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梁 《考试周刊》2011,(72):156-157
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成为改革的重点。如何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弱化评价的甄别功能,实现对学生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是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电子档案评价法、作品评价法、网络评价法三种方法展开论述,希望能够引起更多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学校德育课程结构应包括认知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隐形性德育课程和校本性德育课程。  相似文献   

3.
一、音乐教学评价的内容 新制订的《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音乐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评价指标不仅要涵盖音乐的不同教学领域,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中学生学习的方式变得更灵活,更具交互性.在教育变革的发展趋势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热点.本文介绍了信息技术在中学里与各学科课程整合的现状,分析了中学信息技术与中学课程教学的整合操作,针对以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地理教学课程——城市交通运输的应用实践,指出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广泛意义.  相似文献   

5.
周咏 《教育教学论坛》2012,(40):245-246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中学生学习的方式变得更灵活,更具交互性。在教育变革的发展趋势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热点。本文介绍了信息技术在中学里与各学科课程整合的现状,分析了中学信息技术与中学课程教学的整合操作,针对以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地理教学课程——城市交通运输的应用实践,指出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广泛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其中有这么一段相关的阐述: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这是将评价的功能和评价的方式定位为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在承认其甄别选拔作用的同时,大大削弱了其原有的主导地位。在此背景下,我和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课程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这些特点以及传统学科固有的评价方式使得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评价和传统学科的学习评价一样,重视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即便是有些教师采用了形成性评价,其在评价操作过程中也遇到很大的困难,使得信息技术课程学生学业形成性评价流于形式。文章提出信息技术课程学生学业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方法,希望能为工作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一线的教师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及其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新时期教育技术的发展需要,目前,大多数地区和学校都已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而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程成了众多教师关注的焦点。我认为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相似文献   

9.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即将作为中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将逐步成为继语文、数学、外语之后的第四门基础性的工具学科,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 把握课程特点培养学生兴趣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起步于80年代初期,大致经历了起步探索、扩大实验的阶段,现在正处于加速发展的阶段,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已经进入了中小学课堂并即将成为中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中学信  相似文献   

10.
课堂评价是目前中学教学里一个重要的环节,课堂评价对于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与主动性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课堂评价环节走进了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中,但是由于新课程的发展,新的课堂评价观念未必得到广泛的认可与应用,因此,中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就中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现状展开论述,进一步探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设计方案与其他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信息文化、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与后现代主义并蒂而生、相互影响。中学信息技术后现代课程观的主要内容包括:设置多元化与差异化的课程目标体系,组织与编排建构性与境域性的课程内容,注重阐释与交往的教学实施,进行发展性与模糊性的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12.
13.
根据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三个层次,提出目前信息技术与中学理科课程教学整合的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显著的区别就是其实践性极强、操作性极强。目前.我们对计算机评价的主要方法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的笔试或上机考试的方式.这种方式往往比较注重考核结果,而忽视了过程评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更不能体现出学生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主要是基于目前研究领域中的一些技术性成果和技术性知识等内容为主的一门科技型课程,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涉及一些简单的信息技术手段以及教会学生如何应用,这是将知识与实践和科技相结合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育技术》2015,(3):36-42
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决策和行为都受到其所持有的课程价值取向影响。为了了解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课程价值取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作者对全国5个地区的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发现,信息技术教师对六种课程价值取向:学术理性、认知过程、社会重建、人文主义、科技发展和生态整合都不排斥,但对于社会重建取向的认同度最高。对影响信息技术教师课程价值取向的不同因素做了显著性差异检验,发现不同性别、不同教龄、不同区位的教师课程价值取向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不同学段和不同学历的教师课程价值取向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对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相关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的整合就是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本文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的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一、数学建模方法的启蒙教育 数学模型是为了一定的目的对现实原型作抽象、简化后所得的数学结构,它是使用数学符号、数学式子以及数量关系对现实原型简化的本质的描述。对于现实事物具体进行构造数学模型的过程称为数学建模,它是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口,是体现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思维过程的最好载体。笔者充分利用本校的多体网络资源,将信息技术整合于数学建模研究型课程。  相似文献   

20.
仉苗 《考试周刊》2012,(7):118-119
农村中学在信息技术支持教与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整体偏低,整合课程教学中出现了脱离实际,忽视学情;追求网络,学生"迷航";顾此失彼,乱了阵脚;违背宗旨,不分主次等问题。广大农村中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