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网络成瘾大学生的个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经过对280名本科大学生的网络成瘾情况和他们的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得出的结果是:网络成瘾呈现出内容和性别上的差异;网络成瘾者与非网络成瘾者在人格特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CIAS-R)》对安徽省8所高校的618名大学生进行采样调查,以研究大学生的网络成瘾情况。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14.08%的网络成瘾者;男生较女生更容易网络成瘾;独生子女大学生较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更容易网络成瘾;成瘾组和非成瘾组在网络行为和网络内容上都存在显著差异;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表现形式;网络成瘾会影响大学生学业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的关系。方法采用金伯利·扬的网络用户自我判断量袁和艾森克人格特质量表,对商洛学院120名和西安文理学院8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其中男生59人,女生147人。结果(1)被试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在网络成瘾量表不同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学科性质、教育程度、生源地等变量上的差异,差异的表现是复杂多样的;(2)被试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在神经质维度、精神质维度、掩饰性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内外向维度上的差异不显著;(3)网络成瘾者的网络依赖性和精神质维度、神经质维度呈正相关,而和掩饰性维度呈负相关。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特质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CIAS—R)》对安徽省8所高校的618名大学生进行采样调查,以研究大学生的网络成瘾情况。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14.08%的网络成瘾者;男生较女生更容易网络成瘾;独生子女大学生较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更容易网络成瘾;成瘾组和非成瘾组在网络行为和网络内容上都存在显著差异;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表现形式;网络成瘾会影响大学生学业水平。  相似文献   

5.
网络成瘾大学生的感觉寻求人格特征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研究以武汉地区5所高校的733名大学生为对象,用自编的《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量表》对网络成瘾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网络成瘾大学生的感觉寻求人格特征。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人际关系成瘾及网络信息成瘾等3种类型的网络成瘾者,网络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感觉寻求人格特征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通过亲密关系体验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及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测试学生的依恋类型、社会支持和网络成瘾类型,并将不同依恋类型和社会支持的大学生的网络成瘾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性别在社会支持、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网络成瘾上,男性游戏成瘾和人际成瘾显著地高于女性;不同依恋类型的个体在客观支持、社会支持总分、游戏成瘾和人际成瘾上存在显著差异;网络成瘾可以通过支持的可利用度和依恋回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大学生大五人格、社交焦虑和手机成瘾倾向的关系,采用中国大五人格简式版(CBF-PI-B)、社交焦虑量表(IAS)和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对32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运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大学生大五人格在性别、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2)大学生社交焦虑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3)神经质、社交焦虑与手机成瘾倾向存在显著正相关,严谨性、宜人性、外向性与手机成瘾倾向存在显著负相关;(4)社交焦虑、宜人性、外向性、神经质对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有显著预测作用。表明人格的培养和完善,以及社交焦虑的缓解有助于降低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网络使用行为及其特征,采用《网络使用和网络成瘾》问卷作为研究工具,对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初二学生网络成瘾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初二学生基本都有上网经历,平均每周上网4次左右,上网时长大多3小时;上网地点集中在家里;上网行为以聊天和游戏为主;上网目的以娱乐和交友为主;网络成瘾检出率为17%,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没有显著性差异,男女生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调查的基础上,笔者从家庭层面提出关注初中生网络使用习惯、针对不同性别开展教育、加强家庭网络监控、预防网络成瘾倾向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研究采用杨文娇等编制的大学生网络成瘾问卷及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26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验。测验表明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存在性别差异,网络成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较大。结论:高网络成瘾倾向者与低网络成瘾倾向者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类型网络成瘾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0.
