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词的联想色彩一般叫做联想意义。著名语文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在语感敏锐的人眼里,‘赤’不但解作红色, ‘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夏先生讲的“意味”指的就是词语的联想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什么是语感 ?夏尊先生曾经作过这样一番精彩的描述 :“在语感锐敏的人心里 ,‘赤’不但解作红色 ,‘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 ,‘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 ,就会感到希望 ,自然的化工 ,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 ;见了‘落叶’二字 ,就会感到无常 ,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在夏尊先生看来 ,语感就是对文字的灵敏的感觉。叶圣陶先生把语感的对象由文字扩展为语言文字。他说 :“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 ,单靠翻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 ,得到真实的经验 ,对于…  相似文献   

3.
所谓语感,夏丐尊先生说:“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两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身、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两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王尚文先生在《语文教改的第二次浪潮》中也说到:“语感是人对作用于他的语言信息直觉地感受、把握、领悟的能力。”可见,语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的感受,一种对语言的真切体验和深刻理解,甚至表现为一种对语言的默契和领悟。那么,怎样进行语…  相似文献   

4.
语感,夏丐尊先生曾形象地作过这样的解说:“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字也在此.”叶圣陶先生更概括地指出: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这就是说,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力和正确丰富的了解力.而语感能力又与语文素质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它是语文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我们该怎样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小学生的语感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从提高语文素质的角度,从形成语感的两种基本能力即语言揣摩能力与语言想象能力入手,以及这两种能力所包含的五个方面着力,大概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近谓语感,夏丐尊先生说:“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两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身、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两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王尚文先生在《语文教改的第二次浪潮》中也说到:“语感是人对作用于他的语言信息直觉地感受、把握、领悟的能力。”可见,语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的感受,一种对语言的真切体验和深刻理解,甚至表现为一种对语言的默契和领悟。那么,怎样进行语感训练呢?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语文教育史上,最早明确提出“语感”这一概念的是夏丐尊先生。1924年他就发表过一篇题为《我在国文科教授上最近的一信念——传染语感于学生》的文章,把语感定义为“对于文字的灵敏的感觉”,并进一步指出:“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只解作红色,‘夜’不但只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只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趣。  相似文献   

7.
何谓语感?叶圣陶先生在题为《训练语感》一文中,引用作家夏丏尊提到的关于语感所说的话:“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只解作昼的反意吧。‘田园’不但只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见到‘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说不尽的情趣。见到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寞等说不尽的诗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因此,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一种敏锐的感受。语感所包含的心理因素有想像、联想的活动,情感的激发和思维的参与等。对语言方案的感受能力,…  相似文献   

8.
语感是指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夏丐尊最早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感,他在《我在图文科教授上最近的一信念——传染语感于学生》一文中说: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田园”不但只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见到“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说不尽的诗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的敏锐感受力,是读者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合到语言文字上去的结果。敏锐的语感既是一个人语文程度和心理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是学好语文、鉴赏文学作品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一般认为,阅读能力的核心是对语言材料的感知能力,亦即语感能力。语感具有明显的直觉思维的性质,语感敏锐的读者,往往能迅速、直接地捕捉到文字信息的丰富内涵,弦外之音,甚至包括连作者自己也难以用语言确切地表达,而又流淌在字里行间的种种微妙之处。夏尊先生曾对语感的作用做了深入浅出地解释。他说:“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两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和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活动,即以阅读的方式去领会和把握文章的内容实质和表达形式的思维过程。对文章的阅读理解.需要经历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转变过程,而促使这一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既人们通常所说的语感。所谓语感,是人对语言的直觉的整体的感受,也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较高层次的语言能力。语感能力强的人很快便能捕捉到文字信息的丰富内涵及其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甚至包括连作者自己也难以用语言确切地表达.然而又流淌在字里行间中的种种妙处。正如夏沔尊所说:“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到‘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身、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寞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吕叔湘也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11.
构成语感的心理因素马笑霞我国最早提出语感的夏丐尊先生对语感的心理过程曾作过生动的描述:“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叵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  相似文献   

12.
教师常常要通过考试来获取学生的“学”与自己的“教”的信息,以便进行调节;但考试不仅仅是教师获取信息的手段,而且是教学活动的继续。考试既可以用来认识“过去”,也可以对“将来”发挥指向作用。在满足可靠性与指向性的前提下,试题应有利于培养各种能力。一、要有利于训练语感语感是一种很重要的语文能力。叶圣陶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引用了夏丐尊的论述:“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寞等说不尽的意味”。叶圣陶是主张“培养正确锐敏的语感”的,他说:“鉴赏文艺的人如果对于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培养语感商都县实验小学刘泽先什么是语感?叶圣陶先生在题为《训练语感》一文中有一段话:在语感敏锐的人心中,“赤”不只解作红色,“夜”不只解作昼的反面吧。田园不只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  相似文献   

14.
语感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缺少语感,就缺少对语言的想像力。夏丏尊先生说“:在语感敏锐人的心里‘,赤’不但只解作红色‘,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寞等说不尽的诗味。”一、语感要靠学生长期的阅读实践才能习得传统的语言教学从语言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出发,非常重视对语言的“涵泳”。所谓“涵泳工夫兴味长”,意思是读书要沉浸在其中,细细品味,方觉兴味无穷。用“品读涵泳”的方法学习语言、培养语感是符合汉语学习规律的,在语文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吟诵、推敲、揣摩、触发、鉴赏的训练,因为它从…  相似文献   

15.
语感及语感的训练,历来为语文专家们所倡导,当前,亦为愈来愈多的人所重视了。叶圣陶先生曾说:“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他的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好处。因为鉴赏文艺.训练语感尤其是基本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叶老这话说得好极了,寥寥数语就把语感的作用以及语感训练的意义阐发透辟了。至于说语感的具体妙处,著名教育家夏丐尊是这样阐释的:“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  相似文献   

16.
朱政 《文教资料》2005,(20):122-123
语文老前辈夏丐尊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见了‘新绿’二字,就会见到希望、自然的化身、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想到无靠、寂寞等说不尽的意味”——这就是语感。语感是对言语的一种直觉的把握,是在视听说写下“不假思索”地对言语形式和所依附的言语内容的一种敏感。它一般以直觉感受言语形式为心理起讫点,是对语言“所指”背后的“能指”和“剩余所指”的直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巾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语感.那么什么是语感呢?浙江大学朱作仁先生认为,语感就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想像.王尚文先生在他的<论语感>一书中谈道: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感".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如是说:"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  相似文献   

18.
“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  相似文献   

19.
一位优秀小学教师上公开课时说:"古人就是聪明,他们掌握了造字的规律.凡是和树有关的字都有一个'木'字."讲到这里,一个男生高高地举起了手要求发言,但老师就是不给他机会,而这个男生的手也一直举着.众目睽睽之下,那位优秀教师终于招架不住了,几乎是愤怒地说:"xx同学,你有什么话就说吧."那个男生站起来说:"老师,您说错了,有个字和树有关就没有'木'字."  相似文献   

20.
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思维能力,即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语言的深层意义。语文教学以语言实践能力训练为中心,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又以语感训练为中心。一、什么是语感夏沔尊先生曾说过: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