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陪读"现象的出现根源,在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对家庭教育的误导、对学校教育功能的扭曲以及对社会教育评价机制的深远影响,而这根本上都取决于人们的教育价值取向。要真正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就必须消除观念上的影响,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取向观。  相似文献   

2.
赵磊 《辅导员》2010,(14):63-63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育是人本教育,抓住学生心灵,教育就成功了一半。我曾多次担任新组建班级的班主任工作。新组建的班级就像一个拼盘,如果教师独具匠心,精心雕琢一定会显示出勃勃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如何迅速将"拼盘班级"转变为一个良好班集体呢?  相似文献   

3.
"礼"作为儒家的思想核心之一,儒家对其的解释,依据社会架构的转变,也经历了一个由孔、孟的"仁礼"向荀子的"礼法"转变的过程。荀子对礼的创造性诠释,将儒家的政治理想主义推向了政治实用主义,将儒家的"仁"道落到实处,提出了具体的制度、政策,推进了儒学的外王进程。  相似文献   

4.
课程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中十分重要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大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本文就当前大学课程改革的困境提出了"四个结合"和"两个转变"的解决途径:课程的分化与综合相结合;科学目标与人文目标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专业教育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相结合;从重视知识传授向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并重转变;从精英教育向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分化转变。  相似文献   

5.
“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第一,注重先学后教,翻转了教学方式,推动了从"教"向"学"的转变;第二,注重以学定教,翻转了教学内容,推动了从知识肢解的"碎片化学习"向问题解决的"整体化学习"的转变;第三,注重课程创生,翻转了教师角色,推动了教师从"教学工作者"向"课程工作者"的转变;第四,注重自主管理,翻转了教学管理,推动了从"学校管理"向"家校共育"、从"教的管理"向"学的管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的常规教学不仅重视"教",同时也重视"学",在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过程中,数学教师角色的转换、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进入"十二五"时期,中国面临的发展环境,既是战略机遇期,又是风险挑战期,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又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要适应发展环境变化的要求,力争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努力奋斗,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又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8.
经历"五四"新文学洗礼擅长"画梦"的何其芳,到了延安后努力地改造自我,进行转变,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时代,文人的"转变"是一种必要也是一种必然,然而,何其芳转变的悲剧不在于其"转变",而在于其"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极端,导致了转变的偏离"正轨"。本文结合延安社会的政治文化生存空间以及空间中特有的文化气氛来探讨何其芳文学转变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9.
流行词语"一不留神"的本义是"一不小心(注意)",引申义是"不知不觉中(地);稀里糊涂地";当"一不留神"与后分句(VP)缺乏因果联系、出现引申义时,就完成了由动词性小句向词语或状语角色的转变;其所致结果的特点有:意外性与短时性、夸张性与轻易性、突变性与必然性、消极性与积极性、幽默性与显目性。  相似文献   

10.
刘琼 《广西教育》2014,(21):96-96
"少教多学"要求教师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思考和自主学习中获取知识,习得技能。实施"少教多学"必须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二是从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转变为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自学相结合;三是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传授知识与培养技能并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反映了人们对教与学的关系的思考。在教学古诗文时如何做到“少教多学”,笔者对此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朱德舍"小家"而为"大家"奋斗是其青少年时期(1886-1909年)思想的一个重大改变,经历了为"小家"奋斗及为"大家"奋斗思想的萌芽阶段、开始形成为"大家"奋斗思想的阶段、初步尝试为"大家"奋斗并兼顾"小家"阶段、彻底转变成为"大家"奋斗这四个阶段,这样的转变既是朱德受家庭、老师、社会的影响,也是其主动要求改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要想做好一件事,只有"想得通",才能"想得到",进而"做得到"。要想在初中数学学科的教学实践中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要"想得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关系。"想得到"通过数学学科的教学去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途径,即实现教学目标从"双基两能"到"四基四能"的转变,教学过程从"专制封闭"到"自主开放"的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从"唯我学科"到"文化思维"的转变。进而再"做得到"突破教育评价的瓶颈,开辟教师培训的新途径,引导学生、家长、社会正确理解教育,真正实现教育均衡与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3.
2009年11月由台湾《苹果日报》推出的"动新闻"因为其传播"腥膻色"在台湾引起了轩然大波,招致公众和业界人士对"动新闻"的新闻伦理及新闻真实的多重拷问。文章针对"动新闻"的"新闻真实"问题作了粗浅分析,认为"动新闻"这种新闻形式的出现具有必然性。"动新闻"同时具有"新闻"和"剧作"的特点,作者尝试提出"动新闻"向"新闻剧"转变的假设,从而为"动新闻"具有"想象"和"感情"等特征提供理论层面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徽商的产生和兴盛,是徽人在那个时代顺时应变实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产物。无论是这种"转变"的过程还是这种"转变"的结果,都给今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启迪。  相似文献   

15.
美国将市场经济体系引用到"教育券"计划的实施中,转变了政府的角色,扩大了家长对学校的选择权,加强了学校之间的竞争,从而促进了教育市场化。对于我国愈加突显的择校乱收费问题,借鉴美国"教育券"计划的经验,政府应引入市场机制,支持民办教育,家长应转变消费观念,发挥自身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卫黎 《考试周刊》2011,(70):94-94
课堂教学结构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或"环节")及其顺序。不同类型的课有不同的结构。合理的教学结构,良好的教学方法,往往能事半功倍,不仅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能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激发他们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本文主要介绍珠了算技能课的"七环"教学结构。  相似文献   

17.
在特定的语境下,名词通常会发生词类转变并产生意义转变。试图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突显理论,对古汉语中人体器官名词"足"在动化及意义转变方面进行认知分析,为"足"字的准确理解和正确运用提供认知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地球科学概论"是高等院校资源勘查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实验教学尤为重要。传统实验教学中往往存在知识的"被动式"灌输、实验内容"单一化"、实验场所局限大等问题,因此,作者从教学实践出发,在实验教学目的、实验教学模式、实验内容及实验场所等方面进行探索与改革。改革的具体内容包括:实验教学目的由"传授科学知识"转变为"培养创新能力",实验教学模式由"被动式"转变为"主动式",实验内容由"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实验场所由单一的"室内"转变为"内外结合",以此来实现"地球科学概论"实验教学的优化改革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刘光久  李君 《教师》2014,(13):43-43
有这样一个故事,传说有一个人询问古代的"神医"扁鹊,天底下谁的医术最好。结果扁鹊不加思索地回答:"我大哥的医术最好,其次是我二哥,再次才是我自己。"那人大吃一惊,忙问其故。扁鹊告诉他,病在腠理的人去找他大哥,他大哥就用"烫熨热敷"的办法轻而易举就将病人治好了;病入肌肤的人才去找他二哥,他二哥就会用"针刺石击"的办法来治疗;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大学语文"课程在当前高校教育中的现状,提出了高校教育决策者要转变教育观念,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多关注国民精神、民族精神的发扬和重塑,实施拓展式教学等建议,以加强"大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改革,充分发挥"大学语文"的教育功能,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