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众文化所描绘的那种虚幻性的“世界图景”对大学审美文化构成严峻的挑战,具有精英文化品格的大学审美文化受到了大众文化世俗化浪潮的巨大影响,两种文化在“俗”与“雅”之间进行着较量。应该看到大众文化在对大学审美文化的崇高品格进行消解的同时,大学审美文化对大众文化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2.
西方古代和我国古化“文化”的概念是在道德理性的孕育中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西方的“大众文化”是指文化工业,未必是一种文化。以西区国家为典型的西方市民社会相对进步的市民意识和法治意识、科学思想和现代科技知识信息技术的普及,是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话语语境。这与我国文化产业和大众文化所处的文化话语语境是完全不同的。我国文化批判话语中的“大众”有其传统的内涵,以“文化工业”来界定“大众文化”(mass culture)似乎更准确一些。社会转型时期,胡我国公民的日常文化生活中,特别是在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基础上,单由文化工业和资本支配操纵的大众传媒是很容易形成文化话语霸权的。我们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不是由西方理论本土化来的。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从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出发,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3.
大众文化是传播媒介文化,网络统摄一切传媒的技术优势使建立其上的大众文化发展为网络大众文化。网络文学反映网络大众文化的格调、民意价值,预言着大众文化的更高发展阶段。这体现在:传播媒介的更高技术层面的平台依托、网络文学生产一接受群体的“更高大众化”、后现代转向。  相似文献   

4.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这种文化需要的大背景下,要清楚地看到中国语境中的大众文化与西方语境中的大众文化的根本差别,不同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不同的大众文化观决定着大众文化研究的目的、价值取向和基本立场。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的大众文化建设需要做到促进主流文化的发展,消除文化负面现象,制定符合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正确处理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提高大众文化生产者的素养等,为此。我们需要深入分析现实环境下大众与文化的定位,引导大众对和谐文化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在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存在着广阔的“灰色地带”。在现代社会.艺术的命名权和话语权大多由精英掌握。在一定程度上,精英文化可以说是一种话语建构,是所谓精英阶层维护其话语权的阴谋。在现代性发展初期,大众文化可以丰富人们的感性生活.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应该用包容的心态对待审美的自律和泛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众文化时代的到来,文化的平面性、娱乐性和多元混杂性特征日益明显。在此背景下,大众文化取代精英文化暗含的是审美现代性对启蒙现代性的悄然置换。“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内涵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知识分子角色的变化提示我们:审美现代性不仅是对大众文化的某种认同,而且还是对大众文化负面影响的必要提醒和揭示。  相似文献   

7.
大众文化的德育观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的发展 ,当代中国文化也经历着历史性的变迁。大众文化不仅改变着既有的文化内涵 ,同时也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构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就此而言 ,以德育的视角观照和考察大众文化 ,对于德育的更新和完善非常必要。一、大众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按照学界公认的看法 ,大众文化是指借助大众传媒、以获得商业利润为目的、服务于大众消费娱乐的文化形态 ,其“产品”主要包括 :商业影视、流行音乐、畅销书刊、广告、时尚等。由此不难看出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虽然兴起的时间不长 ,但却已全方位地渗入了大众的日常生活 ,在青…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大众文化迅速占领文化市场。大众文化的渗透无孔不入,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校园生活也不例外。如何面对大众文化给语文学习带来的冲击,已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问题。一、语文教育与大众文化的隔膜一直以来,语文教育强调的都是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语文课程被视为文化传承的工具,承担着传递意识形态的重任。然而,最近三十年以来,大众文化正以其强大的生命力逐渐消解正统意识和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推行文化上的享乐主义、嘲弄正统的意识形态,以轻松、快乐的原则迎合大众。  相似文献   

