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口较少民族的语言出现了濒危问题。语言的濒危,引起了民族文化的消失,破坏着文化生态的多样性,给人类文明带来了挑战。为保护和发展人口较少民族的语言文字,为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各国政府和人民以及语言工作者,必须积极行动起来,像保护自然生态一样保护各民族语言和文化生态,造就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出台有效、积极的政策,创造合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以保持或扩大语言的使用范围是解决语言濒危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语言丰富,但少数民族语言的生存状况濒危,民族语言文化保护迫在眉睫。我国少数民族儿童具有语言能力的优势,不仅掌握本民族的语言,还掌握其他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具有双语或多语能力。我们应当认识并挖掘少数民族儿童语言能力优势的潜在价值,采取多种教育措施,大力发展双语教育,切实做好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多民族语言文化的共生与传承危机——以广西那坡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少数民族的聚居地,那坡县境内生活着壮族、汉族、苗族、瑶族、彝族。那坡县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形成了多民族语言共生共存的状况,并具有丰富和谐的多民族语言文化,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面临着流失的危机,保存和抢救濒危语言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命题。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一样,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语言的濒危目前已成为我国各族人民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然而,我国众多少数民族语言濒危状况的出现在极大程度上都是由于语言生态的失衡造成的恶果.因此,我们对濒危语言进行观照,也就是维持语言的多样性,实现文化的多元意义.只有如此,才能有利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有利于认识中国民族大家庭多元一体化格局的复杂性,更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  相似文献   

5.
莽人是中国人口较少民族——布朗族的一个族群,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当前,莽人的传统文化生存面临着文化存续的基础被削弱、民族语言有失传危险、民族聚居社群难以维系和对民族文化工作重视不够等问题。为此,要更新观念,充分认识莽人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设立基金,建立莽人文化保护和研究机构;重视莽人教育,实现生存与文化的和谐共生;利用信息技术,探索莽人濒危语言文化保护的新路径。通过以上措施,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证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6.
仡佬语是典型的处于濒危状态的语言,针对仡佬语言濒危的状况,不少学者提出了开展仡佬语专题研究、培养仡佬族民族自豪感、尝试进行"语言复兴"工作等保护和抢救措施,但未就其濒危的程度作专题研究。因此,探讨仡佬族语言的濒危状态和程度,研究探寻相应的保护对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提倡保护所有族群的文化权利与资源、维护语言文化多样性的多元文化主义对加拿大土著民族语言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促成了加拿大土著民族语言教育的多元化取向。我国与加拿大同为多民族、多语言、多元文化国家,从多元文化主义视角探讨加拿大土著民族语言教育将为我国的语言教育理念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当今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趋势不断加强。在这一过程中,族际通用语言在各民族间日益普及,民族语言地位不断下降。这种趋势在人口较少民族中尤为突出。例如,中国境内的赫哲族与俄罗斯联邦境内的那乃族、乌尔奇族等人口较少民族的民族语言已经濒临消亡。然而,民族语言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传承至关重要。传承和保护需要从社会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改善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语言是我国语言生态系统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少数民族语言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冲击,部分出现了式微甚至濒危的生态危机,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语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显得尤为重要。科学制定和落实语文工作的政策,加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双语(民族语言和汉语)教育;调查整理、跟踪监控,协同创新建设少数民族语言全息数据库;创意保护和传承民族语言,建设特色文化旅游区。  相似文献   

10.
哈尼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哈尼语言就是其重要民族文化遗产,是哈尼族进行思维和交流信息的工具。本文从哈尼语文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取得的成就、存在的困难和未来发展展望等几个方面,探讨哈尼语文与哈尼文化的发展关系。同时,呼吁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保护和抢救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1.
提从语言哲学角度考察哈汉两种不同民族语言文化对哈萨克族儿童语言的影响是拓展民族语言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该文主要从语言与存在和语言与思维两个方面探讨民族语言。探索哈汉两种不同民族语言和文化特征,可以达到对中国哈汉两个民族存在特征的认识;探测语言文化与哈汉两个民族的思维习惯方式的关系,可以考查中国哈汉两个民族语言文化思维形式的发展状况对哈萨克族儿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塔塔尔族人口仅为3556人,有本民族的语言,主要集中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伊犁、塔城、阿勒泰地区以及昌吉回族自治区奇台县大泉塔塔尔乡等地。目前,塔塔尔族主要以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为交际工具,而本民族语言已处于濒危状态,仅在少数老年人当中和家庭中使用,青少年和儿童普遍不会说塔塔尔语。本文通过对新疆塔塔尔族濒危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为了保护语言文化多样性的存在;为了保持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我们应采取"制定合适的双语政策"等措施,进一步遏制塔塔尔语的消亡过程。  相似文献   

13.
《邢台学院学报》2021,(1):87-90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其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资源,不同的语言蕴含着多样的文化,在当代文化建设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我国作为语言资源大国,近年来语言资源濒危的情况却愈演愈烈,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承载的多样传统文化流失严重,对中国特色文化建设造成了很大影响,语言资源保护的迫切性已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往的工具,同时又是其文化和历史的载体。语言,是在言语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演变和规范后形成的;人类语言的多元化和言语的复杂性,是我们所必须面对的现实;在言语基础上开展教育工作,保护和抢救濒危语言及所在民族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是我们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民族语言字既是我们认识已有民族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发展民族新化的重要工具,它在发展民族化事业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民族语言字又是民族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建设中,保护和抢救民族语言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本结合云南省的实际,对保护和抢救民族语言字工作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概述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状况,分析濒危语言的界定标准以及少数民族语言使用功能衰微的主要表现,论述保护弱势和濒危语言文字的意义及措施,提出应当加强人口较少民族语言的调查.  相似文献   

17.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对于不同的民族、族群或集团,最能代表他们文化的就是他们的语言。当今世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呼声日涨.保护语言多样性则首当其冲。而利用语言政策创造宽松环境,加强保护濒危和弱势语言,合理利用大众媒体和互联网都是保护语言多样性不可忽视的方面。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内核,是构成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目前,羌语处于濒危状态,严重影响着羌族文化的传承和羌人的民族认同.要有效地保护与传承羌语,除了出台相关政策,成立专门机构,提供足够资金,建立生态示范区和开展有效的双语教学之外,还应该采取如下教育措施:不断增强羌族民众的民族语言自信;大力加强羌语课程与教材的开发;着力培养和培训羌语的师资;高度重视羌语的家庭传承;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媒体.  相似文献   

19.
仡佬语作为一种民族语言,在语言本身、分布及发展趋势上呈现出古老性、复杂性、分散性、濒危性等几个特点。促成仡佬语及其分布特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仡佬族历史的悠久与古老,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影响下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历史上民族迁徙背景下强势民族的挤压,文化社会大环境下的语言心理和语言态度等。仡佬语作为民族的一种文化符号及标志,其演变反映了仡佬族自身的社会变迁史。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文化自觉和对语言不及物性的切身体会是导致王蒙走向语言自觉的原因。这种语言自觉其实是一种文化自觉,因为王蒙认为,语言是不及物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念积淀在民族语言之中,并通过语言塑造后人,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成为民族凝聚的重要力量。当然,民族语言在塑造后人的同时也在主宰着后人。因此,必须以不卑不亢的开放的心态接收吸纳外民族语言文化,必须在文学创作中超越本民族的日常语言规范和文学语言规范,才能保持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