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郑红 《考试周刊》2011,(54):34-35
模糊语言是一种有效的表意手段。随着模糊语言学这门年轻学科的迅速崛起,有关语言模糊理论的研究日益增多。在对交际中的模糊语言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文章详细分析了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认为合理使用模糊语言可以使语言表达更贴切、得体,从而取得很好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2.
作为语言的核心属性,模糊性显得意义十足,在商务英语中,模糊语言的作用和意义非常大。关于模糊语言的研究与运用非常普及,本篇文章笔者首先对商务英语中模糊语言应用现状进行了系统研究;其次对商务英语中模糊语言的特征和功能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文章系统、全面的陈述,为我们对模糊语言的理解和掌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模糊语言,作为一种弹性语言,是指外延不确定、内涵无定指的特性语言。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语言模糊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模糊语义的研究上,鲜有涉及对模糊语语用功能的研究。故此,本文以真实的英文商务信函为语料、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框架,研究人们在英文商务信函写作中如何顺应不同的语境因素,运用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以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4.
模糊语言理论对语言中许多模糊现象有着很强的解释力,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描述、研究语言的新途径,其研究成果大大丰富了我们对语言的本质以及语言使用的认识。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研究模糊语言对外语教学的指导意义是笔者认为值得付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林凡 《考试周刊》2012,(76):17-18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语言学家们指出语言的模糊性保证了日常交际的有效进行。本文介绍了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言语交际中的语言现象——模糊语言.并对其语用功能进行分析.主要讲述模糊语言在实际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同精确语言一样.模糊语言也是一种有用的表意手段。合理地使用模糊语言,能使语言表达更加自然、得体,有效表达人们的思想和感情。本文从语用角度对模糊语言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对如何正确地理解和使用模糊语言。成功地进行言语交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言的模糊性运用于各种文体的分析.是近些年来中西方语言学家所关注的研究话题。本文介绍了有关模糊语言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6.
文学模糊语言具有较高的审美意义,其翻译质量的高低对译作起着重要作用,而对模糊语言翻译质量进行评估则是模糊语言翻译研究一个不可或缺的分支。基于文献综述法,对国内模糊语言翻译质量评估的研究现状及方法进行归纳,即主要以经验式、感悟式的研究居多;科学的、客观的研究比例较少,研究方法上需要突破。模糊语言的质量评估应鼓励大胆创新地引进新的理论,进行跨学科研究。通过将语料库与翻译质量评估研究结合起来,在方法论和实践上有望出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7.
龚晓斌  金兰 《海外英语》2014,(19):125-126
文学模糊语言具有较高的审美意义,其翻译质量的高低对译作起着重要作用,而对模糊语言翻译质量进行评估则是模糊语言翻译研究一个不可或缺的分支。基于文献综述法,对国内模糊语言翻译质量评估的研究现状及方法进行归纳,即主要以经验式、感悟式的研究居多;科学的、客观的研究比例较少,研究方法上需要突破。模糊语言的质量评估应鼓励大胆创新地引进新的理论,进行跨学科研究。通过将语料库与翻译质量评估研究结合起来,在方法论和实践上有望出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8.
语言模糊性的符号学解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 ,我国学者对模糊语言研究兴趣浓厚 ,发表了不少学术成果 ,使语言符号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得以扩展。然而大部分研究侧重于模糊理论在不同语域的应用研究 ,对模糊语言学的最根本问题———语言模糊性的由来所进行的研究少见。文章利用语言符号学的基本理论 ,从客观世界 ,所指观念世界和能指语言形式本身特点三个方面对语言模糊性的根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如今,模糊语言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其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而针对商务英语这样专业的领域,关于模糊语言的研究仍不够完善。文章通过对模糊语言的介绍以及针对商务英语这一特定范围内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分析,指出在商务英语中恰当使用模糊语言的重要性,从而帮助更多的商务人士和专业学生认识模糊语言,理解模糊语言的内涵和重要性,在工作和学习中学习恰当使用合适的模糊语言。  相似文献   

10.
陶胜 《教师》2008,(24)
模糊语言广泛地存在于自然语言中.模糊语言的无处不在使正确理解和使用模糊语言成为言语交际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本文从语用角度对模糊语言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以便正确理解和使用模糊语言,获得更好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1.
辩论是我们工作、学习、生活中经常发生的行为。中外学者对辩论这一语言现象进行的研究大多关注于辩论技巧方面。模糊限制语,作为模糊语言家族的一员,是语言交际中的普遍现象。目前对模糊限制语的语用研究很丰富,但将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分析应用于英国议会辩论的研究一直是空白。本文运用合作原则对议会辩论中的模糊限制语进行探讨,旨在丰富目前的模糊限制语的语用研究。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6,(83):11-12
本文以莫言原作中的模糊语言为基础,以葛浩文《生死疲劳》英译本为对象,通过对比分析得出葛浩文对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为莫言研究和模糊语言研究提供一些尝试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语言模糊性与模糊语言、模糊与歧义、模糊语言与模糊言语它们之间有联系亦有区别,这些基本理论的研究是模糊修辞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4.
模糊语言在英语课堂上被广泛使用。人们对模糊语言的研究大都局限于日常交际范围,而对其在英语课堂上的交际功能却较少关注。本文以认知和模糊语言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为出发点,从认知学角度探讨模糊语言在英语课堂上的交际功能,并提出模糊语言能有效地调节学生的认知环节,帮助他们主动构建知识意义。  相似文献   

15.
模糊语言理论为数字模糊语义翻译开辟了新的途径。英汉数字在民间语言和文学作品中具有模糊语义,重在表义、言情、显势。本文从英汉数字模糊语义出发,结合毛泽东诗词中“万”字的翻译探讨数字模糊语义的翻译原则和翻译方法,寄望于对模糊语言研究和模糊语义数字翻译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刘伟 《文教资料》2007,(20):105-107
语言的模糊性是普遍存在的,模糊语言已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并逐渐成为语言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本文对模糊语言的理论和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着重讨论模糊语言带给人们美的感受。模糊语言的存在不仅是交际的需要,而且是人们审美需求和美学价值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语言使用中的模糊现象引起了语言学家的广泛关注.对模糊语言和将模糊理论运用于各种文体的分析是近些年来中西方语言学家所致力于研究的课题,本文分析外交语言中模糊现象的特点及表现形式,并从语用的角度出发,对外交语言中模糊现象的功能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外交官利用外交语言的模糊性能达到隐藏信息、表达谦逊礼貌、表明立场制造幽默等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李学晋 《文教资料》2009,(20):45-47
模糊语言的语用在很多方面被很多人研究过,但在天气预报方面的语用尚无人研究.基于Ver-schueren的顺应性理论,本文对天气预报中模糊语言的使用的原因、句子结构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天气预报中的结构性模糊语言与模糊限制语.  相似文献   

19.
从认知学角度分析模糊语言在英语课堂上的交际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语言在英语课堂上被广泛使用。人们对模糊语言的研究大都局限于日常交际范围,而对其在英语课堂上的交际功能却较少关注。本文以认知和模糊语言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为出发点,从认知学角度探讨模糊语言在英语课堂上的交际功能,并提出模糊语言能有效地调节学生的认知环节,帮助他们主动构建知识意义。  相似文献   

20.
广告中使用模糊语言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是模糊语言的具体表现之一,分析它对我们研究语言和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本文将用Verschueren的顺应论分析广告中的模糊语言的表现形式及其动机,其目的在于为广告主的广告语创作提供借鉴,为消费者更好地理解模糊语言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