9.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正在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广泛的影响。师范生作为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应当更多地了解大众文化,正确认识大众文化。我们从这一期起,约请中国作协会员、青年评论家、特级教师汪政开设“流行与格调”栏目,对行行色色的大众文化进行描述与分析。希望大家能从中得到启发,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0.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正在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广泛的影响。师范生作为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应当更多地了解大众文化,正确认识大众文化。我们从这一期起,约请中国作协会员、青年评论家、特级教师汪政开设“流行与格调”栏目,对行行色色的大众文化进行描述与分析。希望大家能从中得到启发,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1.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正在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广泛的影响。师范生作为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应当更多地了解大众文化,正确认识大众文化。我们从这一期起,约请中国作协会员、青年评论家、特级教师汪政开设“流行与格调”栏目,对行行色色的大众文化进行描述与分析。希望大家能从中得到启发,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2.
文化的变迁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正在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广泛的影响。师范生作为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应当更多地了解大众文化,正确认识大众文化。我们从这一期起,约请中国作协会员、青年评论家、特级教师汪政开设“流行与格调”栏目,对行行色色的大众文化进行描述与分析。希望大家能从中得到启发,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3.
作为西方后工业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之间存在着同质性和"互文性",大众文化是历史叙述的后现代文本。作为一种话语,后现代主义在消解了现代主义中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二元对立结构后,成为一种以大众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作者从哲学基础、美学倾向、艺术追求、文化态度和价值立场五个层面考量,认为后现代主义无疑是一种大众文化的辩护理论。  相似文献   

14.
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兴起与发展,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正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儿童和青少年,而其影响并非都是积极的.学校教育有必要而且可能担负大众文化批判与重构这一时代所赋予的“新的重要使命”.学校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疏离、学校教育的文化生态环境、大众文化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负面影响决定了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批判与重构的必要性.学校教育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开放、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教育:文化与人的双向建构”这一本质特性、学校文化的特殊规定性决定了学校教育对大众文化批判与重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当以当代电子高新科技为传播媒介,以商业消费为目的,内容通俗、流行,广受民众欢迎的“大众文化”登上了文化主流舞台,从传统文化手中夺取了半壁江山时,我们已无法忽视大众文化正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每天有无数的受众在阅读报刊、观看电视或者上网冲浪,其中中学生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  相似文献   

16.
大众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及其美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70年代末到90 年代,大众文化一路凯歌,制造了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观。大众文化表征着中国文化从理想型主导向世俗性的转变。这中间出现的感性欲望的膨胀,享乐主义的泛滥等,是需要我们保持足够的警觉和批判立场的。  相似文献   

17.
揭露大众文化的欺骗性质,是阿多诺文化批判的一个重要论题。在阿多诺看来,大众文化作为工业社会中的“文化工业”,从一产生就必然是虚假的和带有欺骗性的,它不仅使艺术沦为非艺术,而且以含蓄隐藏的手段施行着一种全面的文化控制。因而,阿多诺对大众文化及其产生的时代作了决绝的否定;同时,阿多诺又虔诚地希望以“现代艺术”的反叛精神来实现对现实的救赎,表明了重建启蒙的渴望。本文从分析大众文化的欺骗性质入手,较为具体地阐述了阿多诺文化批判思想的精义,并对大众文化的实质和命运作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8.
“四大奇书”是我国古代大众文化的结晶,也是连接古代与现代文化的桥梁,它们所体现的许多思想观念至今仍影响着我们。从四部著作所体现民众的人生价值观念的渐变,来展现我国古代、尤其是明朝中晚期民众人生价值观的一个嬗变过程。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经济浪潮中迎来了中国大众文化的崛起,信仰的失落、精神的失范以及审美取向的转变使得大众文化失去了批判的功能而逐渐走向消费和媚俗,而学者和媒介的联袂创造着文化的狂欢和学术的普及,“学术明星”现象凸显着消费时代的大众文化世俗娱乐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2006、2007年,“易中天现象”、“于丹现象”成为大众文化的一个热点,其实质上是精英文化通过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结合。这对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职责的“主流文化”有很大的启发价值,即如何通过大众传媒,实现主流文化对大众文化的领引,这应当成为“主流文化”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