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文本缝隙是指一篇课文在文本形式、结构、语言、情感、思想等方面表现出的不一致与不和谐的地方;寻找文本缝隙是文本细读的一种方式,也是文本解读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寻找文本缝隙的目的,一方面是在不断挖掘作品的隐含意蕴中深入地理解作品本身,另一方面是在还原与重构中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  相似文献   

2.
审辩式阅读要以文本为中心,进行细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寻找文本的缝隙与空白,重视语境的影响,关注上下文,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解读出作品的浅层意义与深层意蕴。用审辩式思维读《论语》,我们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文本意义,读出《论语》这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的历史意义,结合当下读出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误区的出现,都与教师缺少对文本深入地解读有着紧密的关联。文本细读是一种能力,要改善阅读教学,必须从改善教材的文本阅读做起。要想走出语文阅读教学误区,要想将新课程阅读理念落到实处,教师就必须做文本细读的先行者。作为教师,文本细读可以分三个阶段的砥砺:直面文本、积累泛文本、寻找缝隙。  相似文献   

4.
上好语文课,最重要的应该是钻研文本、把握文本,始终把这个放在第一位。很多优秀教师上的课之所以优秀,首先就在于他们对文本有深入的、独到的理解。文本常常富有张力,存在着巨大的意义空间。如何不失落文本的丰富价值,不粗疏而读,不粗浅而教,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打开文本的意义空间。以细读的姿态,深入字里行间,仔细领会言语的内在精细微妙之处,细细品味文学作品语言的节奏与机理,质疑隐藏在作品中的缝隙,感悟其中的空白意义,就可能发掘出文本的内在丰富性,进而唤醒学  相似文献   

5.
"细读"是新批评派的重要理论之一,主要强调从作品本身出发来研究作品的语言、叙述、情节等。作品一旦出版就意味着终结,读者只需从文本语言中挖掘"意义",寻找价值而不考虑作者的身份,经历等作品以外的因素。不得不承认,经由这种阅读方法而发掘出的研究结论很难被推翻,可以说是一种文本内部的实证阅读。  相似文献   

6.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阅读是读者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力,从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中寻找作品价值,即重新创造。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就是这样一首能给读者重新创造价值空间的新诗。  相似文献   

7.
如何让语文课充满语文气息?如何使语文课堂成为培育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场所?文本细读,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的强烈关注。特级教师黄孟轲先生对“文本细读”有如下阐释:文本细读源自20世纪欧美文学新批评,曾经对文学阅读产生过较大影响,它强调对文本的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解读,注重文本的语境及隐喻。文本细读是仔细领会言语内在精细微妙之处,细细品味文学作品语言的节奏与肌理,质疑隐藏在作品中的缝隙,感悟其中的空白意义,进入言语的灵魂世界。文本细读是一种以自己的心灵为触角去探索另一个或熟悉或陌生…  相似文献   

8.
文本留白是指在作品中留下空白,引发读者无尽的想象,进而产生"无形胜有形"之效。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文本留白的作品还是比较多的,教师如何妙用文本留白,成就精彩课堂?本文从细细品读文本,寻找文本留白;妙用文本留白,丰富学生情感;妙用文本留白,提高表达能力三个方面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9.
文本有着积极的实践意义和存在价值。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地深入文本,钻研文本,开掘文本的意蕴,充分发挥文本的优势,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意义的探寻、理解与感悟,并利用"作品意义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使学生在文本的阅读中,实现作者与学生之间的心灵对话,从中感受文本的语言  相似文献   