研究采用网络成瘾测验和幸福感指数量表,旨在探讨西南地区大学生网络成瘾、主观幸福感状况及二者的关系。结果显示:(1)网络成瘾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负相关;(2)西南地区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程度处于中等水平,主观幸福感、情感体验指数和生活满意度都较高;(3)不同网络成瘾程度大学生与主观幸福感、情感体验以及生活满意度都存在显著差异;(4)不同性别、专业大学生在网络成瘾倾向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大理市高校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大学生网络成瘾预防、干预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对大理市某高校在校的一至四年级学生进行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结果:该校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为16.5%,年龄、性别、上网目的、与同学的关系、初次上网年龄段和每次上网持续时间在正常组和成瘾组网络成瘾发生率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上网持续时间、初次上网年龄段和参加课外活动情况是个体网络成瘾发生的危险因素,社会人际交往能力是网络成瘾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在校大学生中网络成瘾发生率较高,影响到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应尽早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少网络成瘾倾向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法考查澳门1208名年龄由10岁至21岁在校中小学生的网络依赖程度,及其与对他人信赖感、主观幸福感、社会疏离感、内外向四个方面社会性发展的关系。结果发现:(1)网络依赖程度存在性别及年级差异,男性的网络依赖程度显著高于女性,初一学生的严重与轻度网络依赖比例最高。(2)网络依赖组在网络聊天、打游戏、影视音乐、下载及浏览成人网站这五项网络使用行为上所花的时间显著高于无依赖组。(3)网络依赖组与无网络依赖组在对他人信赖感、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及社会疏离感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探寻网络成瘾大学生与非网络成瘾大学生在父母教养方式上差异,对两者之间的差异进行总结,进而在父母教养的角度上提出干预和预防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的思路和措施。研究结果:1.高网络成瘾倾向的大学生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缺乏沟通和情感支持,更多是采用惩罚、拒绝否认和严厉的方式进行教育。2.父亲对男女大学生在情感温暖、拒绝及惩罚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而母亲对男女大学生的教养方式在各个维度上没有达到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14.
采用Young编制的网络成瘾量表和卡特尔16PF量表,对随机整群选取的W市三所大学的28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有24名大学生为网络成瘾者(IAD),IAD发生率为8.4%;在IAD者中,男生比女生要多,且存在显著性差异;IAD组和非IAD组在人格特质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有恒性、怀疑性、忧虑性、试验性、自律性、紧张性等几个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人格特质中的忧虑性、乐群性、怀疑性、紧张性等四个特质纬度对网络成瘾具有较好的预测力.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率为8.4%;大学生网络成瘾人数在性别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专业、年级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网络成瘾组与非网络成瘾组在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有恒性、怀疑性、忧虑性、试验性、自律性、紧张性等几个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忧虑性、乐群性、怀疑性、紧张性等人格因子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15.
陈瑞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6):124-125,134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285名大学生进行了学习倦怠、专业承诺和考试焦虑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的学习倦怠行为和考试焦虑水平相当高,专业承诺水平中等。在性别差异上,男生学习不当行为高于女生,专业承诺水平低于女生。考试焦虑上不存在性别差异。情感承诺是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最重要的预测变量,考试焦虑是情绪低落和成就感低落的次重要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6.
笔者抽取8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其网络成瘾状况的分布特征及网络成瘾与焦虑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IAD者占8.12%,二项检验显示,男生显著高于总体比例,女生和文科生显著低于总体比例,其他类别与总体比例无显著差异。(2)不同成瘾程度大学生在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得分上均有极其显著差异,且焦虑程度随成瘾程度的增加而增加。(3)蒙族大学生IAD者在特质焦虑上显著高于汉族IAD者;农牧区来源的IAD者在状态焦虑上显著高于城市来源的IAD者;四年级IAD者在特质焦虑上显著高于二年级IAD者。(4)上网持续时间对焦虑水平有显著影响,在状态焦虑上,上网次数与上网时间交互作用的主效应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日益引起学校和社会的关注。社交焦虑作为影响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心理障碍与网络成瘾现象是否有关联?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社交焦虑与网络成瘾之间具高度的正相关并认为调整认知对于避免网络成瘾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整群随机取样的方法,抽取680名大学生完成“中文网络成瘾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的调查,以期探讨生活事件、人格特质与网络成瘾的关系及其预测性。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在生活事件的总分和各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程度网络成瘾大学生在神经质、精神质人格特质上存在显著差异,内外向与网络成瘾没有显著的关系;生活事件、人格特质可以直接预测网络成瘾,人格特质可以通过生活事件间接预测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19.
通过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行为认知量表,对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12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利用SPSS软件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功能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女性教师的"感知行为控制"认知高于男性教师;不同教龄教师在"教学主体规范"认知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师对行为态度、主体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认知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况、教龄、职位、职称、年收入、政治面貌的教师对教学行为意图认知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