和交流中展开,其生产按一定程序,在一定控制下进行选择、组织和传播.话语暗含着复杂的权力关系,也是权力关系运作的产物,话语和权力一起构成了社会文化的活动因素.因此,话语与权力密不可分,真正的权力通过话语来执行,通过话语实现的权力才是切实的、有效的,话语之场就是权力运作之场.  相似文献   

5.
语言即是行为,话语关乎权力.法国思想家皮埃尔·布尔迪厄认为,语言应被看做是身体的一个维度.人与整个自然界和社会的全部关系都经由语言得到了表达.当将语言的运用视为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而不是一个纯粹的个体行为和情景变量的折射的时候,就可称之为"话语".  相似文献   

6.
林荣松 《出版科学》2018,26(3):32-36
叶圣陶是编辑出版家,又是文学家、教育家和语言艺术家.正因为多重身份集于一身,叶圣陶强调"编辑一定要严把语言文字关",说到底就是要有一种工匠精神.这是叶圣陶编辑出版理念与实践的最大亮点,也是区别于其他名家的重要标识.具体包括三方面:要注意"表现意思是否正确";要注意"认真锤炼语言";要注意"语言的规矩".叶圣陶不忘初心、身体力行,为所有使用汉语的人尤其是编辑出版工作者树立了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7.
但是,美国的媒体难道不是独立和自由的吗?难道它们不是一直对政治采取批判的姿态吗?它们怎么又能够同时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载体呢?它们又如何能够在保持中立的同时,表现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张力呢? 对上面的一些问题已经在解释政治和媒体的具体的关系中予以回答,在这里我们只看一看媒体在保持"客观"和"中立"的同时,如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新闻学己经开启由"职业主导范式"向"社会主导范式"的转换进程.这意味着当代中国新闻理论研究对象的社会化转换,即不再局限于职业新闻活动这个中心,不再停留在职业新闻领域这个"中层",而是开始进一步的"上升"和"下沉".所谓"上升",就是在"人与新闻关系"这一新闻学总问题的视野中,更加关注新闻与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今传媒》2017,25(11)
"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细心的人会发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于过去五年我们党政党能力的变化,创造力的增强被置于首位.创造力体现在哪儿?最根本的体现,就是党的理论创新能力;最突出的标志,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贯穿3万多字报告的灵魂,也是解读党在新时代政治宣言的关键.正是"新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凝聚了中国共产党的"新使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0.
一、新闻语篇的意识形态功能 意识形态这一概念自法国哲学家特拉西最早提出以来,经历了拿破仑、马克思、阿尔杜塞、葛兰西等多人的阐释,但在今天的批评话语分析中已了有新的含义.它是指社会团体所共享的而且是理所当然的一种信仰和价值观.① 批评语言学家始终专注于研究语言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认为意识形态与语言是相依相伴的,一定的意识形态总是借用一定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意识形态具有语言性,而语言具有意识形态功能.  相似文献   

11.
赵民  陆晔 《新闻大学》2007,6(1):116-121
本文以流行歌曲《沙鸯之歌》(月光小夜曲)为个案,探讨外部的政治意识形态与权力实践方式对台湾原住民文化身份建构的影响;即从《沙鸯之钟》到《月光小夜曲》的衍变来解释,历史事实如何被政治与意识形态所挑选、解释和评价,对不同时期文化身份的形成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以及来自外部的权力在这个过程中具体的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12.
《山西档案》2000年第1期刊登一篇翻译文章《信息文化与档案》,作者是一位美国人.文章长达万余字,其中有一种观点令我们耳目一新:那就是档案是权力和权威的创造者和加强者."文章提到档案作为公共记忆是权力的发源地,失去对档案的控制就等于失去了政治权力.档案是与权力一样积极主动的东西,而非权力的被动记录者.  相似文献   