10.
易卜生作品中娜拉的出走是女性主动选择的结果,而苏青和潘柳黛作品中女主人公的出走多少有些不情愿,女性本无意抛弃孩子,作品也因此摒除了更多的理想主义色彩,这也是男性文本和女性文本的差异。女性从父母主宰的旧家庭出走隶属于知识分子为了追求真理而离家这一模式,只是出走由男性变成了女性而已;邢禾丽则描绘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娜拉出走"。离家是男性知识分子寻找真理的一种方式但不一定是女性寻求幸福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日本当代作家村上春树是在现代与后现代、东方与西方二元背景下创作的作家,他的大部分作品特别是他的长篇四部曲都蕴含着一种深深的寻找意识,本文试图以《寻羊冒险记》为例来浅谈这种看似被文本所消解的寻找意识。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为什么要对《荷塘月色》进行纯文本梳理二十世纪法国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罗兰·巴特(R0landBarfhes,1915~1980)在强调"文本"与"作品"区别的时候指出:作品意义的获取具有终极指向性,作品的"所指"左右着对作品的解读,读者阅读作品,就要力图弄懂作者写作的题图,要尊重作者的看法。而文本则不同,它不关注作者与作品的关系,也不赞同从作者那里去获取文本的意义,文  相似文献   

13.
文本含义扣作品意味是文学意义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构成因素。文学意义的接受主要包含两个层次:理解和解释、阐释与批评。理解和解释是对文本含义的揭示,阐释与批评是对作品意味的诠释。文学意义以文本含义为中心,文本含义以一种逻辑统一性或整体性制约着文学意义的显现。作品意味不可能是文化的漫无边际的驰骋,也不能是语言符号无始无终的能指游戏,文本含义使这一切都包括在一定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关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叙事性作品大意概括这一教学内容,首先分析叙事性作品的内涵和文本特征,然后就小学生叙事性作品概括中的不足进行讨论,最后从寻找文章中心和区分主次两方面对叙事性作品概括的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德国接受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认为,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它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力。"意"是表达的唯一起点与目的,"意"与"言"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材质,与"言如何表达意"合三为一,成为语言大厦稳定的三角结构,构成课文文本的核心价值。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品评文本语用、思维和文化等方面的内涵,吸收文本的核心价值,丰厚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1.体式为"纲",习养思维。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实践诠释学认为,根本不存在只写在书上的作者原意或文本意图,只存在写在社会活动中的实践预期和意义指向,文本意义并非读者心理期待的产物,而是社会需要及其实践图式共同塑造的,只有深入到公共理解体系所共同遵守的实践图式及其策略选择,才能寻找到实现"作者原意一文本结构一读者期待"内在整合的中介。实践图式是作品的社会效果能否及如何显现的决定性因素,文本意义的具体实现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效果使然和多元文化价值实践融通的结果,只有凭借交往实践及其问答逻辑的积极牵引,其意义诠释的效果历史才能真正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7.
外国文学作品对学生而言难度较大,引入熟知的中国文本,寻找可相互参照的层面,有助学生读懂作品,并获得文化的理解、审美的体验与思维能力的提升,实现素养的发展。本文以《老人与海》对读《愚公移山》为例,谈中西文本异同比较实现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深度阅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课改以来,语文阅读教学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变化,在花团锦簇、异彩纷呈的教学形态之中,阅读教学的本来面目到底是什么,没人能提供切实可行、具体有效的方案。这就要求语文老师深度领悟作品的精髓,努力寻找切实有效的适当教法,也就是深度解读文本并适度开发文本。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在引领孩子们感悟名著课文"篇"的魅力之余,还应激发起他们对名著的兴趣,指导学生从单篇文章阅读走向长篇作品的阅读。教学《给家乡孩子的信》一文,一是引导学生品读文本,层层深入地体味文本内涵,学习巴金语言平实的特点;二是适度拓展资料,丰满人物形象;三是略读《家》的几个片段,带着学生走进这本小说,从作品中寻找作者的影子,让学生产生进一步阅读小说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以冯至《十四行集》中的诗歌及《山水》后记等诗文,以群文阅读为径解读《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文本缝隙,在还原写作背景,还原意象特定涵义,还原作者的创作意图等方面的基础上,通过层层追问,去推敲文本缝隙,来理解文本的情感、理清文本的逻辑、把握文本的主题,从而更全面地把握文本的内涵,深层次感受文本背后作者的用心与深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