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心理专业筹建于80年代初,1984年率先在全国招收运动心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1985年获运动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89年创建运动心理系,同年招收首届运动心理学专业本科学生,1993年被评为国家体委委管重点学科。该专业是目前亚洲地区唯—一个拥有本科生、研究生系列学制的专业系科。1995年更名为运动心理与保健康复系。运动心理专业本科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运动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从事运动心理训练与咨询、教学与科研及大众体育心理指导的专门人才。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下设:体育保健专业方向,主要…  相似文献   

2.
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保健康复是一门与临床医学、康复医学、生物工程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种学科相结合,以保健与功能康复为主体的体育新学科。它是运用体育科学与医学、康复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对老弱病残者实施体育保健、功能锻炼、运动训练和治疗,以促使其增强体质,机体的病损与缺陷部分的功能和能力得到代偿、改善和恢复,加速疾病痊愈和康复等目的。因此在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3.
12月1日在泰安举行的全国体育科技工作会议上,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季明焘代表中国奥委会将国际奥委会颁发的“1989年体育医学奖”奖杯,转授于北京医科大学校长、中国运动医学学会主席、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副主席曲绵域教授。国际奥委会“体育医学奖”是授给在运动医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医务工作者的。曲绵域教授多年来从事运动医学的运动创伤防治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研究成果多次获奖,出版了专著,为我国的运动医学的发展和运动创伤的防治做出了杰出贡献,因而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4.
现代运动医学的策源地是德国。德国早在1906年就对奥运会选手进行运动医学检查,1911年在德累斯顿国际卫生展览舍上展出运动医学实验室,在1912年成立德国运动医学会,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医学组织。运动医学开始时是以治疗运动创伤为主,后来随着运动成绩的提高,逐渐转向以防治训练与比赛过程中由于过度负荷而引起的运动器官伤病为主。近一、二十年来,随着保健体育的迅速发展,人们对运动医学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它已发展成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  相似文献   

5.
体医结合: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类需要健康,健康需要体育、需要医学。体育为健康,医学为健康,体育与医学相结合,两者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以求达到个体和群体的健康,这是现代体育和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新形势下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1.健康观念的确立为体医结合提供了发展机遇(1)体医结合使具有我国民族特点的保健体育进一步得到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不仅把体育锻炼运用在增强体质,健身防病上,而且作为一种医疗方法、康复手段运用在治疗和康复上,保健体育在健康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体医结合共同…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突飞猛进的阶段,是决定一生体质发育的关键时刻。在这个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里,由于他们身体各器管和组织尚未发育成熟,生理机能较弱,不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容易使他们的身体受到影响,甚至可能造成危害,因此如何促进他们的正常发育、增强体质、减少疾病,提高学习质量是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光荣任务。为了更好地完成上述任务,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就应该学好《运动医学》(或称体育保健,下同)这门课。运动医学概述一、运动医学的定义自古以来,医学与体育就有密切关系。运动医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它不是单一的生理学或是单一的外科学,而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它研究与体育运动有  相似文献   

7.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6):F0002-F0002
王人卫(1952-),女,浙江杭州人。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79年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留校任教。2000年在上海体育学院获教育学博士学位。曾任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医学教研室主任、体育保健康复系副主任。现任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系党总支书记。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于93年12月18日在杭州紫云饭店召开了“运动医学学术信息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在杭会员50余人,省体育科学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黄圣方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主任委员金宏义教授主持,会上8位同志在运动创伤、医务监督、生理生化、体疗康复、中医中药、运动保健、小针刀等方面广泛进行学术信息交流,取得了  相似文献   