13.
佘淑玲 《大观周刊》2011,(25):69-69
继翻译的文化转向之后,学者们将目光转向了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后殖民主义。它关注文本生成的外部条件.研究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权利话语关系.以及种族.身份认同,文化霸权等内容。斯皮瓦克是后殖民主义理论阵营的一个先锋。然而,在我国,她在翻译领域中的研究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认识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为弥补这一不足。本文试图从她的阅读翻译论和政治翻译论两反面对其翻译思想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出版与社会软环境共生.出版作为文化成果的载体与呈现,必然涉及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需要对两者之间的特征与边界作出解析.出版在传播文化和思想的过程中,促使人从"群体符号的人"到"个体自觉的人"的转变,这个过程也反映了不同利益民众的多元思想,体现了出版的"人民性",出版的最终目的是推动社会的进步,使出版成为改造社会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5.
杜立  庞文芳  孙建 《大观周刊》2011,(31):109-109
在文学翻译的开始,政治文化对文本的选择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操纵作用,而意识形态与翻译文学之间则存在着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往往是构成翻译文学生成、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我国正处于四个现代化建设这一深刻的社会历史变革时期,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出现了或将要出现一系列意义深远的新变化。作为上层建筑领域和意识形态范畴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不会也不可能游离于这一社会变革。恰恰是历史的进程,把思想教育和革命舆论工作推向了空前重要的境地。青年思想修养读物能否与变革着的社会现实相适应,能否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代青年的思想渴求,实际上就反映了我们编辑工作有无政治责任感或政治责任感强弱的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17.
西方传播研究人员称:世界已经进入"传播时代";传播是一种"动力";通过传播网进行的信息交流,其重要性已不亚于物的交流.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传播网对社会发展(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所起的作用.新的传播技术已具有创造一个"地球村"的潜力,就是说,在当今世界上,人与人、团体与团体、国家与国家关系的密切程度已不是哥伦布时代的人所能想象的了.世界在传播意义上越来越趋于"一体化".这种"一体化"与"多元政治"形成了鲜明对照.人们看到,各国对传播网的控制和运用可能导  相似文献   

18.
康:您的<在政治与知识之间--以晚清翻译出版为中心>是一部将翻译学与政治学进行交叉、极富新意的研究著作.我注意到全书主要是围绕这样一种思路进行研究和写作的:传统知识的政治化、权力化--由政治、社会危机引发传统知识政治化、权力化格局的动摇--新型知识的扩充及对传统知识地位的取代--新型知识走向政治化与权力化.在传统知识让位于新型知识的过程中,充满了救亡图存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您在书中分析了面对政治及社会危机传统知识也努力进行调整,试图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架构来容纳新型知识体系,从而达到既持守传统知识的权力地位,又汲取新型知识切于世用的优势这样一个目的,但历史发展的进程却绝非如此.  相似文献   

19.
1 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法国学者贾克·阿达利(Jacques Attali)写过一本有趣的书《噪音——音乐的政治经济学》,书中提出了一个颇值得人们思考,但是又长期被人们忽视的问题:声音在现代政治中的独特意义和声音本身的意识形态内涵.阿达利把看起来只具有生理和心理意义的"声音",变成了具有文化研究意义的声音.在这一副社会学的耳朵里面,我们能听到社会和历史轰轰隆隆发生变迁的状况,也能够感受到声音如何被巧妙改造修饰,最终成为当代社会里面一种"属于私人领地的公共生活".  相似文献   

20.
陈凌 《编辑学刊》2004,(4):48-50
翻开中外两千余年的翻译史,人们不难发现,"从西方最初的‘直译'、‘意译'之争,到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到前苏联的丘科夫斯基、卡什金的有关译论;从我国古代的‘因循本旨,不加文饰'、‘依实出华'、‘五失本'、‘三不易'等,到后来的‘信达雅'、‘神似'、‘化境'说,等等,几乎都是围绕着‘怎么译'这三个字展开的".但是自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翻译研究,不再囿于狭隘的单纯的语言转换层面,而是更多地从广阔的文化层面上去审视、研究翻译,由此摆脱了"历史上翻译研究常见的经验层面而真正进入了严格意义上的理论层面".国际翻译研究领域的这一深化和进展,大大拓展了我们研究翻译的视野,先前遭到忽视的边缘领域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