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多媒体技术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形式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具有集成性、交互性和实时性等方面的特点,能真实地多角度地表现美术的形象性、直观性和生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提高学生欣赏关、理解关、表现关、创造关的能力,达到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教学目的。因此,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就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由于多媒体技术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形式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具有集成性、交互性和实时性等方面的特点,能真实地、多角度地表现美术的形象性、直观性和生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解美术作品内容美的能力,达到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教学目的。因此,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就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应用是教学改革和现代科学技术深入发展的产物,它对革除传统美术欣赏教学存在的弊端,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多媒体教学在改变教学展示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提高美术欣赏教学效率、增强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素质和理解作品内容美的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而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要求其技术先进,软件要精选,网络多媒体教学要灵活。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是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也是新课标的要求,它能够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多媒体技术能够打破时空的限制,扩大课堂教学的容量,也能够使教材中的内容更加直观生动,使凝固在课本中的静态美转化为动态美,将美术作品中蕴含的结构美、色彩美、音乐美、意境美等充分体现出来。因此,作为高中美术教师,要合理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进而提高高中美术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邢飞凌 《广西教育》2010,(27):98-99
在美术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得以充分发挥,从而更好地提高美术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吴良泉 《文教资料》2011,(10):95-97
中学美术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应用美的能力。教师在美术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赏识教育,可以激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充满活力,进而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7.
多媒体技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给美术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实现了美术信息传递的全面、快捷、高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对美术的认识、感悟和创造,促使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8.
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需要孩子们去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这就是美术课堂存在的意义。需要教师在美术的教学中运用一切美的教学手段来唤起学生的美感,使他们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使轻松活跃的美术课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乐园!笔者教了 9 年的美术课后,更能深刻地体会到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9.
毛玉梅 《考试周刊》2012,(31):171-171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围绕素质教育教学的需求,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转变美术教学理念,创新美术教学方法,优化美术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让美学体现在美术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通过创设艺术情境、设计教学活动、拓展教学内容、营造和谐氛围,用美术的内力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健全学生品格修养,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使美术走进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0.
权笑 《江苏教育》2024,(5):89-90
<正>《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将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等美育理念运用在美术学科的教学中,并大力开展美术实践活动,以此强化学生自身的审美认知能力,使其在体验中理解美术内涵,增强其欣赏美、表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大力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基于此,笔者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小学低年级学生审美素养培养的探究,  相似文献   

11.
多媒体技术是目前在小学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项技术,多媒体可以提供声光电一体的集成影像,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可以营造高效活泼的课堂氛围。本文主要结合教学实践,就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给出了几点看法,通知整合资源,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到美术教学中去,培养学生对美术教学的兴趣,培训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辛海洋 《成才之路》2013,(19):91-91
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都有明显提高。在美术课中实施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美术欣赏、创作等课内容抽象、学生难以理解的难题,为提高学生的美育素质和创造能力提供科学的保证。在教学中,要创新性地运用多媒体技术,重点设疑,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3.
美术鉴赏教学可以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升华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人类社会纷繁复杂,社会文化具有多元性,艺术源于社会生活,故而美术文化也表现出多样性,通过美术鉴赏教学让学生认识美术的特征、了解美术的艺术文化,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了解社会生活,使他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能在社会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感悟美。因此,各普通高中应重视美术课,尤其重视美术鉴赏教学。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创设宽松、愉悦、富于思维性和美感的情境,让学生勤思善赏,乐于学习美术,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最终提高其审美能力。然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进行了反思和研究,进而提出了一些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美术教学中充分运用网络多媒体技术,是形势的需要。其作用主要表现在:运用网络多媒体技术有助于提高备课质量,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表象;运用网络多媒体技术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展示师生成果,为师生交流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美术教师应努力掌握和运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设备,把网络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备课、教学、辅导、批改、交流等各个环节,与以往的美术教学模式有机的结合,提高美术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具有高度审美情趣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在美术课程中贯彻新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使美术课堂丰富多彩、师生互动。美术教师要根据实际不断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营造适合学生成长的课堂氛围,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美术教学必须善于引导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创造美的能力,要引而不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用多种形式表现生活中的美,创造和谐的美。  相似文献   

16.
"造型·表现"旨在培养学生的美术造型能力,让学生自主参与各种美术造型活动,借助多媒体技术,在亲手操作中塑造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造型与表现能力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关键能力,是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构成.本文阐述了小学美术"造型·表现"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提出美术教育教学中的评价体系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活动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的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信心。在每个学期末教师要对学生的美术学习过程和结果有一个正确的评价,这是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学生"美术期末综合能力测评"可以反映出学生一学期中在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价、综合与探索四大美术领域中的收获与进步,客观地评价学生在美术教学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美术教师意识到观察能力是学好美术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只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从而提高他们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样才能够让他们画出内容更丰富、更生动的作品。但目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方面,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本文总结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探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小学美术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以及创造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美术课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断增强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直观演示能优化教学,诱发、唤起情绪、情感,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