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郑军 《绥化学院学报》2006,26(5):114-117
本文分析了“足足”的句法特点,从形式和意义结合的角度分析了“足足”语义上的言多性、确定性和态度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2.
句法和语义成分是语法研究的两个不可忽视的方面,研究者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已经趋于一致:语义结构决定句法结构。然而,对于语义结构的来源这一基本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文章通过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几个个案,试图对语义与句法的相关问题作进一步阐释。结合个案,文章认为语义结构是由认知语境决定的;同时也指出:认知语境对复杂多变的句子形式的解释是不充分的,相关语言现象的解决仍须借助于其它理论。  相似文献   

3.
借用一些表空间概念的词语来表达时间概念是人类语言的一个普遍特征。“下来”“起来”“下去”在凸显空间位移的过程中,也伴随着时间的变化。但由于各自趋向意义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导致了各自在表时间意义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概念意义上的不平行性象似性地反映出句法形式上的不平行性。在这一点上,最让我们感兴趣的是“下来”、“起来”和“下去”在表示时间意义时,如果其前面的动词为及物动词,三者在句法形式上呈现出来的差异性。其实,这三者之间的这种差异性早就被语法研究者注意过。卢英顺(2000)在讨论现代汉语“延续体”的有关问题时,就曾指出:“‘下去体助’或‘下来体助’前的动词如果是及物的话,那么这个及物动词后面的语义成分(如受事等,即静态句中的宾语)一定出现在该动词的前面,而不能出现在动词和‘下去体助’或‘下来体助’之间,也不能出现在‘下’和‘去’或‘来’之间。这点和表示‘开始’的‘起来’相比,有所不同。‘起来’前动词后的语义成分可以在‘起’和‘来’之间出现,但如果出现在‘动词’和‘起来’之间则难以接受。”此外,郭春贵(2003)也认为“如果宾语是有定施事的,则把它当成主语使用。”本节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认知的角度,就形成这种差异性的原因谈些个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考察了"下去"一词的句法语义属性,发现"下去"具有[位移]的语义特征,可以直接做谓语中心;具有[位移]、[趋向]、[目的地]等多重语义特征,可以看成谓语中心的一部分或表趋向的补语或表结果的补语;具有[延续]的语义特征,表示动作的延续,具有"体助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否定副词“不”有各种不同的用法。从语法分析的三个平面(句法、语义、语用)对“不”的句法位置、语义特征和语义范围、否定焦点进行描述和分析。有助于对汉语语法特点的认知和理解。  相似文献   

6.
句法研究中的语义特征分析法能够有效地分化同形歧义句式,但提取具有主观性,可操作性差。认知语义学中的事件框架将事件元素主要分为行为主体、行为过程和行为客体三个方面,为句法语义特征的提取提供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都”字句的基本句式出发,考察了“都”的句法组合功能,并从中挖掘“都”的基本语义内涵,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概括并分析了“都”的四个基本语义。随后又指出除表语气以外的其它三个义项都是由实词“都”的义项“汇集”、“总共”虚化而来。从而又为副词“都”的句法语义解释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句法、语用、语义分别属于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对象 ,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因此 ,在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过程中 ,既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 ,又要考虑语言单位中的所有因素在语言表意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试论语气副词"偏偏"的语义、句法、语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熹 《文教资料》2008,(1):25-27
本文从语义、句法、语用三个方面,详细考察了单个语气副词"偏偏"的用法情况.语义方面,讨论了"偏偏"几个义项之间的联系及语义指向;句法方面,讨论了"偏偏"的所适用的句型、句类及在句中的位置;语用方面,认为"偏偏"有突出和强化焦点和有篇章衔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进行、加以"是两个形式动词,都可以带上动词宾语,但是它们对动词宾语具有语义上的选择性,并且动词带宾语,在句法和语义都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副词"再"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很高。本文试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对副词"再"进行系统研究。句法平面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分析"再"的组合;语义平面则从认知论的角度根据"再"具有拷贝信息的功能和"再"的特殊语义分析出"再"具有完全性拷贝和部分性拷贝信息的功能,部分性拷贝信息的功能包括同质性拷贝、补充性拷贝这两种情况;最后从三个平面的理论角度分析了"再"在语用平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反问句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询问句相比,反问句的句法、语义、语用都有着鲜明的特色。句法结构上,反问句有其特有的表达式,同时在语义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其特指问和是非问有的可以互相变换,特指问内部有的也可互换;深层语义结构中,反问句不存在未知语义成分,从而造成反问句表达判断而不表达疑问对象;语用环境中,反问句必有一个充分条件的语义前提,反问句表达的判断只是这个充分条件的前提的必然的毫无疑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留学生习得“打算”一词时出现了许多错误,利用“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理论对这些错误进行分析和探讨,可以弥补对一些教材以及语法著作中有关“打算”的解释过于简单笼统的不足,有助于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4.
英语中连句成篇的连接纽带大致有三类:逻辑纽带(Logical Connectors),语法纽带(Grammatlcalc Conecfors)和词汇纽带(1exlcal connectors)。逻辑纽带是体现逻辑思维的同一句子各部分之间或句与句之间的连接手段,这种连接手段通常是用一些过渡词语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就”是现代汉语中较活跃的一个副词。本文运用三个平面理论,对“就”进行了分析。在句法平面上,限定副词“就”的主要功能是对其后的动词性成分起限制作用,有时也用在形容词性成分、体词性成分、分句前起限制作用。在语义平面上,限定副词“就”的语义既可前指,也可后指,且有时指向并不唯一,情况复杂。  相似文献   

16.
英语情感动词是英语动词中的重要类别。它特点明显,功能突出,运用广泛,自成一体。现就其语义特点及句法逆向功能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句法歧义产生的原因有:层次和句法结构关系都不同产生的岐义、句法结构关系相同而层次不同产生的岐义、层次相同而句法结构关系不同产生的歧义、词类不同产生的岐义、词和短语同形产生的歧义;语义歧义产生的原因有:语义指向的多向性产生的岐义、某些词语义特征不同产生的岐义、两种语义格交叉产生的歧义、修饰关系或修饰范围不确定产生的岐义。  相似文献   

18.
张琪 《文教资料》2014,(3):10-12
介词“朝、向、往”在句法功能、语义特征方面既有共性又有差异,都能同名词性词语组合做状语,表示方向处所义;“向”和“往”可以同名词性词语组合做补语,而“朝”则不能;“~J+Np”和“朝+Np”可以表示对象义,而“往+Np”则不能。上述差异与“朝、向、往”在语法化进程中的发展密切相关,词义的不断虚化符合人类认知世界由具体到抽象、由实到虚的顺序。  相似文献   

19.
日语中的动词"カケル",具有多义性。本文从"カケル"多种语义着眼,通过认知上的语义扩展理论分析其多义性,并进一步通过意象图式来分析其语义扩展中的规律,即"由身体容易把握的空间领域逐渐向理性的抽象的领域进行"。  相似文献   

20.
"连忙"、"赶紧"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同为表快速的情态副词修饰动词,在语义及语法功能上均有许多共同点.在多数情况下,两者甚至可以互为替换;但在一些情况下却又绝不能替换,本文在对两者的语法功能的详尽描写的基础上,来发现两者在语法功能上的异同,并认为两者所涉及事件的已然和未然是造成两者语法功能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