9.
论师范学校实施体育保健教育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运动就是体育,运动就能增强体质的错误认识,论述师范体育(公共体育和体育专业)实施体育保健教育、培养学生保健意识和保健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医学与体育自古以来就有密切的联系。在苏联,医学和体育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和必要。这是因为,一方面不断提高的运动成绩要求大大增加训练负荷,这就决定必须对运动员进行细心的医务监督;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职业劳动中体力活动比重的下降,出现大量体力不足的人,对于这种人,从事体育活动,以予防由于体力不足而出现的病理改变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养生保健体育”是我院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已由学院申报省级精品课程。该课程从高职医学相关专业技能培养出发,针对性地选择体育教学内容,使传统养生保健体育与医学相关专业技能培养有机结合,教学内容易教、易学、易形成终身体育技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高职体育为高职医学相关专业建设服务方面找到了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12.
问:什么是体育保健?答:在人类与疾病和衰老做斗争的历史长河中,人们积累了丰富多彩的健身方法.体育保健是指通过自我运动锻炼,达到增强体质、推迟衰老,防病延年的一种有效的保健方法.体育保健的方法多种多样,但通常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民族形式的保健手段,如太极拳、太极剑、五(?)戏、八段锦、易筋经,保健功筹,共中太极拳、太极剑和五(?)戏是广大群众所喜爱的、行之有效的健身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从生命科学的发展来看,人类最早把医学和生理学应用到体育科学中,用来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生理的变化。法国于1911年出版了运动生理学著作,1920年出版了《运动医学知识百科全书》,1921年成立了运动医学协会,创立了运动医学杂志。英国在1927年成立了全国健康教育委员会。德国1912年召开了世界第一次运动医学大会。以后,前苏联、东欧各国相继建立了各种体育科学研究机构。美国也成立了全美运动医学学会,该学会为综合性学术机构,包括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等。199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后,美国率先开始依靠…  相似文献   

14.
《体育科研》2005,26(5):72-72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运动科学和运动医学就成为美国游泳至关重要的因素。当时的英国游泳协会曾恳请医师、科学工作者和运动训练专家给予帮助,以支持国家队和奥运代表队的训练和比赛活动。直到1983年,这种帮助还仅仪局限于对游泳运动员进行现场的医疗支持和恢复。目前,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各级水平的运动项目中。科技服务的这种独特方法已经深深地扎根于美国体育的历史中,赛前采用科研公关小组来帮助游泳运动员和其它奥运选手进行备战,已使美国成为世界超级体育强国。在准备比赛中,通过启动运动科学与运动医学计划,教练员可以咨询生理学家、生物力学专家、运动训练专家和心理学家,从  相似文献   

15.
日本保健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简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日本文部省于1999年颁布了日本中小学保健体育教学指导纲要,小学叫体育课程,初中和高中叫保健体育课程。小学体育课程特别强调活动性;中学保健体育课程还融入了许多健康教育的内容。 现将《纲要》简介如下:一、教学目标(一)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将身心作为一个整体,通过适宜的运动体验和对健康、安全的理解,在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的性格和能力时,使学生努力保持和增进健康,增强体能,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二)初中保健体育教学目标将身心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和接受健康、安全的教育,学生在养成良好运动习惯的同时…  相似文献   

16.
"健康第一"已经成为现代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探究如何抓住青春期学生的特点,结合新课标体育与健康的新理念,创造体育保健课中的良好教学效果是课题研究的重心。本文旨在就何为运动处方教学,高中保健课的教学现状以及运动处方教学在保健课上的实施、运动处方教学在高中体育保健课上展示的优势等,对高中体育保健课中的运动处方教学的实施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运动人体科学模块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整合为机能素质测定,形态、体格测量,动作分析,生理生化测定,运动医学与保健等实验模块,实施模块化实验改革,纠正了传统实验的一些弊端,解决了课时少、要求高的矛盾,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性和创新型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丰富、多元、不规律的生活方式与习惯的普遍增加,人们参与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的时间和次数越来越少,这也带来了诸多健康问题。早期的运动医学主要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领域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人们对运动医学的认识与实践的不断提高,运动医学在普通体育爱好者和社会群体中防治疾病、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方面的价值和应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重视。  相似文献   

19.
在德国格林市的一所体育学院的循环体育医学研究所里,除所长外,有6名从事呼吸循环系统专业的医师.近年来,他们用体育医学的手段,对当地常见的以心肌梗塞为主症的,以及其它有关循环系统的损伤进行诊断、下处方,并给予恢复性的治疗.另  相似文献   

20.
《冰雪运动》2007,29(1):F0002-F0002
陈小平博士,先后就读于山西大学体育系、沈阳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和德国科隆体育大学运动训练研究所,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85~1990年在北京体育大学田径教研室任教,1990年赴德国学习.1993年进入德国科隆体育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主专业为运动训练学,副专业为运动医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